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給我一枝蘆笛
        ——梁宗岱、巴金和他們的歲月(下)

        2020-06-18 01:55:36周立民
        傳記文學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梁宗岱譯稿巴金

        周立民

        上海巴金故居 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

        慨然立志創(chuàng)造一種堪與并駕齊驅(qū)的藥

        隨著“文革”結(jié)束,“科學的春天”的到來,梁宗岱夫婦的制藥事業(yè)進入第三階段。這一階段,藥的研究和配制相對定型,直接來找梁宗岱求醫(yī)問藥的人絡(luò)繹不絕。這一情況,一直延續(xù)到梁宗岱去世后,甘少蘇仍繼續(xù)制藥、施藥。另一方面,他們更為迫切地期待配方能得到認可、藥可以投產(chǎn),進而造福大眾。他們多方奔走,始終沒有放棄努力,印制《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及附件內(nèi)容也是他們努力的一部分。此稿,他們夫婦應(yīng)當是分送過很多人。這份打印稿,部分內(nèi)容收錄《宗岱的世界·詩文》時,編者有個注釋:“此稿原件為油印稿,梁宗岱去世兩年后才印出,未經(jīng)其本人校閱?!本褪钦f,這是1985年印本。我在網(wǎng)上看到過一份此文的打印稿,有“王焱同志惠存”的字樣,下面蓋了一個方章,印文是“梁宗岱書甘少蘇贈”,印章下面有手寫的日期:1985.7.15。這應(yīng)當就是編者使用的1985年本吧。但是,我認為這份稿子最初的打印本要早于這個時間,1985年本看厚度顯然厚于巴金先生藏本,難道甘少蘇又補充了病例和其他附件?比較封面、第一頁圖片,內(nèi)容雖然相同,內(nèi)文版面卻略有差異,可以認定,這一份與巴金所藏不是同一版本。《梁宗岱傳》的作者說:“宗岱留下了一本長達一萬二千余字的油印稿,題為《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此稿并未公開出版,其中部分用中文打字機打印,較為清晰,手寫體部分,不少草亂的地方、不易辨認?!彼麄兠枋龅倪@個稿本,與巴金藏本也有一點差別,后者雖有手寫字句,都是補充打印稿漏字、漏句等,不存在“手寫體部分”,感覺上這是巴金藏本之前的一個印本。這些說明,此文不止印過一次。彭燕郊在《詩人的靈藥——梁宗岱先生制藥記》中說:“惡貫滿盈的‘四人幫’下臺后,對于制藥,梁先生又有了新的設(shè)想,即使還沒有足夠的理由樂觀,但懷著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強。他寫了《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初稿,甘少蘇女士曾打印若干份分贈友好,格于當時形勢,文中不能不有一些‘左’的語言,作者生前并不滿意,未公開發(fā)表)……”根據(jù)這些信息,我推斷巴金先生手頭這份打印稿可能是梁宗岱生前印制的,根據(jù)所收材料判斷,它的印制時間在1980年年底到1983年之間。此文的寫作時間在《梁宗岱傳》后附的《梁宗岱年譜簡編》1970年條下寫道:“繼續(xù)研制草藥,并施藥、贈醫(yī),后寫下《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文稿?!?/p>

        《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附件中有兩份呼吁書,還有胡喬木1979年10月24日給梁宗岱夫婦的一封回信,他一直在幫梁宗岱解決困難:

        梁老、少蘇同志:

        藥和信都收到了,關(guān)于您倆制藥的情況和問題,我同廣東省委習、楊兩書記都談了,他們答應(yīng)支持,我想不久當會有結(jié)果?,F(xiàn)在想為了把綠素酊和寧神應(yīng)用到現(xiàn)在住醫(yī)院治療的病人,以及為了在較大醫(yī)院醫(yī)學研究院中試用推廣,可能還會遇到一些重要困難,這里主要的是主治醫(yī)生一定要看過去病例的病歷和要了解所用藥物的精確成分,沒有這些,他們是不會同意病人試用的。除了昨天說的經(jīng)濟學家孫冶方同志(他確是因胃出血行手術(shù)才發(fā)現(xiàn)和割除肝癌的)以外,還有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哲學家許立群同志,我也想介紹他試用寧神。但這兩個病人要用藥都需得醫(yī)生同意。因此,今天再介紹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龔育之同志(他也是一位化學家,清華大學畢業(yè))前來進一步研究一下怎樣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想如能介紹幾位較有代表性的癌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史和治療史的要點,可能易于說服一些醫(yī)院的主治醫(yī)師,至少使他們可以按照所介紹的病例進行調(diào)查。希再撥冗接談。

        敬禮

        胡喬木

        十月廿四日

        能到北京開會很好,但望注意上下飛機汽車樓梯等

        這么神奇的藥后來的結(jié)局如何呢?最確切的資料就是1993年彭燕郊完成的《詩人的靈藥——梁宗岱先生制藥記》一文中所透露的:“梁先生研制的靈藥綠素酊,梁先生在世時未能得到公認,梁先生去世后,經(jīng)過甘女士的多方努力,也仍然沒有‘出頭的一天’,甘女士已經(jīng)為此而心力交瘁,積勞成疾,終至不起,離開了我們。臨終前不久,經(jīng)過協(xié)商,將制藥權(quán)交托給區(qū)賜初先生,我們希望區(qū)先生嚴格按照梁先生的配方,保留‘綠素酊’的特色和藥名,以示對梁先生一片濟世之心和半生辛勞的尊重和紀念。更希望這一靈藥不至于永遠屈處于‘非正式’的民間偏方的地位,造福更多的病家。相信醫(yī)學界和各方面的有識之士了解這些情況后,一定會關(guān)注它,熱情地為它的公開面世伸出支援之手?!?/p>

