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忠
摘 要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需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英語學科特點,將學生置于英語教學工作的主體地位,按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搭建多層次、多維度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本文將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探討初中英語教學的實施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0-0015-01
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涉及四大領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即語言能力側重對傳統(tǒng)聽書讀寫能力的延伸,這意味還涵蓋對語言意識以及交際身份意識的感知與增強;文化品格指的是公民在涉外交流時體現出來的跨文化意識,要求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具有一定深刻認識和理解;思維品質指的是學習和應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是的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模式,例如針對實際問題展開探究性工作以及發(fā)散性思維;最后,學習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終身學習意識,是學生自我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由此可見,持續(xù)完善與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學方式,有利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明確教學目標與規(guī)劃,增強英語思維訓練的實效性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進而在理論以及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提升并拓展學生的思維層次以及邊界。語法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骨干內容之一,傳統(tǒng)的初中語法教學注重單向式的知識輸出,缺乏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思維交流與訓練,從而導致整個語法教學往往缺乏實戰(zhàn)化場景,僅僅以理論教學貫穿語法教學的始終,語法教學的實效性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教師必須積極轉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思維,明確英語教學目標以及充分理解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深刻內涵,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設置多個思維交互模塊,引導學生從點狀思維向線狀思維擴散。在牛津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8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前搭建思維導圖,通過問題導入讓學生對模塊信息進行梳理與把握,激活學生對背景知識的理解,為正式進入主題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三個問題分別為:(1)為什么會發(fā)生自然災害?(WHY);(2)在發(fā)生自然災害時,如何自救?(HOW);(3)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隨后搭建思維導圖,由WHY和HOW兩個維度引導學生討論本次主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活學生思維,快速梳理核心知識。
二、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場景,強化學生閱讀參與感
閱讀一直英語教學的難點環(huán)節(jié),由于閱讀能力是高考重點考察模塊,學生對英語閱讀技巧以及英語文本信息的加工處理往往存在較大難度,因此針對此類情況,教師需要對現有閱讀教學模式進行升級與創(chuàng)新,結合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閱讀素材的主題差異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場景,借助分層次、分主題的差異化閱讀教學模式,挖掘和培育學生閱讀興趣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匹配相應的英語閱讀素材。以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2 Travelling的閱讀教學為例,為了改變傳統(tǒng)純理論式、單向式的閱讀教學方式,教師可事先準備與Travelling相關的教學資源,比如音視頻片段、生詞與短語。在正式講解前,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其中的片段,讓學生在英語對話和環(huán)境中建立對“旅游場景”的初步印象和感知。雖然在模擬對話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審視和糾正發(fā)音方面存在問題,但通過將英語閱讀教學可視化、互動化,能夠增強學生對生詞、短語以及語法的感知,并且將自身融入具體語言情景中,還能深刻感知旅游的文化差異以及風土熱情。這種方式能夠不僅能夠快速挖掘和培育學生閱讀興趣點,在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方面也產生了重要作用。
三、注重趣味化教學,積極搭建高效英語教學課堂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需要注重趣味性、交互性以及場景性,英語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屬性,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時,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關注點與興趣點,借助思維發(fā)散性以及趣味性知識的滲透與導入,讓學生逐漸消除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以及消極態(tài)度。首先,教師應在教學設計層面融入趣味化元素,基于教材,又不僅限于教材設置不同類型的導入模板,并運用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從生活現象中提升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在中式英語的課堂討論教學當中,應引導學生正視英語學習中的中式英語等不規(guī)范使用英語的現象和行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習者對將英語語法以及應用場景與中文相混淆,從而形成了不規(guī)范的英語使用現象。所以教師可從“判斷最經典的中式英語”互動話題入手,要求每一位學生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中式英語進行整理,并描述正確的使用規(guī)范,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和討論。常見中式英語主要有The food is very delicious,這是因為delicious本身屬于程度很深的形容詞,一旦與very合用,則會顯得過于夸張并且不地道。教師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集中分析與解讀,引發(fā)學生對中式英語現象的廣泛討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活躍英語教學課堂,對于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核心骨干課程之一,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和領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刻內涵。具體而言,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與規(guī)劃,增強英語思維訓練的實效性;創(chuàng)設閱讀場景,挖掘和培育學生閱讀興趣點以及注重趣味化教學,積極搭建高效英語教學課堂,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初中英語教學的互動性與實效性,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以及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學科讀寫結合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