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峰
摘? 要:數(shù)學這門教學科目在學生的教育階段中有著突出的地位,這一重要地位體現(xiàn)在數(shù)學對其他教學科目的學習輔助以及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等方面。然而,數(shù)學所具備的學習重要性和學習必要性的特點也使得其教學課堂氛圍較為嚴謹,很容易加重學生的學習認知負擔,甚至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對此,教師可以應用一些教學輔助工具,以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在初中階段,學生所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難度有所增加,對教師的教學講解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教學輔助工具的應用也就更加有必要了。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shù)學;學習積極性;豐富知識;加深記憶
信息技術作為現(xiàn)代科技在教學教育領域應用的主要體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都能提供一定的幫助。信息技術中多樣的教學載體能夠使較難理解的數(shù)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的輔助。同時,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也能夠使課堂形式更加新穎,課堂活動更加多樣,實現(xiàn)教師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筆者通過將具體教學實例與信息技術的應用相結合,進一步分析了信息技術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希望能夠為各位教師帶來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一、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在課堂過程中所能夠取得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增加課堂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教師需要關注并應用的教學技巧。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學課堂提供多種教學載體,對于數(shù)學這種理論性的教學課堂能夠提供相對有效的教學幫助。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數(shù)學知識點時,教師普遍的教學方法為通過課本內容閱讀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理論。這種教學方法簡單并且直接,但往往會使教學課堂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而如果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課堂中時,教學課堂的局限性往往能夠有機會被打破。比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讓學生說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之后,教師便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將學生所提到的三角形匯總,并進行有關“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分析。這種讓學生進入到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過程的教學方法能夠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再比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更多有關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典型案例,并將其作為教學素材展示在課堂之中。在多樣教學素材的輔助之下,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被吸引,并表現(xiàn)出更多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豐富課堂趣味知識
課堂趣味知識的拓展同樣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學習潛力的有效途徑。趣味知識的拓展與教師的教學儲備以及教師教學素材的搜集能力有一定的關系。信息技術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教學知識展示的平臺,同時也能夠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例如,在“多邊形和多邊形的內角和”這一部分的知識講解課堂之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趣味數(shù)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完成課堂知識的探索與學習之后,可以向學生拓展一些趣味的數(shù)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應用在很多其它知識的學習之中,尤其是在數(shù)學理論的探索課堂之中。趣味知識的添加能夠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而在拓展趣味知識的途徑方面,信息技術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選擇。比如,教師可以應用視頻,圖片,動畫等使課堂的知識得到拓展,使課堂形式進一步實現(xiàn)多樣化的提升。
三、加深數(shù)學知識記憶
學生對知識的第一記憶來自于教師的講解課堂,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載體有關。當數(shù)學知識較為抽象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能很難到位,從而導致學生的知識記憶停留在表面,不能夠完成知識的有效應用。對此,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細化并簡化教學知識,同時選擇出有效的教學載體。
例如,在“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這一部分教學知識的講解課堂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數(shù)學定理記憶與應用方面的混淆。比如,學生可能會在題目中誤將角平分線看作中線,或者將中線的特征看作角平分線的特征并應用在解題過程之中。這樣的教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不到位所造成的,并且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影響。提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是每一位教師需要進行探討的教學問題,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這一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動態(tài)的三角形高線、中線和角平分線的圖形,并在不同類型三角形的變化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種動態(tài)的教學法能夠讓抽象的知識更加清晰,從而能夠輔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幫助學生加深知識記憶。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應該進一步貼近學生的需求,而不能僅僅以完成課堂知識的講解為最終教學目的。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同樣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而這也意味著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發(fā)展學生的個人學習潛力,拓展課堂的教學多樣性,提升學生合作探討的思維意識,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相結合的課堂之中收獲更多教學知識和個人能力。
參考文獻
[1]? 單巨東.信息技術與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融合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4)
[2]? 劉楊.淺談初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科技資訊,2017,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