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營 于 坤 張 剛 耿 金 谷 陽 王丙劍/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yī)院
作為一門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性的學科,心血管內科往往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駕馭能力,否則必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帶領大學生進行見習實習教學的過程當中,臨床教師是否能夠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解各類疾病特點以及治療手段,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以及臨床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情況[1]。而本文正是以此為背景,嘗試分析在為大學生進行心血管內科見習實習教學的過程當中,使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所能取得的效果?,F做如下分析。
(一)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使用隨機數字療法,在2019年1月25日到2020年1月25日這段時間內南京醫(yī)科大學與徐州醫(yī)科大學的實習見習大學生當中,隨機抽取64人加以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抽簽法的原則,將其中50%的學生隨機分配到對照組當中,使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來他們進行教師。而將剩下50%的學生隨機分配到研究組當中,使用情景模擬的方法來為他們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每組的學生人數都為32人。在對照組的32名學生當中,男性學生的數量為22名,女性學生的數量為10名。在研究組的32名學生當中,男性學生和女性學生的數量分別為23名和9名。此外,對這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進行相應的統計學分析,結果并未發(fā)現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可以進行對比研究,其中p大于0.05。
(二)研究方法
1、理論教學
對于對照組的32例學生,采用傳統的方式來為他們進行理論教學工作。上課之前,教師要先進行系統化的備課。在課堂上,教師借助PPT等工具,來為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詳細講解。對于心血管內科的各種常見疾病的臨床癥狀以及診斷標準等內容進行口頭上的分析。與此同時,學生采用傳統的聽課做筆記的方式來進行學習[2]。
對于研究組的32例學生,則使用情景模擬的方式來為他們進行理論教學。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疾病類型的案例資料。在課堂上,教師除了為學生講解病例的具體情況之外,還要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不同的學生模擬案例當中的不同角色,以此來加深他們對于各個知識點的印象[2]。
2、問診病歷書寫教學
對于對照組的學生,采用傳統的方式向他們示范問診病歷的書寫方式。也就是由教師為學生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使用相應的病歷模板,對病例的具體情況進行登記和修改。
在為研究組的學生進行此項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要提前準備真實的病歷資料,然后讓學生兩兩搭配,其中一個扮演醫(yī)生,另外一個則扮演患者。然后通過課堂上教授的問診知識,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來熟悉問診的流程。最后,教師要根據這一模擬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性分析,然后幫助學生進行修改和提升[3]。
3、教學查房
在為對照組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遵循傳統教學過程當中的查房流程。除此之外,主要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工作。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查房工作的時候,要為學生示范詢問病人具體情況的方法,同時還要教導學生查閱病人病歷以及為其進行系統性體檢的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主要以配合教師的教學過程為主[3]。
而在為研究組的學生進行此項教學工作的時候,則要采用以下的步驟來進行準備。首先,在準備階段,教師要提前為學生準備相應的典型病例資料,并和醫(yī)院當中的其他主管醫(yī)生進行全面的溝通,從而為學生的教學過程做好準備。在正式查房的前一天,還要在學習當中選擇學生代表,來扮演查房過程當中的各個角色,并且讓他們對查房過程當中的流程進行進一步的熟悉。除此之外,在模擬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要為學生指出細節(jié)上的注意事項,讓學生能夠把控整個流程當中的重點。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設置具體的緊急場景,讓學生借助學到的知識來進行處理。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處理過程進行相應的評價和分析,以此來提升他們的綜合應急處理能力[4]。
(三)評價指標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量表來評估學生對于教學過程的總體滿意度。除此之外,為學生進行綜合的學習結果測驗,來考察他們對于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綜合掌握情況。滿分為100分[4]。
表1 兩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對比分析表
(四)統計學方法
在研究過程當中,由專門的研究人員對學生的一系列相關數據進行全面的收集。在研究結束之后,將這些數據統一錄入到spss22.0軟件當中,進行綜合的對比研究。除此之外,使用t檢驗的方式來對比兩組學生的數據差異。
(一)兩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對比分析
(二)兩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對比分析
表2 兩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對比分析表
在傳統的實習見習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心血管內科的學習內容本身較為深奧和復雜,而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又不具備相應的主動性,因此他們最終的學習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如果在臨床上為學生進行實習見習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那么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參與感大大提升,同時還能夠幫助他們加深對于復雜知識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由于學生在此類教學過程當中往往能夠通過角色扮演的模式,來理解診斷和治療過程當中的重難點,因此其學習的效果也能夠獲得顯著的提升。但是在推廣此類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也應當注意平衡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內向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到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夠真正使得他們都在這個學習過程當中有所收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