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瑛
【摘要】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活動過程,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guān)懷。在學生的管理中,只有愛,才有教育。要求教師有高尚的教育情懷,關(guān)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用嚴慈相濟的教育方式來善待學生,充分理解新時代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環(huán)境,在學生管理中,探索愛的教育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學生管理 耐心 愛心 尊重 信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162-01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別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泵恳粋€學生都是有著無限發(fā)展空間的個體,在學生管理中,教師理應(yīng)成為太陽,把溫暖灑向每個學生,點燃學生自信的火種,鼓動學生干勁的號角,引領(lǐng)學生前進的方向。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師在學生管理中,要洞悉學生的內(nèi)心,用愛心溫暖受傷的心靈,對學生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愛的溫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偷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才能最終得到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循循善誘,耐心教育每位學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傾向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他們的“發(fā)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學生個體本身也存在學科之間的不平衡。任何一個班級學生里肯定有領(lǐng)悟力強且學得快的,也會有稍微落后、反應(yīng)慢一些的,作為學習后進生,他們承受著比成績好的學生更多的心理壓力,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尊重與愛護,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更多的關(guān)愛他們,用自己的耐心來輔導(dǎo)他們,用真情去感化他們,用愛心去激勵他們。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抬起頭來走路。我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感受頗為深刻。我曾任教過的一名學生,他不喜歡英語學習,上課回答老師問題時,總是以不知道來應(yīng)付老師,頗感尷尬。在一次單獨的口語檢查中,我發(fā)現(xiàn)他的語感雖然不強,英語朗讀也不夠流利,但他的發(fā)音很好,單個單詞的發(fā)音很標準,于是我對他說: “老師今天發(fā)現(xiàn)了你一個優(yōu)勢,你對英語的發(fā)音非常好,在我教過的學生里,你的語音是最好的?!彼t腆地笑了。接下來我循循善誘,告訴他英語暫時學不好不要緊,多開口一定能夠獲得更好的語感。時隔一段時間,我再次叫他回答問題,有點出乎預(yù)料,他不再說不知道了。我微笑著聽完他的回答后,肯定了他的回答和及時給予表揚。自此,我打開了他通往英語學習的大門,能時時聽到他上課回答問題時自信的表達。通過這件事情,我知道后進生也有強烈的自尊心。因為他們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視,所以他們以冷漠來回報別人,在他們倔強的外表下常常隱藏著一顆脆弱、敏感的心,一旦你真正地面對這顆心,與其進行真誠的交流,他們也會非常愿意親近你,樂于接受你的教育。
二、尊重個性,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
教育的誤區(qū)是千人一面,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尊重和發(fā)展。在學生管理中,我們要善于把握學生的獨特個性,不斷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把劣勢轉(zhuǎn)化為優(yōu)勢。如有些同學性格開朗活潑,有的內(nèi)斂含蓄,有的熱愛舞蹈,有的熱衷運動,有的喜歡書法,有的鐘愛美術(shù),如果教師不假思索一概而論,把有些容易走向邊緣的愛好一棍子打死是絕對不可取的。對于學生的正當愛好,教師應(yīng)給予肯定、鼓勵,并加以培養(yǎng),引導(dǎo)學生發(fā)展特長,開發(fā)學生潛能。針對這一問題,我在開展班工作之前首先會對全班學生做一個問卷調(diào)查,把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數(shù)。之后,我讓喜歡舞蹈的同學參加學校的舞蹈社團,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文藝活動和各類競賽;讓有書畫天賦的學生負責班上宣傳欄和年級板報的制作;讓喜歡運動的學生組織班際各類體育友誼賽;我還利用自己的英語專業(yè)優(yōu)勢,成立了“英語朗讀能力展示”特訓營、英語“一拼到底”特訓營等小社團,讓喜歡英語和朗讀的同學參與其中。整個學期下來,我班的各類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在各種競賽中捷報頻傳。學生在充分發(fā)揮個人興趣愛好的同時,更加感激老師的欣賞和信任,文化科的學習也更有勁了。
三、充分信任,引導(dǎo)學生共同進步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而是不止一次犯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善待學生失誤的教育情懷,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充分相信學生,引導(dǎo)鼓勵學生。我曾任教的班有一位性格倔強、不服別人管的學生,經(jīng)常在課堂上當面頂撞班干和其他老師。通過觀察,我知道他不喜歡接受當面的批評,并且對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看不過眼,但是自己卻又時常管不住自己。我直覺中他應(yīng)當是個性較強、愛面子而賦有正義感的男生,所以我對他采取幾步走的策略:第一,在他又一次犯錯誤的時候不與其爭論,事情過去之后單獨找他談心,讓他自己分析自己行為的對錯,以及對于老師教學的影響和對其他同學造成的影響;第二,利用他的正義感,讓他作為班上的紀律委員監(jiān)督管理其他同學甚至是班干部。該男生上任之后大力整頓紀律,雖然也有個別學生不服氣,但是我都在關(guān)鍵時刻力挺他,幫他樹立威信,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這一階段過后,他心平氣和了很多,反省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良行為,認為自己不夠資格來監(jiān)督別人,提出不做班干部了。這時我采取第三步,幫他分析性格中的缺陷,平時言行舉止中容易引起不滿的地方,鼓勵他克服這些缺點,就是戰(zhàn)勝了以前的自己。最后,在老師的充分信任下,這名同學克服了困難,與同學們的關(guān)系更親密了,在自律上獲得了更大的進步,他在學期末還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班干部”。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學生的管理中,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信任和賞識每位學生,才能成就學生。教師只有付出無私的愛,點燃學生心中希望之火,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老師溫暖的陽光,必將收獲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鄭翠雪淺談教師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愛的教育[J].學周刊.2011年07期
[2]齊永輝,教育的愛與責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3]車輝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愛的教育[J].內(nèi)蒙古教育.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