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結(jié)合一年級學生口語交際教學我談幾點感受。
關(guān)鍵詞:一年級 口語交際 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學說普通話,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故事,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缺乏一個良好的交際平臺,這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針對此現(xiàn)象,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和能力將是一個重要議題。
一、口語交際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自主發(fā)言積極性不高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應該著力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的教學、學生的性格等等,使得學生的自主發(fā)言積極性有所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口語交際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一些教師過于重視對生字詞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些教師過多的講解知識點而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等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要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發(fā)言積極性。
2.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主要是讓學生圍繞某個話題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并且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吸引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忽視了對交際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指導學生掌握交際方法,沒有讓學生掌握交際的細節(jié)。例如,有些學生在交際過程中隨意打斷他人,但是教師沒有及時指正,讓學生明白學會傾聽也是交際的一部分。如果任由學生將這種不良的習慣保持下去,對于其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極為不利[1]。
二、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策略
1.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一年級學生更應該打好學習基礎(chǔ),所以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到生字詞的學習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口語交際教學。此外,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課堂中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自己大量的分析代替了學生的思考,沒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這使得學生喪失了自主發(fā)言的興趣。而興趣的高低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情境,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他們的自主發(fā)言興趣。例如,在《小兔運南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以視頻展示三幅圖中的兩幅,空缺一幅圖,讓學生來想象故事情節(jié),最后讓學生去討論小兔還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南瓜運回家?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由于一年級學生對于動畫視頻非常感興趣,所以會積極自主的發(fā)言說出小兔所用的辦法,在這個背景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再讓各小組選派一名組員闡述本組的觀點。如此一來,課堂的氣氛就會變得更加的活躍,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2.教師要創(chuàng)設相應口語交際的情境
一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主要以形象思維記憶為主,所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對吸引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情境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在《用多大的聲音》教學中,上課伊始,老師用很小的聲音講課,同學們紛紛表示聽不清楚,老師問:“我應該用多大的聲音合適呢?”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接著老師視頻出示幾幅圖面------圖書館問話、去老師辦公室咨詢問題、故事會分享,再提問:這些場景下應該用多大的聲音?有了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學生們就能做到暢所欲言了。
3.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除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掌握相應的交際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在他人說話時,一定不要隨意打斷,要認真耐心地聽對方說完,這是尊重他人的體現(xiàn)。只有當聽懂了他人的意思,才能夠感受到內(nèi)容的精彩,才能夠更好地與之交談。其次,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并注意表達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生的性格較為內(nèi)向,他們畏懼與他人交流,此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教師要引導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qū)⒆约核磉_的內(nèi)容闡述出來,如按照時間、地點、人物的方式來闡述,或者按照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闡述。
4.教師要幫助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打開“話匣子”
小學生的想象力較強,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以豐富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比如,在看圖說話的教學中,他們個體不同,生活經(jīng)歷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jié)果自然不同。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提供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基礎(chǔ)。例如,教師可以出示一幅《冬天來了》的圖畫,讓學生去觀察圖畫中的事物,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為什么?只要學生能通順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老師都應該鼓勵,這樣話匣子一下子就被打開了,學生就會圍繞自己的實際生活來進行交流。
結(jié)語
除此之外,還需要從多個方面來著手,例如,教師要樹立親和的形象,給予公平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消除學生的畏懼,適時進行鼓勵等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不斷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杭.小學一年級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的嘗試[J].浙江教育科學,2005,04:52-53.
[2]王軼鳳.想說愛你不容易——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的嘗試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6,3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