        譯者簡直覺得作者是自己前身

        1970年10月,中山大學外語系整體并入廣州外國語學院,梁宗岱從康樂園來到白云山下,擔任廣外的外語系教授。到廣外后,他接受學校安排的工作有:參與翻譯聯(lián)合國文件,參加《新簡明法漢詞典》的編訂,審校了《恩格斯與保爾·拉法格、勞拉·拉法格通信集(第二卷)》等譯本?!拔母铩鼻傲鹤卺肥嵌壗淌冢べY不低?!坝捎谧卺吩谖膲铣聊锰?,解放以來,他的譯著都放在案頭,沒有出版過,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他曾是中國文壇的風云人物?!母铩跗冢腥苏f他是‘出洋鍍金的草包教授’,‘拿三百多塊錢白吃飯’,聽了這些風言風語,宗岱十分氣憤,因為,不是他不愿干,而是不準他干呀!有一次,一個青年教師當著他的面說:‘我們六個人的工資加起來還不夠你一個人的?!卺贩磽粽f:‘我一個人翻譯的東西,你們十個人加在一起也夠不上!’”

        梁宗岱還是那個梁宗岱,依舊爭強好勝,不留情面。

        1974年,梁宗岱在廣外宿舍前

        談到梁宗岱的名山事業(yè),他的文字總體上量不大,水準卻不低,不過,放在宏大的文學史中,依然給人以單薄之感。作為詩人,他的新詩只有薄薄的一本《晚禱》(商務(wù)印書館1924年版),舊體詩集有一本《蘆笛風》(華胥社1944年版),從此,詩歌創(chuàng)作收攤。作為學者,有這樣幾本著作:《詩與真》(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版)、《詩與真二集》(商務(wù)印書館1936年版),還有兩篇長文印成單行本:《屈原》(華胥社1941年版)、《非古復(fù)古與科學精神》(華胥社1943年版)。除此之外,只有少量的論文和學術(shù)隨筆,篇幅都不是很長,到1940年代初,作為學者,他已告別著述事業(yè)。——這和他的后半生“制藥”的轉(zhuǎn)向大有關(guān)系——唯有翻譯工作,自始至終伴隨著梁宗岱。在“文革”前出版的譯作有:《陶潛詩選》(中法文對照本,巴黎勒瑪日出版社1930年版)、《水仙辭》(中華書局1931年版)、《一切的峰頂》(時代圖書公司1936年版、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增訂版)、《蒙田試筆》(載鄭振鐸主編《世界文庫》第7-12 冊,生活書店1935-193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以《蒙田隨筆》為名出版)、《羅丹》(正中書局1943年版,后更名為《羅丹論》)、《交錯集》(華胥社1943年版)、《歌德與悲多汶》(華胥社1943年版)。梁宗岱說:“我一個人翻譯的東西,你們十個人加在一起也夠不上!”這雖是回應(yīng)別人對他輕視的激憤之詞,卻能看出他對自己翻譯工作的看重??墒?,我們也不能不正視這樣一個現(xiàn)實,從1942年到1978年,他長期鮮有翻譯新作問世。

        《詩與真》 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版

        《一切的峰頂》 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6年版

        梁宗岱的翻譯工作只是生不逢時,譯稿不是被耽擱就是被損毀。1944年冬,辭掉復(fù)旦大學的教職以后,“為了不讓蔣介石知道他的行蹤,宗岱不再公開發(fā)表文章,過起真正的隱居生活。廣西軍閥黃旭初曾派人來請他去做官,也被他堅決拒絕了。他閑住百色,繼續(xù)翻譯《蒙田試筆》,同時從德文翻譯《浮士德》,并著手整頓父親遺下的殘破家業(yè)?!笨箲?zhàn)勝利前后,“《浮士德》脫稿了。羅念生先生非常關(guān)心這部書的出版,馬上幫宗岱聯(lián)系了一家出版社。不料,譯稿拿出之后,那家出版社失火,譯稿險遭毀滅,最后終于還是找回來了,但出版的事卻遲遲沒有定下來,據(jù)說是出版社已經(jīng)有了別的譯本,因而拖延下來?!?956年進入中山大學之后,他又開始繼續(xù)《蒙田試筆》的翻譯,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開始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和雨果的詩歌。1956年5月15日,梁宗岱在給巴金的信中,談到他的翻譯工作時說:“除繼續(xù)從前的莎氏十四行的翻譯外(現(xiàn)已譯得106 首),還計劃較有系統(tǒng)選譯雨果的詩,特別是那些富于革命和社會思想的。茲將一部分莎氏十四行和已整理好(注釋好)的一首雨果詩的拙譯寄上,你看要得嗎?浮士德下卷我也打算在短期內(nèi)譯完十四行后開始?!毙胖姓f“已整理好的一首雨果詩”,不知道寄給巴金的具體是哪一首,在巴金保存的這封信中,并無此稿。查現(xiàn)在梁宗岱的譯文集,有三首他譯雨果的詩:《赴難》發(fā)表于《作品》1957年第6期;《偷面包的漢子》與《碎石子的老人》發(fā)表于1961年10月9日《羊城晚報》。從寫信時間看,寄給巴金的極有可能是《赴難》。這首詩,梁宗岱不僅加了譯者題注等,還逐段做了非常詳細的解說,可見梁宗岱對原作的深入理解和翻譯時所下的功夫。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共154 首,此時梁宗岱已經(jīng)譯出106 首,完成三分之二,其余的擬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譯完。不過這批譯稿的命運多舛:“1967年7月28日,紅衛(wèi)兵第一次來抄我們的家,由英語系一個姓周的學生帶隊。他們把宗岱幾十年來嘔心瀝血的譯著以及剛譯好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浮士德》集和二十多萬字的《蒙田試筆》都投進火中,還有羅曼·羅蘭的6 封來信和瓦雷里的13 封來信以及兩位大師送給宗岱的親筆簽名的大照片,法國畫家哈烈為宗岱畫的一張全身速寫像,統(tǒng)統(tǒng)燒掉了。我們被趕到花園里,眼睜睜看著他們將這些‘四舊’付之一炬,心里也像被火燒灼一樣刺痛!我父母的遺照和我的全部劇照也被化為灰燼,真是痛如切膚!我們家先后被抄過七次,至于小騷擾就不計其數(shù)了,這時的家已經(jīng)不成其為家了?!睆?940年代中期起,梁宗岱二十多年的心血都化為了灰燼。

