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珍
【摘要】幼兒園是兒童接受啟蒙教育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繪本教學為幼兒提供了一種認識世界的視角,也是社會、語言、認知、情感、藝術領域的教育相互滲透、整合的一種有效途徑,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孩子的繪本教材,確定教學活動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注重繪本教學中的細節(jié)設計,注重繪本教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注重教學設計的多元化,形式多樣,開展繪本教學,真正讓繪本教學的價值體現(xiàn)。
【關鍵詞】繪本;繪本教學;教學策略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童話般的夢想,繪本教學能引導孩子們進入童話世界,繪本中的圖片、人物關系,能培養(yǎng)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就要正確認識繪本教學的價值,探析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實施策略,充分讓繪本與繪本教學成為孩子成長、學習的鑰匙。
一、了解繪本與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
繪本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其主要閱讀對象是學齡前后的幼兒。它是一種會說話的圖片,每一張圖片之間,都呈現(xiàn)出一種特定的敘事環(huán)境,幼兒在進行學習時,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覺,進入到繪本描述的文字世界,通過這種文圖結合的形式,幼兒的閱讀可以更加流暢自然。教師在幼兒園教學當中應用這種繪本教學形式,可以貼近兒童的世界,實現(xiàn)閱讀與教學的雙重美感。繪本教學逐漸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
對于幼兒來說,繪本教學活動能夠為他們提供一種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同時繪本教學也是社會、語言、認知、情感、藝術領域教育相互滲透、整合的一種有效途徑。具體而言,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意義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供認知世界的獨特視角。幼兒正處于探索世界的年齡階段,對于一切都存在一種普遍的好奇心理,通過幼兒園的繪本教學,為幼兒提供社會、語言、認知、情感藝術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教師利用這種繪本教學,可以實現(xiàn)整合教學素材利用實現(xiàn)不同領域的相關滲透。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豐富性。繪本的語言樸實無華,簡潔明朗,并且易于閱讀,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語言涵養(yǎng);3.創(chuàng)造良好的藝術氛圍。繪本中的繪畫多半都是專業(yè)插圖畫家的作品,他們采取各種繪畫工具與材料,創(chuàng)造出與故事同步傳達的畫面。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不僅享受著故事,也得到美的熏陶;4.向幼兒傳達生活智慧。繪本常常將生活的哲理和深刻的道理,通過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畫面?zhèn)鬟_給孩子,使孩子的種種愿望在愉快的閱讀中都得到了虛擬的滿足;5.培養(yǎng)幼兒的細膩情感。繪本閱讀使得幼兒與故事本身直接對話,讓幼兒心靈得到凈化,并且與生活對話可以陶冶孩子的身心,促使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學會關心、分享、堅韌、勇敢,能夠啟迪幼兒生活的智慧;6.培養(yǎng)發(fā)散式思維。幼兒階段是孩子想象力和好奇心形成的重要階段,通過閱讀這些繪本,可以與實踐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獲得與生活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故事當中的一些奇異景象以及特殊環(huán)節(jié),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與想象力,開拓幼兒的視野。7.拓展兒童的認知邊界。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幾乎固定的場景當中的,通過這種幼兒閱讀繪本,孩子的演技可以極大地拓寬,從而更加正確的看待世界的變化,認識世界的邊界,豐富生活的體驗,激發(fā)求知的欲望,用更加和諧自然積極向上的方式,去與身邊的人接觸與自然相處。
二、把握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的問題要素
(一)選擇適合的繪本
“幼兒繪畫是展現(xiàn)孩子豐富內(nèi)心世界的窗口、抒發(fā)情感的渠道、思維活動的載體、童趣故事的圖示”,因而,在進行繪本的選擇上,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發(fā)展,選擇與目前幼兒成長階段相適應的繪本,關注幼兒的情感開發(fā)智力開發(fā)同時,選擇更加具有趣味性、知識性、觀賞性的綜合性繪本,通過經(jīng)典配比,保障幼兒可以在不同的差異化的繪本當中得到盡可能多的故事體驗。
(二)注重繪本教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繪本教學應兼顧趣味性、知識性與觀賞性,這就要求開展繪本教學的教師必須從科學性與合理性出發(fā),對繪本的選擇要更加嚴謹,并且應該從各個角度出發(fā)進行多方位審視,使繪本教學活動始終貫穿理性,真正做到能夠通過一本繪本,了解更多、認識更多、啟迪更多。
(三)繪本教學的多元化設計
繪本的內(nèi)容是多元的,每一次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每一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收獲,這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正因為繪本有一定的縱深度和延展度,因此教師們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和突出不同的教育主題,充分挖掘其豐富的教育價值,開展有效的繪本教學,讓幼兒更充分地獲得其中的精神營養(yǎng),促進幼兒和諧健康成長。
三、探究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挖掘繪本蘊含的亮點,確定教學活動的目標
