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芳
摘要: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使學生在對語文課堂充滿期待的同時,能自主、主動地學習,進而開拓創(chuàng)新,提高學習技能。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的教育課程也在不斷地更新,語文教學展開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標課程提出:“引導學生準確的了解和應用國家的言語文字,促使學生擁有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谡Z文教學目標,我們對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讀寫結合教學法;小學;語文
引言:寫作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將閱讀和寫作進行融合,展開讀寫結合教學。同時,通過讀寫結合,可以滲透閱讀教學,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1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1.1 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
讀 、寫是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葉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語文教學中,讀、寫兩個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將讀寫結合起來,是提語文能力的根本途徑。在當前的形勢下,小學讀、寫教學在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和難點的同時,也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這是因為通過寫作訓練法,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通過閱讀訓練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吸收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寫作與閱讀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就學生的學習而言,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的。因此,針對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1.2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就有讀寫不分家的說法。由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本身是相互滲透的,因此,小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也可以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該模式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可行性,符合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內(nèi)在規(guī)律。但是,單靠閱讀教學無法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它只能片面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缺乏深入、全面的認識,閱讀能力如何移植到其他應用領域尚不清楚。在閱讀過程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優(yōu)勢明顯,可以加強和鞏固新詞匯、新句型和新技巧,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語文知識。同時,作文教學可以使學生學會在親筆寫作過程中如何安排篇幅,如何體現(xiàn)中心思想等,從而使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把握文章的內(nèi)在規(guī)律,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閱讀與寫作合二為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讀寫轉(zhuǎn)換頻繁,不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
2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閱讀教學中延伸仿寫訓練
仿寫是將讀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最直接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學中展開仿寫法,首先要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對文本要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進行仿寫法。仿寫法也是一種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要分析原作,理清原文的措辭,并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如前后呼應、承上啟下、開篇點題等,然后展開仿寫。另外,經(jīng)過分析,學生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重新組織文本,進行仿寫。對于語文知識基礎較弱的小學生來說,仿寫不僅能降低寫作難度,而且能在仿寫過程中積累寫作技巧,因此更具實用性。比如,在學習完《故鄉(xiāng)的秋》一文之后,語文教師可以用“秋”、“故鄉(xiāng)”等關鍵詞作為命題作文的核心,讓學生模仿原有的結構或者按照原來的主題來寫。學生可以在仿寫過程中對鄉(xiāng)愁、思鄉(xiāng)等觀念在文章中進行體現(xiàn),也可以嘗試學著去描繪四季的自然風光之,培養(yǎng)小學生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2.2 在寫作教學中融入閱讀知識
作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中應將閱讀融入寫作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讀寫分離”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感受、欣賞文章的語言特征、描寫特征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習描寫人物神態(tài),教師應注意觀察人物外表神態(tài)的細小變化,分析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等等,通過以上描寫,使人物神態(tài)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觀察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將人物的行為與其語言動作等結合起來,使人物神態(tài)的變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學生應注意描寫人物的喜怒哀樂,將人物的眉、眼、嘴等不同部位的細節(jié)描寫結合起來。在寫作教學中融入閱讀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比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文章的某些修辭或?qū)懽骷记?,讓學生充分思考這些寫作技巧如何有助于寫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閱讀材料,從而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積累,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所學的寫作方法,自己寫一篇文章,通過情景描寫,表達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文章、整理素材的能力。
總結:
本文從閱讀與寫作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出發(fā),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愛芬. 淺析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z1).
[2] 張曉英.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分析[J]. 中華少年, 2017:109.
[3] 何慧.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時代教育, 2017(6):230-230.
[4] 包守林. 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5):127.
[5] 范元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