        梁宗岱譯稿遭劫,并不止這一次。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為例,現(xiàn)有的梁宗岱傳記資料,只談到他的兩次翻譯,而最近我看到的資料則可以證實,他一生曾三譯莎士比亞。1943年7月,重慶的青年書店發(fā)行名為《民族文學》的雜志,主編者是陳銓,寫稿的人多為大學教授,如孫大雨、吳達元、朱光潛、馮至、朱自清等。在當年8月出版的該雜志第1 卷第2 期上發(fā)表了梁宗岱的《莎士比亞的商籟》,這實際是一則譯者前記,后面便附了梁譯莎翁十四行詩的第1 至15 首。在9月出版的該刊第1 卷第3 期上,仍以《莎士比亞的商籟》為題,刊出第16 至25 首譯詩。在10月出版的第1 卷第4 期,如前題,刊出第26至30 首。關(guān)鍵是在第1 卷第2 期的《編輯漫談》中,陳銓寫道:“八年以前,梁宗岱先生從天津到清華園來,同我談了一天一夜,袋子里就掏出了翻譯的幾首莎士比亞的商籟給我看。在這八年中間,經(jīng)過無數(shù)的修改,審試,最后才決定在本刊全部發(fā)表。像梁先生天資那樣高,文字技術(shù)那樣精的人,卻肯這樣埋頭苦練,這當然因為原著在世界文學史上崇高的價值。這和時下一些以草率迅速,而自詡天才的廉價世界名著介紹者,作風大不相同?!边@段話透露:至少在1935年梁宗岱從日本歸國后,即開始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其后不斷修改、打磨,到1943年“才決定在本刊全部發(fā)表”。這個“全部”,可以理解為梁宗岱譯出全部的十四行詩,也可以理解為他將譯出的部分“全部”發(fā)表,不管怎樣,都可以證明梁宗岱譯莎的歷史,比我們原來掌握的要早,在他的一生中至少有三次投身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至為可惜的是,現(xiàn)在我能查到的《民族文學》只有5 期,唐沅等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期刊目錄匯編》的簡介中稱,該刊1944年1月出至第1 卷第5 期終刊,共出5 期。我在該刊的第5 期上看到第6、7 期的要目預(yù)告,上面還有《莎士比亞的商籟》,這說明,梁宗岱當時即便不是譯出所有的十四行詩,也不止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30 首,刊物的停刊,加之隨后梁宗岱離開教育崗位、學術(shù)圈子,使得這批譯稿未能及時與讀者見面,以至消失在歲月的風雨中。不過,這次發(fā)表的譯詩,有一個人看到了,并在日記中給予了贊揚,他就是朱自清:“在《民族文學》上讀梁宗岱翻譯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甚好?!?/p>

        好在,梁宗岱樂觀、堅強、輕易不肯屈服。1970年代,生活稍微安定,他就開始重譯莎士比亞。甘少蘇說:“他把制藥贈藥的事全都交給我,自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翻譯工作上。開始重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他一鼓作氣,只幾個月就譯完了。他真是在與時間賽跑。”這一年,他已經(jīng)73 歲了。1978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莎士比亞全集》出版,第11 卷收錄梁宗岱的這個譯本,隨《全集》發(fā)行,并使之成為大陸文學界最為經(jīng)典的一個譯本,這是梁宗岱多年來在翻譯上打得最為漂亮的一個翻身仗。

        好奇心促使我還想問:1960年代,梁宗岱年富力強,那份被毀掉的譯稿會是什么樣子呢?沒有人有神力能恢復(fù)被毀了的譯稿,所幸梁宗岱寄給巴金的、請巴金提意見的譯稿保存了下來。這份譯稿共27頁,寫在四百格的直排的“梁宗岱稿紙”上,其中有兩頁是《莎士比亞十四行》翻譯凡例,鋼筆書寫。其余是《莎士比亞十四行》選譯,這個標題和署名是鋼筆,譯稿正文是規(guī)整的毛筆小楷,一頁一首詩。這組選譯稿共選原 詩 的 第32、40、44、45、50、51、54、55、63、64、65、66、71、72、79、82、83、84、86、87、92、93、94、98、106 首,共計25 首。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亞十四行》翻譯凡例,此稿不見于收有梁宗岱譯詩的各種選集、文集,它卻是梁宗岱闡釋譯詩原則和觀念的重要的一篇文章,因此照錄如下,供學界參考:

        《莎士比亞十四行》翻譯凡例

        一、意義以直譯為主。但亦偶有因語法、語氣、節(jié)奏或者音韻的需要而略加補充或變通之處,如

        我的病詩神[只好]給別人讓位(七九首)

