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旻
摘 要 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現高校學生干部未對自己角色審視清楚,定位明確,出現了一系列不良行為,導致高?;趯W生干部的事務性工作效率過低,影響學校整體教學、名聲等問題。本文簡要分析產生不良行為的原因,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因素。同時提出學生干部高效運作的培養(yǎng)方法。
關鍵詞 高校 學生干部 管理 高效運作
當前,高校學生干部工作中多少仍存在定位不明確、思想不成熟、方式不到位等問題。依照高校學生干部視角出發(fā),研討其產生原因。
(1)新時代高校學生干部自我定位不明確。新時代,高校的基礎事務性工作主要都是基于學生干部,他們所擁有的權利和地位已經可以影響學習科研、學生活動、評優(yōu)評獎等事務性工作的運作,學生干部們擁有過高的行政權,使得他們拉幫結派、搞小團體,脫離群眾。某些學生干部自視過高,以為自己是一名在?!案吖堋?,就時時擺出干部的架子,凌駕于一般同學之上,難以在大是大非面前講正氣,過分強調個人利益,只重干部頭銜,輕視干部素養(yǎng),不屑于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不干實事,只在旁邊指手畫腳,習慣“假、大、空”。
(2)害怕承擔工作責任,導致群體意志消沉。推卸工作責任是學生干部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這種逃避責任的行為,最終必將帶來很多沖突的發(fā)生,可能這種沖突到來的很快,但也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心理學家們稱這種累積性的、采取有目的行動的能力的喪失稱為“習得性無助感”。它以不斷加強對自我的否定來滋養(yǎng)自己,直到你覺得自己永遠陷入了一種不快而令人不滿的恒定狀態(tài)。在承擔更多的責任便要求更多的主動性,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雖個性鮮明,想法獨特,但心中又太過矛盾而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缺乏自信,不敢毛遂自薦,害怕承擔過多的責任。
(3)學生干部過分地注重形式主義。高校學生組織現在流行開會只開兩分鐘的大型“干部會議”,但是準備工作可能會花費半天的時間,形式化的“干部會議”導致下級的學生干部們需要花大量時間策劃大會、準備物資、甚至還要去進行多媒體申請或教室借用等流程,效率低下,形式復雜,這種浪費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會議幾乎已經成為了領導班子們宣示主權和權威的方式。惡性的形式主義甚至出現了學生工作成為某些學生干部們練“嘴皮子”的場所,某些學生干部“口吐蓮花”,在和團委書記或指導老師進行工作交流時避重就輕,在匯報工作時把群眾意見變成了提升自己“政績”的籌碼。
打官腔的案例,在單純的高校群體中,過重的形式主義只會導致學?;A事務性工作效率降低,更多的影響的是廣大的高校學子,以下根據羅杰·馬丁“責任管理模式”和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提出以下建議。
(1)高校發(fā)展合作工程中嚴抓“干部”作風。在針對學生干部中出現的官本位、功利化、庸俗化等問題,校級團委書記要重視學生干部動態(tài),定期舉行學生會組織改革暨作風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學生組織要嚴抓個人作風建設、嚴格糾正組織內的不良作風,著重強化學生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與紀律意識,積極倡導學生干部的橋梁紐帶觀念、服務奉獻精神和先鋒模范意識,打造一支心系同學、朝氣蓬勃、信念堅定、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干部隊伍。
(2)統(tǒng)籌兼顧好學生干部的權利和責任。高校團委要重視各機構的學生干部的選舉和培養(yǎng),避免出現關系化、走后門的選拔模式,隨著文化價值多元化的暴增,對學生干部要基于當前社會主流正確的文化價值觀進行教育。選拔標準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影響感召力;選拔機制不規(guī)范,危害影響力;培養(yǎng)定位不準確,影響前瞻力;培養(yǎng)體系不完善,影響決斷力; 考核機制不健全,影響控制力。高校作為自然科學教育和人文科學教育等文化的主要傳播載體,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同學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是權利和義務的基礎,學校為學生干部提供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在期間,自由的展示個人的才華,做到人盡其能,事盡其功。然后,牢固樹立“樹魂立根”的工作理念是統(tǒng)籌權利與義務的核心,樹立他們的信念,有信念的學生干部才能做好每一件事。高校競爭的開展,企業(yè)就能夠對合作伙伴選擇,進行權利資源配置優(yōu)化與聯合重組。
(3)考慮多方面、多層次、多維度進行學生干部培養(yǎng)。我們在培養(yǎng)他們的干部職能之時要視其角色、對其職能來做特定的教育,與此同時,建立起具備一定制度性的學生干部的協(xié)調機制,不要出現部門之外零交流的格局。一般來講,指導老師、協(xié)調機制、執(zhí)行機構包含在內的推進學生機構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可推進學生干部這個整體的系統(tǒng)性,基于地方教委、高校領導這樣的兩個層面建立起具備一定制度性的教育合作協(xié)調機制,盡量避免讓學生干部與社會其他機構進行工作對接,整體把控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機能。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學生干部群體是高校中各種工作的中堅力量,因管理不嚴格出現了許多不良風氣,嚴重者甚至直接干涉學校的廉潔紀律問題。在我國大量公辦、民辦高校發(fā)展合作的歷程當中必須嚴抓“干部”作風問題,統(tǒng)籌兼顧好學生干部的權利與責任,多方面、多層次、多維度推進此項工作的開展。高校需從選拔標準、培養(yǎng)體系、考核機制以及價值導向方面入手、領導班子職能的轉變以及指導老師責任機制的建立等方面不斷的深入。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確保我國高校的學生干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常塑清廉之風,提高工作的綜合效率,成為同學們的好戰(zhàn)友,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 張丙昕.淺析如何在高校學生干部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35).
[2] 陶華蕾.高校學生干部“腐敗”現象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某高校部分專業(yè)為例[J].智庫時代,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