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京妮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現代教育正在面臨變革,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促使中國和世界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為了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現代教育體系當中加入雙語教學的概念能夠使學生們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探討音樂雙語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當中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將學生的雙語教育融入到音樂中來,能夠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達到最終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音樂;雙語教育;快樂學習
音樂和英語相結合的雙語教學方法,從本質上來看,音樂彌補了英語教學的乏味,而英語增加了音樂學習的內涵,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存在,音樂和英語是原本兩個毫無交集的學科,但是音樂雙語教學法立足在了音樂和英語的相交點,用英語豐富音樂教學,補足學生的文化知識,英語用音樂的方法表現出來,可以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聯想空間,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印象。音樂很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和記憶力,使學生在有意無意中體會到音樂雙語教學的優(yōu)點。
一、音樂雙語教學歌曲的選擇方向
英語學習借助音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通過富有趣味性的音樂能夠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使得英語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像是《apple tree》這首英文歌曲以簡單輕快著稱,歌詞的構成較為簡單,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非常容易接受歌曲中的英文內容,在音樂雙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跳舞、歌唱,利用情境教學方法帶領學生進入歌曲描繪的意境,更加有利于學生從音樂語言當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除了注重學生的年齡之外,還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音樂了解音樂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或者表達情感,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像是《Forever Young》是由幾個小孩唱的經典英文歌曲,歌詞的一小段意思為:能永遠年輕固然很棒,但這是不可能的。人總是要長大的。從歌詞當中能夠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非常利于學生的成長[1]。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貫徹到音樂雙語教育的始終
(一)培養(yǎng)學生好齊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所使用的音樂雙語教學方法略有不同,從年齡層面來講,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英語的認識度不高,這個階段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主,而到了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意識逐漸發(fā)育成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有所增加,這個階段主要是維持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這個階段的音樂學習非常重要,不僅要維持學生對于音樂的喜愛,還要為下一階段的音樂雙語教育做鋪墊,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好教學的進度,利用音樂的語言和魅力使英語學習變得快樂起來,讓學生在享受當中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自身的英文素養(yǎng)。教師利用《Edelweiss》這首用中文翻譯名叫雪絨花的歌曲,音樂十分的輕柔,里面敘述的Edelweiss(雪絨花)small and white(小而白)clean and bright(潔而亮)所營造的情境充分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學效果十分顯著[2]。
(二)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性的語言,其音樂內涵主要源于生活,但是音樂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卻高于生活,音樂不光可以用來欣賞舒緩人們的心靈,有時還可以起到教化學生的作用,利用音樂雙語教育模式可以彌補傳統(tǒng)英語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學生通過對大量音樂的賞析能夠提升自身的鑒賞力、理解力、感知力、表現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音樂的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愛,使每個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生可以從音樂當中學到很多知識,長期處在音樂的熏陶下,學生會在不經意間哼出某首歌的旋律,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表演欲望,使自身的表演更具創(chuàng)造力[3]。
(三)要注意音樂雙語教學模式的趣味性
英語學習本就是枯燥乏味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音樂雙語教學法可以帶動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學習的魅力,音樂教學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建立師生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降低了英語知識學習的難度,音樂教學的生動活潑一改以往死板的課堂教學法,在重視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題地位,通過音樂的感知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
結語:總的來說,音樂雙語式的教學方法更具優(yōu)勢,英語學習在音樂教育的引領下變得生動有趣,內容也更加豐富,學生學習起來不在感到枯燥乏味。
參考文獻:
[1]溫滇. 小學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可行路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楊月同. 烏魯木齊市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3]柴雨青. 鄉(xiāng)土與校園—云南省巍山縣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路徑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