        “只好”是原文所沒有的,但譯文里沒有它則語氣和節(jié)奏都似欠圓滿。

        二、形式力求接近原作。不獨行數(shù),節(jié)拍和韻譜(Rhyme-scheme)完全依照原作,就是原作的雙聲疊韻也盡可能在譯文里模仿出來,如

        奪掉我的愛,愛啊,請通通奪去,

        看看比你已有的能多些什么……

        一節(jié)就是想翻印原作全節(jié)以all,more 等的O 音為基調(diào)的;又如

        當你聽見那沉重陰慘的葬鐘

        下半行的雙聲疊韻就是想重現(xiàn)原文的下半行the surly solemn bell 的S 和L的兩重雙聲的;而

        爛百合花比野草臭得更難受

        則企圖以“臭”和“受”的疊韻來替代原作

        Lilies that fester smell far worse than weeds 里的worse 和weeds 的雙聲,而產(chǎn)生同樣的效果。

        三、每國詩都有它的“主詩行”(Staple line)。希臘是Hexameter(六音步詩行),法國是Alexandrine(十二音詩行),英國是十音五音步或五拍詩行(Decasyllabic)。我國古詩則在不同時期以四言、五言或七言為主。在這些翻譯的習作里,我嘗試,根據(jù)我所了解的語體文的固有音樂性,去融合法國的十二音詩行和英文的五拍詩行為一體而建立一種十二音五拍的詩行,故大部分詩行均系十二言五拍。如

        當死—那痞子—用黃土—把我—掩埋或

        梁宗岱《莎士比亞十四行》翻譯凡例手稿

        艷色—使得—古老—的歌詠—也香艷等。但亦有十二言四拍的,如

        為什么—我的詩—那么缺—新光彩或十二言六拍的,如

        其余—兩種—輕清—的風—凈化—的火。

        但這些都是變格,是極少數(shù)的例外。

        馬海甸說:“幼居廣州,先是在《羊城晚報》和《作品》上讀到梁宗岱先生的小詩,繼而在周煦良教授主編的《外國文學作品選》以及香港《大公報》上陸陸續(xù)續(xù)批閱了二十余首梁譯莎翁商籟,私心景慕不已。”這里透露了一個信息:初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曾在香港《大公報》上發(fā)表過。劉志俠和盧嵐在其《青年梁宗岱》一書中也說:“梁宗岱的莎士比亞詩譯在1963年至1964年由香港《大公報》連載。”可惜,我暫時未能查到《大公報》的刊登稿,不知道是不是梁宗岱寄給巴金的這25首。以巴金的藏稿(初譯)對比《莎士比亞全集》中的重譯稿,我發(fā)現(xiàn)二者文字存在不少差異。翻譯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相隔一二十年,雖有原本,翻譯家對詞句的理解、選擇和表達卻是不可重復(fù)的。由此而言,巴金的這份藏稿(以下姑且稱為1956年譯稿)倒成為研究梁宗岱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翻譯過程及其相關(guān)問題的重要文獻。

        不妨選兩首詩,對比一下梁宗岱初譯與重譯的差別,看一看同一首詩梁宗岱在翻譯的處理上的差異:

        梁宗岱1956年譯稿:

        六六

        厭了一切,我向安逸的死呼吁

        比方,眼見勛勞生來是叫化子,

        和無用的廢物整天逐酒征歌,

        和極純的信義不幸被人背棄,

        和金的榮譽被人可恥地誤戴,

        和處女美德被人粗暴地玷污,

        和合法的完美被人違法污敗,

        和力量被殘缺的權(quán)力所屈服,

        和愚蠢擺博士架子駕馭才能,

        和藝術(shù)被官府弄得結(jié)舌箝口,

        和淳厚的真誠被人誤稱愚笨,

        和囚徒善得要把統(tǒng)帥惡伺候:

        厭了這一切,我要遠遠地逃避,

        只是,我一死,吾愛就孤零無依。

        梁宗岱寄給巴金的《莎士比亞十四行選譯》譯稿

        梁宗岱重譯稿:

        六六

        厭了這一切,我向安息的死疾呼

        比方,眼見天才注定做叫化子,

        無聊的草包打扮得衣冠楚楚,

        純潔的信義不幸而被人背棄,

        金冠可恥地戴在行尸的頭上,

        處女的貞操遭受暴徒的玷辱,

        嚴肅的正義被人非法地詬讓,

        壯士被當權(quán)的跛子弄成殘缺,

        愚蠢擺起博士架子駕馭才能,

        藝術(shù)被官府統(tǒng)治得結(jié)舌箝口,

        淳樸的真誠被人瞎稱為愚笨,

        囚徒“善”不得不把統(tǒng)帥“惡”伺候:

        厭了這一切,我要離開人寰,

        但,我一死,我的愛人便孤單。

        梁宗岱1956年譯稿:

        八二

        我承認你并沒和我詩神結(jié)同心,

        因而可以絲毫無愧赧地去俯覽

        詩人獻給你——他們的靈感——的韻

        美麗的靈感,使每首詩增妍!

        你的智慧和姿色都一樣出眾,

        發(fā)覺你的價值比我的贊美高

        因此你不得不到別處去追蹤

        這邁進時代更生動的寫照。

        就這么辦,愛??!但當他們已經(jīng)

        使盡了浮夸的辭藻把你刻劃,

        真美的你只能由真誠的知音

        用真樸的話把你真實地表達;

        他們的濃脂粉只配拿去染紅

        貧血的臉頰;對于你卻是濫用。

        梁宗岱重譯稿:

        我承認你并沒有和我的詩神

        結(jié)同心,因而可以絲毫無愧恧

        去俯覽那些把你作主題的詩人

        梁宗岱譯《莎士比亞十四行》 第66 首手稿

        對你的贊美,褒獎著每本詩集。

        你的智慧和姿色都一樣出眾,

        又發(fā)覺你的價值比我的贊美高

        因而你不得不到別處去追蹤

        這邁進時代的更生動的寫照。

        就這么辦,愛呵,但當他們既已

        使盡了浮夸的辭藻把你刻劃,

        真美的你只能由真誠的知己

        用真樸的話把你真實地表達;

