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華
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語言和學科。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向縱深發(fā)展,目前我國很多高中學校不斷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理念、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微課為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深受師生的青睞和認可,也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興趣不足、課業(yè)負擔加重及對英語語言知識的運用和掌握不佳等不良局面(謝軍強 2019)?;诖?,針對應用微課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案例進行理論分析和設計應用,以供參考、交流。
“微課”(Microlecture),是一種依托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按照學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為其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過程、內(nèi)容及擴展性教學素材資源的結構化、數(shù)字化學習手段和教學模式(李瑋 2019)。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模式被引入中國,并持續(xù)引發(fā)人們的關注。微課模式下的英語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提倡課堂教學資源的“開放性”與“共享性”,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認知和能力差異等,借助課堂教學視頻及與英語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營造一個“主題式”“半結構化”的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思維和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實踐素養(yǎng)(王奇 2019)。
與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和方法相比,微課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和應用優(yōu)勢(楊瑞芳 2019):
第一,教學時長短。微課一般只有5—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tǒng)的45分鐘英語課堂而言,微課更加碎片化和簡短,也被稱為“微課例”或“課例片段”。
第二,教學內(nèi)容少。微課的主題更加突出,問題相對聚焦。相對于傳統(tǒng)較寬泛的課堂而言,其教學主題聚焦于某個疑點、難點或重點內(nèi)容,又被稱為“微課堂”。
第三,資源容量小。微課的視頻資源及配套教學資源容量一般在幾十MB左右,可在網(wǎng)絡流媒體中進行播放。學生可查看課件、課例進行在線觀摩學習,從而實現(xiàn)移動學習、隨時隨地學習及“泛在學習”。
第四,資源構成情景化。微課資源相對完整,指向明確,內(nèi)容突出,通常包含教學課件、教學反思及學生反饋、專家點評等,構成一個相對真實的“微資源環(huán)境”或“主題單元教學資源包”。
第五,內(nèi)容具體,方便師生研究、創(chuàng)作。微課讓“人人都是創(chuàng)作者”的優(yōu)勢大大凸顯,讓師生在英語教學中能夠?qū)⒔虒W內(nèi)容、目標和手段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
鑒于微課具有諸多特征及應用優(yōu)勢,因此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從理論層面而言,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具有廣泛的理論依據(jù)。
首先,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角來看,微課教學模式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的新型教學理念。在微課教學中,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助者”“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一定的情境,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和探究等。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幫助學生有效建構系統(tǒng)的英語知識邏輯體系(賀建國2019)。
其次,從“學習金字塔理論”視角來看,微課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更加自主,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小組活動及課后個人展示等環(huán)節(jié),能讓他們在充分、自主和開放、相對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下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真正實現(xiàn)英語知識的轉(zhuǎn)化。在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過程中,如同金字塔的構建,層層遞進,由少成多,從而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劉學娟 2019)。
此外,從“自主學習理論”視角來看,微課教學模式借助信息化技術,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對“自己學什么、怎么學、什么時候?qū)W”等一切決策全權負責。它將傳統(tǒng)的“學生聽、教師講”這一“先教后學”的教學形式,轉(zhuǎn)變?yōu)橛烧n前預習、課中訓練及課后鞏固復習所組成的“先學后教”的教學形式,充分彰顯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的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倉立蘇 2019)。
從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理論依據(jù)出發(fā),結合微課的內(nèi)涵及特征、應用優(yōu)勢,立足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認為微課案例設計應包括課前知識的預習、課中課內(nèi)知識的傳遞及課后知識的復興鞏固,既讓微課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英語實踐,又能夠通過微課課件,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移動學習及創(chuàng)新學習。
首先,在知識點的設置上,微課課件的設計、優(yōu)化應突出重點和難點;其次,在知識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應以教學視頻為主,同時提供其他教學資源,使學習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另外,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通過微視頻進行英語知識的傳遞,引導學生配合微視頻教學內(nèi)容做相應的配套練習題,再結合一些PPT課件和素材等進行知識檢測和學習反饋。
從這一思想著眼,教師將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依次設計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含“體驗參與”“概念探索”“意義建構”“展示應用”四個階段,旨在通過“學(認知)→研(鞏固)→用(應用)”模式,最終實現(xiàn)“錄學微課,知識輸入”—“研討探究,知識鞏固”—“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小組討論,協(xié)作學習”—“達標檢測,鞏固提升”—“反思總結”這一高中英語教學目標。鑒于此,以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為例,設計的基于微課的翻轉(zhuǎn)課堂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結合上述相關理論,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6 Unit 1 Art第二課時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部分內(nèi)容作為教學案例,重點針對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這部分的重點是if引導的條件句中的虛擬用法及三種不同時態(tài)(現(xiàn)在、過去、將來)下的主句和從句中的謂語動詞變化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即掌握和理解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的基本用法、使用語境等,從而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確定教學目標任務要求之后,教師錄制微課,并將其上傳到學生的移動學習平臺,根據(jù)學情分析情況,在課中通過話題情境導入,引導學生研討問題、探究知識,比如“Let’s enjoy a song named If You Were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通過播放這首英文歌曲營造教學情境,引入本堂課的教學主題。因為歌詞中含有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所以能夠讓學生在語境中深刻辨識和理解該句型,并能夠讓他們結合課前的自主學習,快速把握課堂教學的主題和重點、難點等。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結合微課視頻課件素材,為學生在課堂上分配自主探究學習任務,比如:“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in them.Create movie lines(臺詞)for the classic movie Titanic.”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基于學生課前微課學習基礎而展開,教師可將其提前推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或移動學習客戶端,讓他們在深入了解和掌握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等相關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線答題,通過微課課件實現(xiàn)“翻轉(zhuǎn)課堂”,讓他們在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收獲。教師只需對其中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和講解分析即可。
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4人一組在課后展開小組討論,如“If I were the headmaster/healthier/walk to school every day/had more time,I would walk to/I would be...”。之所以設計這一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指導學習,在相互幫助及相互學習過程中,以句式接龍的趣味游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英語語言運用情境。通過對所學的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進行造句和表達訓練,讓學生在課前、課后和課中都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練習和鞏固。教師可在線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輔導、糾正。
此外,在達標檢測之后的反饋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分別為學生提供一份關于“Individual work”的英語完形填空素材。經(jīng)過課前的預習、課中的鍛煉學習及課后的輔導糾正,學生對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的運用已經(jīng)較為成熟。所以,教師要在達標檢測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可以結合一些翻譯練習、高考真題等,讓他們結合所學知識在網(wǎng)上與國內(nèi)外學生進行觀點、思維的交流和探究。這既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內(nèi)化知識,又能夠在鞏固提升和知識經(jīng)驗的分享與總結中,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運用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進行寫作訓練和口語交際訓練,并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語言輸入和輸出訓練,在移動學習平臺上相互學習、相互評價、共同進步。
微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基于微課的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讓師生的身份、地位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管理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充當英語知識的主動研究者。在教學形式方面,微課讓課前預習、課中探究取代了傳統(tǒng)的課堂講解和課后作業(yè),重點突出了問題探究及知識的應用;在教學內(nèi)容的傳授和呈現(xiàn)方面,微課讓自主學習、交流反思及寫作討論等成為可能,摒棄了單純的知識內(nèi)容展示和生成教學,從而讓教學過程更加靈活、創(chuàng)新和多元,真正實現(xiàn)了微課指導下的翻轉(zhuǎn)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