教學目標一般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教學活動設計通常需要分析和確定的內(nèi)容包括學習背景、學習需求與學習任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就語言教育領域提出了讓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與同伴合作制作圖畫書,進一步了解圖畫書的構成,知道圖畫書中的圖畫與文字對應的關系,開始有興趣閱讀圖畫書中簡單的文字”等具體目標,是教師設計和確定繪本教學活動目標的直接依據(jù)。
一般而言,繪本教學的初步目標是了解繪本表述的內(nèi)容;其次是感受繪本故事中的情感表達,其目的是促進兒童情感的發(fā)展;第三,在引導幼兒理解繪本的基礎上,對繪本的內(nèi)容進行表演或再現(xiàn),促進兒童表達能力的發(fā)展;第四,鼓勵幼兒將繪本遷移到生活,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逐步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結合幼兒發(fā)展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
首先,應采取多樣豐富的教學形式。在繪本教學中,幼兒園教師既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的圖畫,比較前后情節(jié)的變化,通過語言的形式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也可以抓住一些關鍵性情節(jié),深入挖掘其教育意義和價值,通過引導幼兒模仿其中的情節(jié)進行表演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對繪本的理解和興趣,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和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PPT的形式,將聲音及圖像以演示的方式,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讓他們在聲音、圖像、繪本故事相結合的過程中,感受繪本活動帶來的有趣、愉悅的氛圍。
其次,應采取逐漸遞進的提問方法。教學過程中提問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提問要講究層次,根據(jù)繪本的圖畫可以將問題分成三部分:一是觀察畫面,描繪畫面;二是理解畫面,進行畫面外的想象,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畫面的聯(lián)系;三是不僅對畫面進行詳細、連貫的描繪,而且要注重對其中的因果關系做出判斷和分析。這三部分實際上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
例如,在《小魚逃走了》繪本教學中,我首先指引幼兒看圖畫,初步感知圖畫的內(nèi)容,然后用自己的簡單語言來描繪《小魚逃走了》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小魚”并說出它躲藏的地方。其次,我指引幼兒進行想象,深入理解繪本中的畫面,了解小魚逃走的有趣經(jīng)歷。最后我指引幼兒分析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知道有朋友是件快樂的事,從而提升幼兒的推理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三)注重幼兒能力的提高, 精心設計活動的細節(jié)
成功的繪本教學要注意三個細節(jié):繪本故事的興趣引入、繪本故事的有效閱讀以及由繪本故事所引申的互動與討論。
一是繪本故事的興趣引入。在繪本教學活動前,是否能夠激起幼兒的興趣是繪本教學成功的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在繪本教學活動前,應善于運用適宜的語言、表情、肢體以及美妙的音樂來引入繪本,讓孩子們在教師的感染下不知不覺地對繪本充滿了閱讀的渴望與向往。如:指導幼兒學習《小魚逃走了》這繪本時,我就用簡單的猜謎語“紅紅的身體,圓圓的眼睛,還有一條愛心似的尾巴,你們猜猜它是誰?”進行引入,幼兒感覺有趣,都紛紛舉手回答,也激發(fā)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是繪本故事的有效閱讀。實踐經(jīng)驗表明,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與幼兒一起品讀繪本故事,一般應有教師導讀、師幼同讀、再次閱讀等三個過程。在第一次教師導讀中,教師應注意朗讀的情感和技巧,有利于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劇情”的了解。在第二次的師幼同讀中,應以幼兒為主體。在最后的再次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對整個繪本故事和情節(ji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三是由繪本故事所引出的互動與延伸。教師可以將繪本故事和生活結合起來,采取讓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幼兒將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和情感在生活中再現(xiàn),并強化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讓繪本閱讀活動與美術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幼兒各自用鉛筆、油畫棒或者水彩筆在紙上,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再現(xiàn)圖畫,或者比較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以此提高幼兒對繪本的理解,增強幼兒的表達能力。當學習完《小魚逃走了》時,我就適時指導幼兒分組進行畫小魚或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繼續(xù)快樂體驗情感。
幼兒園繪本教學是學前教育時期的主要教材,是學前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師要正確認識繪本教學的價值,認真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開展合理的教學模式引導幼兒喜歡繪本,樂意上繪本教學,從而提高綜合素養(yǎng),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靖雅.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重點閱讀頁面選擇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233.
[2]王悅娟.回歸童心的美術教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56.
[3]周兢,余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4.
[4]葉明芳.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藝術同構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