        他們的濃脂粉只配拿去染紅

        貧血的臉頰;對于你卻是濫用。

        1934年在《一切的峰頂》序言中,梁宗岱認為:“詩,在一定意義上,是不可譯的。”隨即他又以“理想讀者”的存在化解了這個問題,并闡述譯詩的理念:“作品在譯者心里喚起的回響是那么深沉和清澈,反映在作品里的作者和譯者底心靈那么融洽無間,二者底藝術(shù)手腕又那么旗鼓相當,譯者簡直覺得作者是自己前身,自己是作者再世,因而用了無上的熱忱、摯愛和虔誠去竭力追摹和活現(xiàn)原作底神采。這時候翻譯就等于兩顆偉大的靈魂遙隔著世紀和國界攜手合作,那收獲是文藝史上罕見的佳話與奇跡?!边@自然是翻譯的理想境界,梁宗岱自謙即便達不到這樣,但是他也力求做到與翻譯的作品“會心”:“假如譯者敢有絲毫的自信和辯解,那就是這里面的詩差不多沒有一首不是他反覆吟詠,百讀不厭的每位大詩人底登峰造極之作,就是說,他自己深信能夠體會個中奧義,領(lǐng)略個中韻味的?!痹诰唧w翻譯中,那時他就形成嚴格地依原韻和節(jié)奏來譯的理念:“至于譯筆,大體以直譯為主。除了少數(shù)的例外,不獨一行一行地譯,并且一字一字地譯,最近譯的有時連節(jié)奏和用韻也極力模仿原作——大抵越近依傍原作也越甚。這譯法也許太笨拙了。但是我有一種暗昧的信仰,其實可以說迷信:以為原作底字句和次序,就是說,經(jīng)過大詩人選定的字句和次序是至善至美的?!?/p>

        “會心”的翻譯,加之梁宗岱的學養(yǎng)和為之所下的功夫,使得梁宗岱的譯文收獲很多好評。在1930年代初,很多人并非是從詩歌創(chuàng)作,而是從翻譯的《水仙辭》知道梁宗岱這個名字的。李景冰評價,梁譯莎士比亞十四行是“現(xiàn)有的集中譯本中最出色的一本”。陳敬容評價梁宗岱的譯詩:“在譯筆的謹嚴與傳神,及語言、節(jié)奏、音韻的考究和精當?shù)确矫?,當年是很少人能以企及的。”詩人彭燕郊說:

        《莎士比亞全集》第11 卷,內(nèi)收梁宗岱譯的十四行詩

        梁先生是“五四”時代的青年詩人,留學歐洲回國后,任教之余主要精力用于譯介世界文學名著。1930年出版梵樂希(今譯瓦雷里) 長詩《水仙辭》(上海,中華書局),詩壇為之震動,人們第一次讀到如此新穎而又被譯得如此精致的現(xiàn)代詩名作。其后,梁先生又出版譯詩集《一切的峰頂》(1937年,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收入所譯歌德、勃萊克、雪萊、雨果、波特萊爾等詩人的名篇,其中如歌德的《流浪者之夜歌》、《對月》、《迷娘曲》等,被公認為名作佳譯,傳誦一時,成為譯詩界自馬君武譯拜倫《哀希臘》之后的又一盛事。梁先生幾乎是盡一生之力從事翻譯,主要是譯詩。

        錢兆明認為:“梁譯的特色是行文典雅、文筆流暢,既求忠于原文又求形式對稱,譯得好時不僅意到,而且形到情到韻到。”“人常說格律詩難寫,我看按原格律譯格律詩更難。憑莎氏之才氣寫一百五十四首商籟詩尚且有幾首走了點樣(有論者謂此莎氏故意之筆),梁宗岱竟用同一格律譯其全詩,其中一半形式和涵義都兼顧得可以,這就不能不令人欽佩了。依我看像商籟這樣嚴謹?shù)母衤稍娪迷衤勺g之,譯好了讀起來瑯瑯上口,是更入味?!?/p>

        不過,也有人看到其中的不足:

        梁宗岱的詩作并沒有完全達到他詩論中所體驗到的境界。從新詩的歷史背景上看,當時詩的語言局限性相當大,詩人們下意識里都在認同與古詩類似的純凈和光滑,很少見到思辨扭結(jié)的長句式。雖說梁宗岱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西式的句法譯出了瓦雷里的《水仙辭》(其中夾雜的許多中國古修辭語型,顯然對這首分成多個片斷的長詩具有腐蝕作用。大概是馮至在一篇文章里談到梁的翻譯,認為瓦雷里的原詩不如譯過來這般濃艷)。

        卞之琳的評價委婉卻有保留:

        梁宗岱部分譯作

        他最初翻譯《水仙辭》不嚴格保持原詩的形式,后來轉(zhuǎn)而注意形式來進行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體詩的實踐,并在理論上指出“翻譯,一個不獨傳達原作的神韻并且在可能內(nèi)按照原作的韻律和格調(diào)的翻譯,正是移植外國詩體的一個最可靠的辦法。”

        這里我得指出,照他以字數(shù)劃一主張來用法國亞力山大體每行十二單音節(jié)譯莎士比亞每行五音步十音節(jié)詩,就不符他要求的“照原詩的韻律和格調(diào)的翻譯”,所以,借用他自己話來說,這樣還只是走向他的“目標”而已。

