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清潔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產婦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 80例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產婦, 根據(jù)分娩方式不同分為剖宮產分娩組(50例)和陰道分娩組(30例)。陰道分娩組產婦選擇陰道分娩, 剖宮產分娩組產婦選擇剖宮產分娩。比較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陰道分娩組的產后出血量(153.24±16.31)ml少于剖宮產分娩組的(198.35±20.44)ml, 住院時間(5.03±1.08)d明顯短于剖宮產分娩組的(10.22±2.53)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陰道分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67%明顯低于剖宮產分娩組的24.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陰道分娩仍然是產婦的最佳分娩方式, 但剖宮產術二次妊娠產婦在其分娩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 故對該類產婦應嚴格掌控其陰道指征, 在陰道分娩條件充足的情況下試產, 若試產失敗再選擇剖宮產, 以確保母嬰安全。
【關鍵詞】 剖宮產術;二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嬰安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31
目前, 我國的醫(yī)療技術得以進步, 醫(yī)療設備也不斷完善, 剖宮產術已成為當前多數(shù)女性避免分娩痛苦的首要選擇[1]。剖宮產術是一種解決難產、搶救產婦與嬰兒生命和處理妊娠合并癥的重要手段, 術后會留下瘢痕, 若女性二次妊娠分娩會因瘢痕破裂加大大出血的發(fā)生風險, 對母嬰安全極為不利[2]。近年來,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 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的產婦增多, 故分娩方式的選擇成為產婦們面臨的一大難題[3]。本研究以80例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產婦為例, 旨在解決該類產婦的分娩方式選擇問題,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8月本院婦產科接收的80例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 年齡27~35歲, 平均年齡(30.22±1.60)歲;孕次2~5次, 平均孕次(2.88±0.71)次;產次1~3次, 平均產次(2.04±0.44)次;距上次剖宮產術的時間
16個月~5年, 平均時間(3.22±0.79)年。根據(jù)分娩方式不同分為剖宮產分娩組(50例)和陰道分娩組(30例)。
1. 2 方法 陰道分娩組產婦選擇陰道分娩。陰道分娩產婦指征:產婦宮頸Bishop評分>6分;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年;超聲結果顯示子宮下段的延續(xù)性良好且無任何缺陷, 其瘢痕參數(shù)處于正常范圍;無任何妊娠合并癥;上次剖宮產的指征均已消失且無新指征;醫(yī)療監(jiān)護比較完善。剖宮產分娩組產婦選擇剖宮產分娩。剖宮產分娩產婦指征:有妊娠合并癥;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年;超聲結果顯示其子宮下段有缺陷;恥骨存在壓痛感或自發(fā)痛癥狀;檢出橫位、頭盆不稱、臀位、多胎、胎兒較大及其他明顯的剖宮產手術指征。
分娩需注意的問題:嚴密觀察產婦的臨床情況, 如是否存在先兆子宮破裂體征、胎頭下降、宮口擴張、胎兒窘迫等嚴重癥狀, 一旦發(fā)現(xiàn)或疑似癥狀出現(xiàn)立即采取剖宮術或終止妊娠。嚴禁施加腹壓, 以防子宮破裂。所有產婦分娩結束后均予以宮腔檢查, 檢查其子宮是否完整, 是否存在裂傷等多種情況, 一旦發(fā)現(xiàn)及時對癥處理。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發(fā)癥包括嚴重粘連、產后出血、切口感染及臟器拉傷。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陰道分娩組的產后出血量(153.24±16.31)ml
少于剖宮產分娩組的(198.35±20.44)ml, 住院時間(5.03±1.08)d明顯短于剖宮產分娩組的(10.22±2.53)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陰道分娩組發(fā)生1例產后出血、1例臟器拉傷, 無嚴重粘連、切口感染病例;剖宮產分娩組發(fā)生2例嚴重粘連、3例產后出血、4例切口感染及3例臟器拉傷。陰道分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67%明顯低于剖宮產分娩組的24.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剖宮產手術日趨成熟, 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配合先進的麻醉技術、輸血技術使得產婦及新生兒的安全得到了相應的保障[4]。目前, 我國的剖宮產發(fā)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 部分醫(yī)院的剖宮產發(fā)生率達45%以上, 甚至有的超過80%, 其主要原因在于經濟條件的提高使得大部分女性對為避免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術。剖宮術的執(zhí)行可為女性患者解決生理、心理方面的痛苦[5]。但剖宮產后會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 如產后出血、嚴重粘連、切口感染等, 均會影響產婦產后恢復, 甚至影響胎兒的健康發(fā)育[6]。若有剖宮產史的產婦再次妊娠, 無論是選擇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分娩均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 故對于該情況的產婦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尤為重要[7]。
通常情況下, 剖宮產術后會遺留瘢痕, 再次分娩的風險極高, 產婦產后極易發(fā)生切口感染、大出血、子宮破裂、切口愈合等多種并發(fā)癥, 剖宮產手術難度相對于初次剖宮產較大。陰道分娩屬于人類自然分娩的生理現(xiàn)象, 胎兒在陰道受擠壓分娩出, 可減少呼吸窘迫、濕肺及其他并發(fā)癥, 但對于有剖宮產史的產婦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臨床經驗表明, 陰道分娩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盡管當前剖宮產技術日趨成熟, 產科醫(yī)師們仍然提倡產婦們盡量選擇陰道分娩方式, 特殊情況的產婦可在試產失敗的情況下再選擇剖宮產術[8]。研究資料顯示, 陰道分娩不僅能夠減少產后并發(fā)癥, 還會降低手術風險, 對剖宮產二次妊娠產婦需嚴格評估其分娩條件, 待一切指征均符合陰道分娩后鼓勵產婦選擇陰道分娩, 其成功率較高[7]。本研究結果顯示, 陰道分娩組的產后出血量少于剖宮產分娩組, 住院時間短于剖宮產分娩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陰道分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剖宮產分娩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陰道分娩、剖宮產分娩對新生兒健康的影響無顯著差異, 但兩種分娩方式對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有著極大的差異, 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量較少、產后恢復較快, 且產后不易發(fā)生產后大出血、嚴重粘連、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 與剖宮產分娩相比更具臨床安全性。宋湘玉[9]研究表示, 剖宮產術后二次妊娠產婦應慎重選擇分娩方式, 在符合陰道分娩指征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陰道試產, 降低剖宮產率, 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陰道分娩仍然是產婦的最佳分娩方式, 但剖宮產術二次妊娠產婦在其分娩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 故對該類產婦應嚴格掌控其陰道指征, 在陰道分娩條件充足的情況下試產, 若試產失敗再選擇剖宮產, 以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馬海燕, 張少玉, 張文娟. 剖宮產產婦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35):156-157.
[2] 蘇玩瓊.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其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18, 18(6):155-157.
[3] 芮春燕.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結局分析及護理對策.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9, 5(3):178-180.
[4] 劉珊珊, 林本苗, 李淑梅.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對策.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16(13):5-7.
[5] 鐘向英.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 智慧健康, 2018, 4(12):117-118.
[6] 姜克萍, 杜志順. 應用Smith公式評估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價值探討.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8, 24(13):1984-1987.
[7] 劉亞楠, 林麗虹, 寧伶英, 等. 剖宮產術后產婦再次妊娠后經陰道分娩的安全性及護理.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1):88-90.
[8] 吳雪芳, 張毅紅, 郭麗蓮. 剖宮產分娩與自然分娩對瘢痕子宮再妊娠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 2018, 9(1):64-67.
[9] 宋湘玉.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臨床選擇研究.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7, 15(34):187-188.
[收稿日期: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