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蓮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重點科目,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物理實驗能力,讓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于實踐。課外實驗是課內實驗的拓展與彌補,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初中物理課外實驗。本文對初中物理課外實驗設計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外實驗;設計
初中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重要組成內容,有利于物理課程標準落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初中物理實驗由課內和課外實驗組成。課內實驗是物理實驗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課時、課堂容量以及其他因素影響,課內實驗教學意義被一定程度弱化,課內實驗不能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教育功能。而課外實驗作為課內實驗補充,在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方面有一定促進作用,所以在物理教學中,適當開展課外實驗對課內實驗進行補充非常有必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物理課外實驗,彌補課內實驗不足,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強化學生物理實驗意識,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將知識真正應用于實踐中。
一、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提出,教學目標也有所轉變,不再僅僅是應試教育,而是既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有關知識,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能夠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日后進入社會能全面發(fā)展。初中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物理中有很多實驗,然而課堂時間必定有限,因此,教師開展物理課外實驗也勢在必行。引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利用生活工具開展與學習內容有關實驗,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參與,對物理知識和生活能夠有更新的認識,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加強學生知識理解
傳統(tǒng)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初中物理實驗較多,然而有些教師會忽略實驗作用與價值,不能在課堂上開展有關實驗,物理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掌握物理知識的本質與內涵。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教師也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實驗帶入課堂,幫助學生準備實驗工具,讓學生通過親手操作來提高實踐能力,物理課外實驗是學生在課下根據(jù)教學內容開展的實驗,教師可以布置任務,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思考來進行有關實驗,通過此種方式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讓學生能夠開動腦筋,將物理知識與生活中具體事務聯(lián)系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為日后學生進入社會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不竭動力,而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教師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開拓學生思維,避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固步自封,讓學生受到限制。因此,開展物理課外實驗就能很好地發(fā)揮其作用與價值,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將自己所思所想真正實踐出來,通過實踐證明自己的結論,無論是否正確,學生都能從中吸取經(jīng)驗,也能從中獲得滿足感,覺得自己所學知識有用武之地,同時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可以加強學生之間交流與溝通,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二、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設計策略
(一)做好課堂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課外動手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時應該做好課堂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在課外從模仿教師演示實驗開始,做一些簡單實驗,再逐步深入,實現(xiàn)學生自己能設計并動手做課外實驗,激發(fā)學生想要自己學習與探究的興趣,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進而實現(xiàn)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價值與作用。
例如,教師在“物體浮沉條件”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擺一個大燒杯,倒入半杯水,然后將一個雞蛋放進去,雞蛋沉在杯底,接著教師可以在燒杯中加入食鹽,輕輕攪拌,雞蛋慢慢地浮起來了,引發(fā)學生思考雞蛋為什么會浮起來,是不是由于溶液性質改變了,那么你可以自主實驗探究,轉換不同溶液對同一個雞蛋實驗,雞蛋是否會改變沉浮狀態(tài),并思考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自己進行課外實驗的興趣,并給學生布置有關任務,讓學生通過實驗總結,得出有關結論,教師根據(jù)學生結論,檢驗學生是否真正開展課外實驗,并督促和監(jiān)督學生物理課外實驗真正有效落實。
(二)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合理設置課外實驗
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書本上有關知識延伸,讓學生想要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通過課外實驗驗證課本知識,并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程度,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加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光的反射”教學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平面鏡成像實驗,讓學生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讓學生通過課外實驗得出有關結論,在課堂上學生將自己結論說出,由教師進行客觀判定,并給予結論正確的學生一定獎勵,激發(fā)學生課外實驗熱情,加強學生自信心,有助于學生形成物理思維方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制作
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知識教學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物理實驗,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制作,讓學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通過不同學生參與將大家思路拓展,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能從多方面思考,教師可以給予一定鼓勵與評價,使學生能獲得成就感,繼續(xù)努力完成物理知識學習與探究,進而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為學生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教學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探究不同聲音的作業(yè),避免聲音之間混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聲音,學生可以對自認為具有特色的聲音深度認識,并通過不同實驗展示不同聲音,進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調動學生課外實驗積極性,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擁有展示平臺,進而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刻理解與掌握。
(四)定期舉辦實驗展評活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與提高
學校也可以給學生提供物理課外實驗平臺,定期舉辦實驗展評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發(fā)散學生物理思維,將所學物理知識通過自己親手實驗加深印象,進而促進學生共同進步與提高,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全面認識與理解。
例如,各個學校可以定期開展物理課外實驗展評活動,讓學生針對“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實驗,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實驗,自創(chuàng)教具或者利用生活中工具來創(chuàng)建實驗,教師可以放寬學生思維,不要給太多限制,讓學生能展開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物理實驗意義與價值,在此活動中,可以組織教師對學生實驗進行評價,給予優(yōu)秀者一定獎勵,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還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參與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全新體驗,深化對物理知識理解,同時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不再是枯燥、無趣的物理課堂,而是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有效完成教學目標。
三、結語
初中物理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十分密切,物理實驗也是初中物理的重點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意識到初中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物理實驗,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文成.課外巧拓展,能力得提升——談初中物理教學課外拓展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
[2]沈利學.淺談在初中物理課外實驗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克服困難的精神[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