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保平
【摘要】現(xiàn)代初中生有很多是單親家庭或者是貧困家庭,而單親貧困家庭的學生也很少,相較于前兩種學生,這種學生需要教師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學校也要給予一定的扶貧幫助。單親貧困學生因為從小缺乏父親或母親的關愛,再加上生活困難,導致在心理方面出現(xiàn)較多問題,所以初中教師要加強對這些學生的關心,在助困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育人。
【關鍵詞】單親 ?貧困 ?初中生 ?教育管理
【課題項目】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初中單親貧困學生楊××,王××教育扶貧的跟蹤調查與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675。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99-01
在當前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人們的家庭、婚姻都發(fā)生了較多變化,離異家庭越來越多,這樣就導致班級的單親學生越來越多。另外,有部分單親學生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差,所以學生為了緩解家庭經(jīng)濟困難,通常都是初中沒念完就輟學外出打工,并且在心理方面也會出現(xiàn)較多問題。所以,教師要加強對這些學生的關注度,對其給予更多的幫助,使其順利完成學業(yè)。
一、單親貧困生的表現(xiàn)
(一)自卑感與自尊感并重
單親貧困家庭基本上一直都處于只滿足溫飽、對物質與精神需求較低的狀況,他們因為缺乏父親或者母親的關愛,再加上經(jīng)濟因素,所以對很多事情從來都不敢想,做任何事情都畏手畏腳。初中班級這個大集體當中,學生的經(jīng)濟條件各不相同,貧困單親學生看到生活優(yōu)越的學生的時候,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和他們交往,害怕他們看不起自己[1]。另外,與學生這種自卑心理同時存在的就是較強的自尊心,貧困單親學生通常自尊心都比較強,他們對外界評價十分敏感,一般都習慣從他人的語言行為中判斷自己是否被尊重。很多學生寧愿輟學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他們害怕同學輕視自己,所以拒絕外界所有的關心與幫助。
(二)情感孤獨
單親學生因為沒有感受父親與母親共同的關心,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情感孤獨現(xiàn)象。尤其是隨著父親長大的學生,因為父親比較粗心,所以與學生沒有較多的情感交流,也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另外,在新家庭中,學生與繼母沒有較好的情感,感受不到母親的關愛,這樣長時間下去學生就會少言寡語,不愿意和其他學生交往,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中,自己不出去,別人也進不去。
(三)虛榮心理強
越是經(jīng)濟條件比較差的學生越害怕被人看不起,他們對“貧困”這個詞十分敏感。當然,大部分貧困單親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看待,沒有因為自己的家庭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他們正確看待貧困,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在學校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家長,并且根據(jù)自己的家庭情況會申請獎學金,從而使自己更好的完成學業(yè)。但是有部分貧困單親學生卻沒有正視自己的家庭因素,他們?yōu)榱俗约旱拿孀酉嗷サ呐时龋摌s心越來越強,他們從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為了面子不斷提高自己的消費,因為家庭條件滿足不了自己的消費,所以有些學生會想不切當?shù)姆椒ǎM而誤入歧途。
二、對初中單親貧困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一)建立單親貧困學生檔案與規(guī)范化的家訪制度
教師為了保證對單親貧困學生有更好的了解,可以為這些學生建立一份檔案,將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在校表現(xiàn)記錄上去,并采取有效的扶貧措施進行幫助。另外,教師還要制定規(guī)范的家訪制度,對單親貧困學生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其家庭實際情況。在家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家長看學生檔案,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一般學生出現(xiàn)輟學打工、緩解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想法家長要及時制止,鼓勵學生繼續(xù)上學,減少這部分學生輟學率。另外,通過家訪教師可以更好的制定幫助措施,提高教育效果。
(二)深入落實“兩免一補”政策
學校對“兩免一補”政策要有深入落實,對于申請獎助學金的學生要充分調查,防止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申請補助,而真正需要補助的學生而得不到幫助?!皟擅庖谎a”政策是指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雜費,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確保貧生“進得來,讀得起,留得住”,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兩免一補”政策的落實,使單親貧困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
(三)助困與育人有機結合
初中學校在幫助單親貧困學生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其自強、自立、自信的品質,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第一,要將經(jīng)濟幫助與自強自立結合起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助學金改成特別獎學金,同時加大對學生的幫助力度,對單親貧困學生的需求優(yōu)先滿足,讓貧困學生明白自己是通過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而獲得的獎金補助,這樣對學生自立自強的品質與精神有較好培養(yǎng),這樣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也會通過自己的勞動而獲得相應的報酬[2]。第二,將社會知識與回報社會結合起來。社會和學校給予單親貧困學生的幫助,不僅是對其一種關愛,更是一種期望。所以要深化支助活動,使社會支持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斷增強其責任感與使命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單親家庭已經(jīng)給學生造成一定的不幸,再加上經(jīng)濟困難,給學生帶來更多的不幸,這些學生或多或少在心理上出現(xiàn)問題。所以,教師要加強對該部分學生的關注,將更多的幫助與關愛給予其,并且對學生自立自強的品質與精神進行培養(yǎng)。同時學校對相應的補助政策要不斷深化,真正的幫助學生,使其完成學業(yè)。
參考文獻:
[1]李彩虹.愛的傳遞——單親家庭學生教育與管理[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8.
[2]黃家軍,陳麗.破繭而出,羽化為蝶——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與管理[J].新班主任,2017(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