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延生
【摘要】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有學生心理、智力、家庭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因此,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角度,剖析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困生? 教學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3-0147-02
隨著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不斷豐富,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難度也隨之增加,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掉隊現象,更是使得學生對數學的抵觸情緒日益嚴重,以下是筆者所總結的提高學困生轉化率的幾點看法和意見,以供教師工作者們共同進步。
1.調整教學策略,建立學習信心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學生學習信心的不足。一方面部分小學生入學前并沒有進行相關數學內容的學習,導致在起點不高,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學習成績逐漸下滑,最終成為了數學學習的學困生,無法有效跟上學習進度。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大,加上自身內向的性格,導致學生在學習方面不愿意與人交流,更害怕與教師的交流,在課堂上無法得到教師的幫助,又缺少家庭的教育輔導,導致學生成績不理想,成為學困生。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調整教學策略,堅持由簡到難的教學方針,在課堂上對學困生進行重點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對無法跟上學習進度的學生,通過課下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提升學習能力,建立學習的信心,克服基礎薄弱和內向心理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干擾。此外,教師應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調整交流的方式,由簡單的課堂一問一答的交流轉為課下的一對一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進而因材施教,調整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指導策略。
2.提升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生活
小學數學知識內容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掉隊”現象,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主要是受到教師因素和學科因素的影響,在教師方面,小學階段,學生對教師具有天然的畏懼心理,特別是對數學教師,數學教師的嚴謹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學生遇到數學問題時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更不愿意讓教師發(fā)現自己不會,因此在課堂上回避教師提問,不愿意參與數學問題。在學科方面,數學學科抽象性的特性決定了,數學內容對部分學生來講具有難度,學生理解較為困難,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和知識接受問題。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和學科兩方面的調整,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當中,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提問和溝通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對存在數學學習難的同學,要做好個性化輔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轉變學習難的心理,提升學習信心和學習能力。
3.實施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
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數學教學應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角色定位,由課堂的主導者轉為課堂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具體來說,教師應積極實施翻轉課堂、微課程等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當中,依托現代多媒體的方式,轉變數學單純依靠教具教學的方式,采用微視頻教學、圖片與動畫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工作,使其更符合當代小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當前小學生面臨著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學生對于多媒體的關注度與興趣明顯高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采用學生喜歡和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轉化學困生,幫助其盡快趕上數學學習進度,提升數學成績。
總結
學困生的形成有諸多因素,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積極教學和學生管理兩方面入手,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建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論和課堂形式,切實做好學困生學習能力轉化。
參考文獻:
[1]劉光瑞.注重轉化學困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
[2]陳愛民.走出學困生幫扶的沼澤地——小學數學學困生研究情況的調查分析及轉變策略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12).
[3]陳敏.怎樣激起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
[4]唐君君.讓數學教學貼近學生生活[J].山西教育(教學),2019(04).
[5]王春燕.學習困難的多元轉化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