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玉
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結合自主探究性學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研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應用策略。結合作者的實踐談談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
自主探究性教學的實施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應用現狀,結合自主探究性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對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成熟應用尋找理論依據。
一、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直以來,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對于學生自身的思維邏輯等能力相對較高,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也基于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一般都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進行授課,就是學生進行單純的聽課,這就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都是被動的,自然在學習的獲得效果上就不理想,雖然在新課改的提出后,各地區(qū)學校教師也都提出相應的很多教學改革,但大都是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的,沒有得到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的指導,導致在沒有實現高效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的同時,還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
譬如,教師在進行傳統(tǒng)教學講課時,雖然融入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但還是以教師講課為主,學生只是呆若木雞地聽著,時間一長學生就喪失了自主學習的意識,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昏昏欲睡。總的來說,自主探究性學習雖然在思想上得到了教師的認可,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因為教師、學校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效果不佳,甚至還浪費教學資源,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長遠的培養(yǎng)。
二、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重要作用
自主探究性學習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是以教師為主。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改變傳統(tǒng)數學教學教師單純講授的現狀,同時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對知識的鉆研能力。重要的是對于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獲得,以及學生長遠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
三、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策略
自主探究性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高效的獲得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也十分有利,為實現自主探究性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策略:
(一) 預習學習促進自主探究
預習學習是自主探究性學習的一個基本前提,預習是在沒有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學習,因此要實現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話,基本的一種方式要先對學生情況進行探究,并且之后的課堂教學要進行有效的檢驗,這便是預習學習。雖然說是預習,但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是要起到良好的主導作用,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自我約束意識較弱,自主學習能力更是較差,這個過程就需要教師進行一個適當的引導,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的實施上,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的預習內容進行一個大體的布置,可以是學生的預習該思考什么問題,預習之后要知道大體的學習內容,教師在課上要進行提問,或者課堂上會對個別同學進行相關學習的抽查,這樣可以讓學生有學習意思,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預習學習。
譬如,在進行小學數學的乘法分配方式的教學之前,讓學生預習,對學生預習前的課程引導可以是請同學們在預習過程中主動思考a*b+a*c=a*(b+c)是基于什么原因,還有沒有別的分配方式,并且說下節(jié)課會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預習思考,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
(二)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自主探究
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在課程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原型,使知識以一種現實場景的形式出現,讓學生親身感受情景,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將知識進行學習,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運用環(huán)境,利于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致用。
在情景創(chuàng)設中可以選取音樂、生活元素,甚至多媒體技術的借鑒,如在進行乘法表教學時可選取音樂運用,可以采取“數青蛙”的兒歌,讓學生一起唱“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在進行乘法運用教學時可以以生活中買賣物品為實例,課程導入中可以問學生有沒有買過東西,買的是什么,你是怎樣付錢的,有沒有討價還價之類的,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乘法運算的學習了,譬如一支鉛筆8角,買了5只鉛筆多少錢?就會用到5*8,這樣就可以簡單引入乘法的基礎,進而進行乘法的本質及簡單的運算法則進行教學。無論是音樂還是生活元素的借鑒,宗旨都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輕松實現課程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合作教學加深自主探究
合作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破除傳統(tǒng)的講授和聽取的關系,還課堂于學生,明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關系,師生以一種合作的關系進行教學,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合作教學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肯定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課堂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責任。具體的操作上可以以教師作為主導,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分組,并對每組學生進行教學任務的安排,采取學生之間主動交流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并對每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或是讓學生直接與教師進行身份的互換,讓學生成為“老師”,上臺進行課程教學,并讓學生進行相互的評課,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對學生長遠的學習發(fā)展有促進意義。
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應用現狀分析可知,現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沒有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唱獨角戲、咀嚼式教學的狀況,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要大力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才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毛正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讀寫算(教學實踐),2013(21).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