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燕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也是整個教學課程的主要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規(guī)范個人行為,而且利于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素質教育,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還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同時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本文主要闡述實施素質教育相關重要性和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提出素質教育培育通過哪些途徑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我國的素質教育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素質教育;實施途徑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實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培育學生人文素養(yǎng),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德育思想的培育。小學時期是想象力最豐富的階段,將素質教育合理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夠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分析與研究問題過程中展開聯(lián)想,思維更加活躍。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知識都蘊含著人文思想,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發(fā)現(xiàn)課文中人文情感并帶領學生學習,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水平。[1]對于小學生來說從小要樹立正確的思想素質和行為規(guī)范,在以后的生活中才能走正確的道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的途徑
(一)從課堂抓起
課堂是每個學生進行學習和接受知識教育的主要地方,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進行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水平。課堂教學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才能利于進行素質教育的實行,在具體素質教育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教育觀念需要合理轉變,才能取得較好效果。第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學習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要想提升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果,必須明確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要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要求。[2]教師由于對自己的教育工作缺乏正確的認知,在課堂上并沒有過多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講解和傳授知識,所以教師主導意識要有效淡化。第二,在教學方法上要科學有效運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致。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接受知識,如果教師運用方法得當,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致,使學生自主學習。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習氛圍比較枯燥無趣,在現(xiàn)代的教育觀念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引導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學習方法,并給予鼓勵。第三,教學手段多樣化。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學手段要豐富多樣,學生會感覺課堂的豐富多彩,課堂氛圍比較活躍,活躍的學習氣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第四,做好課前準備,保證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有所發(fā)展。課堂時間有限,要想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和發(fā)展,老師要做到對每一位同學的個性、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要有充分了解,在授課的過程中照顧到每一位同學,使每一位同學得以發(fā)展。
(二)重視學生的語言文字素質培養(yǎng)
閱讀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閱讀中正確指導學生語言文字的準確性,對課文的主要思想進行體會和領悟,進而使自己的思想有所提高。小學語文老師不僅讓學生知道課文寫的什么,更應該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如何寫。教師在整個教學發(fā)展中,要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和正確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明確培養(yǎng)語言文字素質的重要性,使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合理運用。
(三)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中主要學科,對思想上以及心理上能夠合理引導,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對語言文字合理運用,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上升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3]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思想道德教育進行有效融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小學生是祖國和民族未來的希望,所以提高他們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也是對我國整個民族整體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水平提升。所以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目標和任務。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利用語文教材,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重視學生的行為素質培養(yǎng)
學生的行為習慣是后期形成的,一旦習慣形成,很難改變,所以教師要做好監(jiān)督和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有效融入和結合,不僅使學生在行為更加規(guī)范,同時綜合素質也相對提高。比如,學生小課堂上進行朗讀課文時,要注意學生字音是否讀準,吐字是否清楚,每一句話要完整的讀下來,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老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在聽別的同學朗讀時,要做到認真、專注,聽完之后要說出自己的見解。
(五)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
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比較小以及想象能力比較強,相對小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但沒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上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是對每一位學生的教育,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從目前情況來看,獨生子女很多,在獨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性格孤僻膽子小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后的成長。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幫助他們戰(zhàn)勝困難,改正他們不良習慣?,F(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存在很少參加勞動,這不僅影響到他們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到智力的發(fā)展,以后還會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素質。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提高他們的勞動素質。
三、結束語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素質教育對培育學生創(chuàng)造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具有深遠影響。對學生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有比較深遠的影響。所以素質教育要和小學語文合理結合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加強對素質教學的認知,提高教學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艷花?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 學周刊?2020(08):87-88
[2]李東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0(02):10
[3]蘇麗坤?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