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瓊雁
教育家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钡拇_,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相互影響,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難點。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點,搭建讀寫橋梁,引導學生隨文練筆。
一、捕捉精彩片段,進行隨文練筆
1.從表達方法入手,進行仿寫練習
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片段,作者采用了比喻、排比等多樣化的特殊句式,表達方式比較特殊,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
比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一課第二自然段中,寫到秋雨把五彩繽紛的顏色分別給了銀杏樹、楓樹、田野、果樹、菊花,讓人感受到秋天的美麗。孩子們通過閱讀文中原句,發(fā)現(xiàn)了比喻的妙處,并從“飄哇飄哇”“扇哪扇哪”等四字詞語中體會到句子中用上了表示動作的詞語,能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用上這樣的小竅門,就可以把句子寫美寫活。然后在課后第三題即安排了句式仿寫,通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經(jīng)驗,說一說秋天的雨還會把哪些顏色分給誰,互相交流自己想到的秋色,以此打開思路。學生們都很愿意當一回小作家,紛紛把顏色給了大自然中其他的事物。
比如:它把黃色給了向日葵,黃黃的向日葵像一張張笑臉,笑哇笑哇,迎來了涼爽的秋天。
它把紫色給了牽?;ǎ仙臓颗;ㄏ褚粋€個小喇叭,吹呀吹呀,吹起了秋天的樂曲。
它把紅色給了高粱,紅紅的高粱像一個個小火把,燒哇燒哇,溫暖了農民伯伯的心。
學生在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的同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寫出了各自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悟。
2.從文章結構入手,進行仿寫練習
結構的仿寫在小練筆中以段式結構仿寫為主。學生接觸較多的段式結構是總分總式、總分式等。我們可借機引導學生進行結構仿寫。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時,文章是這樣寫的: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唧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你知道它們唱的是什么嗎?它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唱歌,我很快樂?!?/p>
這一自然段作者運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開頭用一個總起句——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后面運用擬聲詞圍繞各種動物的叫聲來寫,體現(xiàn)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在教學中,我運用總分的構段方式進行小練筆。我給學生們出示這樣一個小練筆的要求:你聽到過哪些美妙的聲音,試著寫幾句話?!傍B兒是大自然的歌手……”“廚房是一個音樂廳……”在學生的筆下,寫出了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
在部編版教材中還有很多課文是這樣的構段方式,比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都可以用作課堂小練筆。由此拓展到學寫其他形式的文章,寫事的、寫人的,讓學生有“文”可依,有“話”可說,寫起作文來自然就容易多了。
3.從寫作順序入手,進行仿寫練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語言表達時注意表達的順序,如時間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從整體到局部等。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是時間順序,展現(xiàn)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海濱小城》是按從遠到近的順序,寫出了從海濱到小城的美景。這樣的課文也是進行小練筆的一個最佳時機。我在教學中總結作者的寫作順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按照這樣的順序去寫,學生打開了思路,拓寬了思維,寫得特別有文采。
二、抓住文本空白,進行隨文練筆
1.對話空白處,進行補寫練習
教師要善于捕捉并運用教學中的對話空白,發(fā)展學生思維,填補空白,提高語言訓練力度。如教學《掌聲》時,針對課文中“英子演講內容省略”的空白,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補寫:“如果你是英子,你會講什么?”有學生寫得非常精彩:“同學們,你們是多么的幸福!因為你們可以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校園,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可以與父母一起開心的逛公園……”這樣深情的補白,必會深深打動學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2.情節(jié)空白處,進行補寫練習
情節(jié)空白是教師引導學生補寫的有效切入點。如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時,文章在寫到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請求老屋幫助后,老師又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問學生:老屋可能還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的小動物,這個小動物有可能是誰呢?學生通過學習前文后進行大膽預測,展開想象,說出了很多可能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前來請求老屋的情節(jié)。然后老師再出示原文,請學生閱讀后看一看自己的預測內容與原文是否一致,哪一個有意思。學生在這樣的閱讀和預測中,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3.故事的結尾處,進行補寫練習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小狗學叫》等幾篇課文都是童話,都具有情節(jié)反復的特點,結局也都很出人意料,是很好地拓展學生預測思路進行補寫的范例。教學《小狗學叫》一課時,我就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的線索、生活經(jīng)驗,或沿著前面兩處情節(jié)的發(fā)端,或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展開預測。學生對每一種結局的預測,都帶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會異于原文,這更增添了預測的樂趣。當然,學生也說出了更多可能的結局,做出了更為大膽的預測,這也說明只要教師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學生就有無窮的想象力。
總之,引導學生在享受閱讀快樂的同時,構建讀寫結合的橋梁,使練筆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雙贏。在教學中,巧用文本進行有效的隨文練筆,實現(xiàn)讀寫結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會有很大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