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君
【摘 要】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識字、簡單閱讀等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自識字習慣、閱讀習慣等。但是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當中,因為小學生好動,所以很難在課堂上將教學任務完成,本著新課程標準中學生本位的要求,教師應該在保證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宜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師來說,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本研究則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及方法,去試圖構建出高效語文課堂,從而有效地保證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方法
無論我們在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要有長遠的眼光,要知道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事物發(fā)展的道路是光明的,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要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立足于語文教材,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實際出發(fā),要選擇好方法來開展活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內在動力,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yè)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象。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生長和發(fā)育的形成時期,玩是他們的天性,很少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但是,并不是學生不喜歡學習,而是沒有激發(fā)出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就無法讓他們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為此,教師要發(fā)揮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作用,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選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教學,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活躍課堂氛圍
根據教學情況的不同,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流程,以構建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使小學語文課堂活躍起來。具體來說,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課堂教學語言要抑揚頓挫,詼諧幽默。為了提高語言的表現力,教師可以配合相應的手勢;其二,改變教學節(jié)奏。如果運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都會疲勞,注意力也不集中。為此,教師要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改變教學節(jié)奏,使學生保持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確保課堂目標達成;其三,鍛煉學生思維。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愛思考、會思考、善于逆向思考。例如教師在教授《狐假虎威》一課的時候,一般學生可能會由于老虎很笨,因為他沒有吃掉狐貍,而輕信了狐貍。此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拋出問題:“如果下一次老虎再碰見狐貍會如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思考過,很快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自然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學法
在知識掌握、文章閱讀理解上,教師應傳授給學生切實可行的方法。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碑斎贿@些就要看教師平時的經驗積累了。我認為,一堂課要達到高效,知識要學生在短時間內最大幅度地掌握,教師必須在學習方法的傳授上要有深度的研究和經驗總結,否則學生的掌握很難達到高效。比如,在學習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段落大意的時候,如果老師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就一味地訓練,很難達到預計的掌握效果,學生也很難把握要點,只會在表面徘徊,甚至做了大量的練習也找不到辦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歸納文章大意的方法,我按課文的不同類型教給了學生不同的方法,比如:說明文,我要求學生先找出文章介紹了什么,然后再找出介紹關于這個事物那些方面的內容,這樣總結一下就歸納出了說明文的主要內容;而敘事的文章,只要找出主要人物,然后再根據內容歸納出這幾個人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這樣敘事的文章主要內容就浮現出來了。
五、引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既要求教師要起到教育中的引導作用,也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新課改開始后,更加強調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是一個高效適用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個方法,學生在各個科目的學習中多會變得主動,自身的學習水平也會提高,也更加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而要引導學生獨立地思考、自主地學習,首先教師就應該做到“簡政放權”,減少對學生課堂的直接干預;另一方面,教師也不是對課堂絕對地放任,教師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做出引導,比如學生因觀點對立、針鋒相對的時候。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對學生短期自主學習的成果進行檢驗,如每堂新授課開始時,就出一道與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相關的題目讓學生解答,檢驗他們自主思考與學習的成果。教師也可以在班級設置一些朗誦、“課本變劇本”的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堂。
總之,小學的語文課堂不僅是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橋梁,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激發(fā)學生激情,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yè)追求。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老師和學生都要從中不斷學習,只有根據實際的課堂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豐富教學的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牟臨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之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13):107-108.
[2] 湯禮紅.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探究[A].[C],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