        從這一方面能夠看出,譯詩的確是難,對于才分和修養(yǎng)都很高的梁宗岱而言也不例外,預(yù)設(shè)的目標有時候往往難以達成。另外一方面,也恰恰是這個“未達成”又難免帶給我們疑問:何以如此?梁氏精通多國語言,游學歐洲又深得歐洲文化的精髓,多年潛心研磨,按說是一部完美譯作的最佳譯者的不二人選,他尚且難以達成,對于別人是不是就更難了?看事物不能這么絕對,一件事情的最終結(jié)果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對梁宗岱,對于他想當作名山事業(yè)的譯莎士比亞、蒙田、歌德、雨果而言,如果說存有遺憾,也并非單一原因。我們首先要問的是梁宗岱是否具備做好翻譯的安定環(huán)境、充足的時間和從容的氣氛?他的大半生都是在“養(yǎng)成”使之具備非常好的“資質(zhì)”,等到產(chǎn)出和創(chuàng)作時,又是風又是雨,打濕了他的稿紙,也摧殘著他的軀體和心靈。像康德那樣,多少年來固定不變的環(huán)境供以認真、系統(tǒng)地思考哲學問題,在梁宗岱怕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吧?

        精心結(jié)構(gòu)幾部真正有生命的杰作

        1937年3月10日梁宗岱致信巴金。

        巴金:

        信收到。許久沒寫信給你,因為要說的話太多了。你到廣州去實在再好不過。我覺得你在上海這樣混(或者說得好一點,為這樣Don Quichotte[法文,堂吉訶德——引者注]式的生活)于你于中國文壇都無大好處。在中國現(xiàn)今寫小說的作家中,你是最有希望成功偉大的一個,只要你肯愛惜你的精力,和冷靜地修養(yǎng)一點。你近來的文章我實不敢恭維(我去年所寫的也使我慚愧),對實際的影響恐怕也不像你所想像得那么好。我還是希望你實現(xiàn)我在日本對你說的話:“耐心或精心結(jié)構(gòu)幾部(哪怕只是一部)真正有生命的杰作?!?/p>

        梁宗岱1937年3月10日致巴金信

        占元曾在我們這里住了一些日子。他已回上海去了,大概他會去找你的。司徒喬那本《詩與真二集》也托他轉(zhuǎn)交罷。

        最近如有工夫,很希望能寫一兩篇比較像樣的散文和一些“商籟”。

        請代達蕭乾:一俟我寫完目前正要著手的《直覺即表現(xiàn)辨》當即為大公報詩刊寫一篇詩論。

        恕我草草。

        宗岱 三月十日

        沉櫻的散文一時恐無希望。她或會自己答覆你。

        那時,梁宗岱在南開大學英文系教書?!霸谌毡尽?,是指他和沉櫻于1934年8月避居日本葉山,同年11月,巴金到達橫濱,次年春,又遷居東京,這段時間巴金經(jīng)常去葉山看望他們夫婦,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創(chuàng)作問題一定是梁宗岱和巴金沒少討論的話題,1937年的信,話雖不多,也是當年他們討論的延續(xù)。兩位作家躊躇滿志勾畫自己的未來:“在中國現(xiàn)今寫小說的作家中,你是最有希望成功偉大的一個……”梁宗岱對巴金創(chuàng)作評價不低,兩個人對于“杰作”的期許也很高。梁宗岱不滿意巴金“近來的文章”,也坦誠地檢討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我查了一下巴金那個時期的年譜,“近來的文章”多是散文隨筆,顯然與梁宗岱所說的“杰作”差距很大。

        他們那一代人,所處的時代,內(nèi)憂外患,國家動蕩,要想精雕細刻寫出“真正有生命的杰作”,又談何容易?以梁宗岱為例,少年才子,然而,他集中的新詩創(chuàng)作的時間,不過從1921年到1924年。1921年,他18 歲。1924年出版詩集《晚禱》時,他才21 歲。接下來是他負笈歐陸,從1924年到1931年,深入西方文化的腹地,為一生的學術(shù)和文學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貒螅谓逃谌f人仰慕的學府北京大學,風流倜儻。可惜,只有兩年多的好時光,他因為婚姻的官司,與胡適反目,丟了飯碗,只好攜愛侶沉櫻到東瀛去。在日本短暫的安靜,倒成就了他的翻譯和創(chuàng)作。1935年回國,再次任教高校,到給巴金寫信的1937年,他的成績已經(jīng)很可觀:在翻譯上,《水仙辭》名聲在外,《蒙田試筆》展示其實力,《一切的峰頂》更見其志向和追求。在文學評論方面,兩集《詩與真》的出版,已經(jīng)讓文學界感受到梁宗岱的鋒芒、敏銳和嚴整。不難理解這個時候他有更大的抱負,才會以這樣的口氣給巴金寫信。孰料,那時的平津已經(jīng)安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僅僅四個月后,“七七事變”爆發(fā),日寇侵占天津,他不得不流浪到廣東、廣西,后來到暫棲重慶北碚的復(fù)旦大學才落下腳來。兵荒馬亂的歲月,茍全性命尚且不易,哪里談得上專心致志于文學。

        梁宗岱與沉櫻攝于日本

        1956年春天,再一次給巴金寫信,梁宗岱正要迎來人生第二春。想不到,轉(zhuǎn)過年就是反“右”運動,接下來又是“大躍進”,越來越緊張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再就是萬劫不復(fù)的“文革”……梁宗岱的思想和學術(shù)、創(chuàng)作很難不受影響,他后半生創(chuàng)作越來越少,跟各種顧忌太多不無關(guān)系?,F(xiàn)在文集中有幾首短詩,他似乎是歡欣鼓舞歌盛世,就詩本身而言,無詩味、詩趣,也看不到屬于梁宗岱的風格,干巴巴的詩句,使這些詩作為宣傳品都大打折扣:

        自題

        我素愛赤膊,在校有野人之稱。一九五八年冬與中山大學外語系師生赴東莞麻涌公社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下鄉(xiāng)連鞋也脫了,更覺如魚得水,分外自然,雖隆冬亦赤膊上陣。

        繁華都市半野人,

        復(fù)返自然見本真。

        赤膊光頭更跣足

        乍看疑是老農(nóng)民。

        五十難言一衰翁,

        紅星隊里逞英雄。

        但知不惜效微力,

        干勁敢夸氣如虹。

        宿鹿回頭椰莊

        祖國此南極,

        天海碧悠悠……

        江山如此美,

        驚鹿也回頭。

        椰林一片月,

        隱隱聞濤聲。

        笑語椰林下,

        月清人更清。

        即便做翻譯,也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梁宗岱1956年5月15日給巴金的信中說:“還計劃較有系統(tǒng)選譯雨果的詩,特別是那些富于革命和社會思想的?!边@些恰恰是那個社會所需要的,然而,雨果的詩何止于此?

