崔紅娟
【摘要】我國素質教育快速發(fā)展以及不斷深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更重視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初中生正處于各方面還不成熟的階段,在體育課上經(jīng)常會表現(xiàn)出膽怯、緊張、意志薄弱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強化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如此也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就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來看,教師不單單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因此整體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接下來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分析,之后探討了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 心理素質? 鍛煉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229-01
初中階段是學生完善自身人格的關鍵階段,但是這個時期學生心理發(fā)展還不平衡、不穩(wěn)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與塑造。學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1]??梢?,在此背景下教師要主動承擔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任,強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堅持挫折教育,以此鍛煉學生的意志力,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與體育素質提供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1.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壓力較大,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很少,且學生日常過程中很少或基本不鍛煉,整體的身體素質偏低。根據(jù)相關的要求,學生每天的運動量應在六千步以上,但是調查過程中也有學生不達標,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結合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參考體育教學大綱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如此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的過程中也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合理利用體育課程時間,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部分學生自卑感比較嚴重,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讓學生重拾自信,體會我能行的滿足感與自豪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2]。還有部分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學校的生活,并不喜歡體育活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從自己喜歡的活動著手深入研究,之后在開展競爭對抗,如此也能讓學生主動喜歡體育課,并快速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現(xiàn)如今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比較明顯,這并不利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人格。因此教師可以主動設置團隊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團隊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此也能促進其形成合作意識,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能力
初中階段學生也面臨較大的壓力,且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學生也極易產(chǎn)生心理健康問題,這也是學生產(chǎn)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比如說開展體育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一方面,比如說開展足球、籃球等體育活動如此也需要形成互相交流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如此學生也可以開展團隊合作交流,有機會結交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學生也能形成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品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抗壓能力。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
1.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也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不健全,極易讓學生產(chǎn)生叛逆以及逆反心理,甚至還會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產(chǎn)生重要影響[3]。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強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學生在體育段落中也能形成良好的認知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良好的人格與意志。因此,教師要爭取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調節(jié)自身的心態(tài),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協(xié)調與感知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適應環(huán)境能力與心理素質能力。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將其滲透于體育課堂的始終,如此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
2.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當前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初中生面對家庭的過度關愛,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因此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極為較弱。比較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嬌氣、身體素質不高,容易生病,遇到挫折就會產(chǎn)生低落情緒,部分學生還會一蹶不振。這種在溫室內(nèi)培養(yǎng)的人才沒有形成良好的環(huán)境應變能力,并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梢?,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了解學生的運動水平、心理狀態(tài)以及身體條件,同時科學合理的給學生設置一定的困難或障礙,以此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磨練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比如說以練習100米跑為例,筆者設立了一個大部分學生在努力之后都能完成的時間限制,要求學生克服自身的困難之后完成相關的任務。如此教師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也能以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為基礎,并結合適當批評的方式促進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其中。
3.組織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體育競賽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產(chǎn)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活動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理解他人以及學會協(xié)調與他人的關系。同時,通過營造和諧的環(huán)境讓其體會集體的溫暖,讓學生從焦慮、消極等不良心理中走出,從而克服學生身上狹隘的思想,讓其主動融入到集體中,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4]。另一方面,教師要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競爭機會,尤其要注意滲透“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體驗與發(fā)展。比如說在開展接力賽時,筆者在學生進行比賽之前做好了相關的鼓動工作,讓學生形成敢拼的信心。同時在比賽的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幾個比賽小組,并計算出各個小組成員的得分,以其得分和為團體成績,如此學生也會為了小組的榮譽而努力,互相鼓勵與互相支持從而更加團結合作。比賽的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讓勝者不餒,敗者不驕,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質無論是對其學習其他學科還是體育學科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落實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任務,以此取得預期的教育目標,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左玲卿.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J]. 好家長, 2018(96).
[2]萬叢靈.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 2012(13):255-256.
[3]楊建新.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新課程學習(中), 2015(1).
[4]葛昊.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