        終于盼來風和日麗的好光景,梁宗岱又面臨著一個所有人都無法超越的問題:時間與時限?!陡∈康隆返姆g就是這樣,此時,梁宗岱已年老體衰,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

        1980年3月,他身體開始不適,大小便失禁。但他仍堅持兩個月不停筆,直到把年初開始重譯的《浮土德》上卷譯完。宗岱還有許多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完成《浮士德》下卷的翻譯,重譯《蒙田試筆》被燒毀的部分,寫一部自傳和《獄中記》……譯完《浮士德》上卷,宗岱休息了幾天,又坐到書桌前開始下卷的翻譯工作??墒?,他已力不從心,拿起筆來,手卻動彈不得了。他悲哀地對我說:“蘇呀,我心里想寫,手卻不行了……”

        羅念生回憶,1977年,梁宗岱還在與外國人斗酒:“約在1977年,宗岱來信說,他在廣州一家大飯店碰見幾個美國人,同他們比賽喝酒,回家時從樓梯頂上滾下來。我曾寫信提醒他,不能這樣同外國人接觸,狂飲傷身體。不幸而言中,此后不久,就聽說宗岱病倒了?!逼⑿圆桓?,他總是不肯低頭認輸,可是,自然規(guī)律無法違抗,命運的網(wǎng)也難以戳破。1980年3月16日,梁宗岱住進中山醫(yī)學院附屬二院,確診為腦動脈硬化。此后,病情反反復(fù)復(fù),時好時壞,那個生龍活虎的梁宗岱不見了。1982年9月4日,巴金給在美國的30年代的舊友許粵華回信時說:“沉櫻回來我見過兩次。以前聽說她要回國定居,后來才知道她改變主意仍返美國了。梁宗岱在廣州,已癱瘓?!?983年7月22日,梁宗岱感冒發(fā)燒,血壓升高,又一次住進了醫(yī)院,這一次,他沒有再走出醫(yī)院,《浮士德》的翻譯終成半部殘書。

        梁宗岱譯本《浮士德》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

        有人比較了郭沫若、錢春綺、董問樵、周學普、梁宗岱五個人的《浮士德》譯本長短,認為梁宗岱是最有條件譯好這部書的人,但還是有遺憾,就是譯好的這半部也不能說完美:“此五人中,梁宗岱集詩人、翻譯家、學者于一身:他既通諳德語,對歌德研究有素,本身還是著名的詩人,尤精于譯詩。據(jù)說梁先生對他譯的《浮士德》頗有信心,這當然不無道理。話雖如此,這里也沒有把梁譯定于一尊的意思。我們應(yīng)該看到,他是在晚年而且是在百病纏身之際重譯此書,因精力不濟而致疏忽的地方容或難免。梁譯的價值,因其先天的不足——有三分之二的譯稿佚失——似還難與法國翻譯家納梵爾那樣近乎完善的《浮》譯媲美,這也是無須諱言的?!睂τ诹鹤卺返姆g,卞之琳也有評價:“他譯詩,經(jīng)過譯瓦雷里少作《水仙辭》的沿用舊詞藻與陳腔到譯莎士比亞十四行體詩的嚴謹嘗試新格律的高潮,到后來譯(或在‘文化大革命’中丟失后重譯)歌德《浮士德》,也顯得有點下坡趨勢,不免粗疏生澀(也許最后來不及加工,不足為憑)?!?/p>

        暮年梁宗岱

        陳敬容則是直接感嘆:

        令人深為惋惜的,是過去三十多年間,梁宗岱的名字在我國文藝界和翻譯界,竟然銷聲匿跡,很少有人知道。而在十年浩劫中他以多年心血翻譯的《浮士德》全部譯稿,尚未得見天日,便被抄出燒毀了。其后他又費了許多心力補譯出上部,但未竟全功便溘然長逝。到了今天,讀者縱使還希望讀到他更多的文章或譯著,也再無可能了,他已經(jīng)默默地作了古人。

        梁宗岱先生在其生前并未能充分發(fā)揮著作和翻譯等方面的優(yōu)異才能,令人浩嘆!逝者已矣,但由此而留下的教訓,卻不能不說是十分深刻的了。

        1983年11月6日,梁宗岱帶著這些遺憾告別人世。羅大岡的挽聯(lián)概括了梁宗岱的一生功業(yè):

        早歲蜚聲文壇,《水仙辭》譯筆不遜創(chuàng)作

        晚年潛心藥圃,“綠素酊”土方勝洋方

        面對梁宗岱的這一切,我對其總有一種才華未盡的遺憾。以天資、學養(yǎng)、經(jīng)歷、努力、心胸,梁宗岱都有高出常人之處,甚至機遇也不錯,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這讓我覺想起文藝復(fù)興時的一些巨人,比如達·芬奇。達·芬奇的傳記中寫道:

        令人不安的三十而立即將到來,列奧納多·達·芬奇給米蘭的統(tǒng)治者寫了一封毛遂自薦的求職信,歷數(shù)了自己的各種才能。他已經(jīng)是佛羅倫薩卓有成就的畫家,但是常常因為拖延而無法完成別人的委托,此時他也在尋找新的人生方向。在信中所列的技能中,前十段文字都是在極力推銷他的工程師專長,包括設(shè)計橋梁、水道、大炮、裝甲車輛,以及公共設(shè)施。直到第十一段的結(jié)尾處,他才提到自己也是一位藝術(shù)家。他是這樣寫的:“在繪畫領(lǐng)域,我也無所不能?!?/p>

        梁宗岱也向人“吹?!边^,他有多少個“第一”,他的確是一個跨領(lǐng)域的通才。不過,達·芬奇即便有再多的未實現(xiàn)的設(shè)想,僅就他做出來的,已經(jīng)無與倫比,雄辯地證實了生命的飽滿。梁宗岱顯然無法相比,成就可有大有小,不能絕對,關(guān)鍵是梁宗岱總是讓人惋惜:“要是……就好了……”或許,這就是命運?

        梁宗岱有一首詞的上闕是這樣寫的:

        人生豈局促?與子且高歌。浩然一曲沖破,地網(wǎng)與天羅。給我一枝蘆笛,為汝星回斗轉(zhuǎn),冰海變?nèi)岵?。哀樂等閑耳,生死復(fù)如何? [31]

        “受苦。死。但做你所應(yīng)該做的——一個‘人’?!边@是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里面的話,梁宗岱很喜歡,他看重的恰恰是這個“人”的完成:“是的,做一個‘人’,一個頂天立地一空倚傍的好漢,一個要由‘畢生超人的奮斗和努力去征服他底苦痛,完成他底工作’的人……”他努力過,奮斗過,掙扎過。他一生都在期盼“一枝蘆笛”,上帝好像不愿意給他。不管怎樣,星回斗轉(zhuǎn),這樣一位有個性的人,我們不該忘記。

        注釋:

        [1][2]黃建華、趙守仁:《梁宗岱傳》,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第277頁、315頁。

        [3]以上三封信均見梁宗岱:《我學制藥的經(jīng)過》打印稿的附件。

        [4][5][6][7][24]甘少蘇:《宗岱和我》,《宗岱的世界·生平》,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374頁、364頁、328頁、328頁、356頁、368-369頁。

        [8]唐沅等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期刊目錄匯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399頁。

        [9]朱自清1943年10月3日日記,《朱自清全集》第10 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62-263頁。

        [10]馬海甸:《梁宗岱文集·譯文卷》編后記,《梁宗岱文集·譯文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535頁。

        [11]劉志俠、盧嵐:《青年梁宗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版,第237頁。

        [12][13]《莎士比亞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版,第11 卷,第224頁、240頁。

        [14]《一切的峰頂·序》,《梁宗岱文集》譯詩卷,第48-50頁。

        [15][19]李景冰:《中國象征主義詩歌的兩極——由戴望舒、梁宗岱想到的》,《宗岱的世界·評說》,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30頁、229頁。

        [16][29]陳敬容:《重讀〈詩與真·詩與真二集〉》,《宗岱的世界·評說》,第230頁、301頁。

        [17]彭燕郊:《梁宗岱批評文集·序》,《宗岱的世界·評說》,第316頁。

        [18]錢兆明:《評莎氏商籟詩的兩個譯本》,《宗岱的世界·評說》,第353頁、356-357頁。

        [20][21][28]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紀念梁宗岱》,《宗岱的世界·評說》,第172頁、9頁、9頁。

        [22]發(fā)表于1961年9月,《麻涌雜詠》之三,《梁宗岱文集·詩文卷》,第116頁。

        [23]發(fā)表于1964年9月,《海南雜詠》之一,《梁宗岱文集·詩文卷》,第124頁。

        [25]羅念生:《有關(guān)梁宗岱的資料》,《羅念生全集》補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30頁。

        [26]《巴金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2 卷,第440頁。

        [27]俞士忱:《梁譯〈浮士德〉出版志感》,《宗岱的世界·評說》,第365頁。

        [30]沃爾特·艾薩克森:《列奧納多·達·芬奇?zhèn)鳌吠舯g,中信出版社2018年8月版,第Х???頁。

        [31]《水調(diào)歌頭(序曲)》,《梁宗岱文集·詩文卷》,第48頁。

        [32]梁宗岱:《憶羅曼·羅蘭》,《梁宗岱文集·評論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194頁。

        猜你喜歡
        梁宗岱譯稿巴金
        海上日出
        把一本書譯成國禮
        巴金在三八線上(外四篇)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29:54
        穿越時空的對話:我所認識的梁宗岱——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原校長黃建華教授訪談錄
        《物種起源》
        科學導報(2020年75期)2020-12-21 03:53:32
        沉櫻:我不是那個坐在路邊鼓掌喝彩的人
        百家講壇(2019年19期)2019-11-27 03:42:52
        《梁宗岱譯集》
        書城(2016年10期)2016-10-18 12:01:48
        小巴金“認錯”
        向巴金學習講真話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1
        散后
        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 亚洲夜夜性无码|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手机网址| 日本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av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9热最新在线观看| 久久少妇呻吟视频久久久| av在线播放男人天堂| 人人摸人人操| 狼友AV在线| 美女狂喷白浆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看大片特色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专区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在线日本高清日本免费| 五月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少妇私密会所按摩到高潮呻吟| 久久频道毛片免费不卡片| 亚洲中文字幕诱惑第一页| 99e99精选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不卡| 亚洲不卡高清av在线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亚洲色欲| 亚洲综合偷拍一区二区|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五月停停开心中文字幕|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 国产变态av一区二区三区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