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
摘 要: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才能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使學生有效地學習各種知識與能力。而閱讀又是學生開展語文學習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運用教師引導性與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兩種方式,開展對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得到閱讀能力與語用能力的雙重培養(yǎng),將課本中的語文知識與文化思想透徹地掌握在腦海中,進而確保教師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兩種方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11
初中階段正值學生思維與思想的形成時期,在此時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既能使學生積累大量的語文詞匯,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還能使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為學生的素質(zhì)發(fā)展與學習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教學保障。并從根源上杜絕學生受物欲橫流社會風氣影響,產(chǎn)生錯誤思想價值觀念與學習觀念的不良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從閱讀學習中得到知識與素質(zhì)的雙重教育,引導學生始終朝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向發(fā)展。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運用不同的兩種閱讀方式:教師引導閱讀與讓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閱讀學習中,使學生不但能夠掌握閱讀的不同方式,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與認知,還能夠形成正確的“三觀”與價值觀念,真正學會、學好語文知識,促使學生語文學習的長遠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及意義
初中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階段,如若在此時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就會一直流于表面,這將會使得語文教學流于形式,就失去了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價值,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素質(zhì)發(fā)展與語文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思考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閱讀教學方式,確保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而從實際的閱讀教學探究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可分為兩種,這是符合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與閱讀學習需求的兩種重要閱讀教學方式,將其合理地運用到閱讀教學課堂中,可以真正為學生的語文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種是以課堂為主的教師引導型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即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既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自主且深度閱讀課文,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閱讀學習方向,還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深化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與效果。
另一種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即為教師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與見識,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與掌握課文中的語文知識。將其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與能力,以及學生的創(chuàng)新閱讀思維,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學習與自己不同的閱讀感受,感悟與學習課文中的語文知識,促使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與效果不斷提升。
將這種兩種不同的閱讀教學方式,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不但可以彌補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式下,教師運用單向灌輸教學方式產(chǎn)生的不足,消除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畏難與抵觸學習心理,還能使學生全身心地融入閱讀中,從引導性閱讀教學中認識到閱讀學習的魅力,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有效發(fā)散自己的學習思維,解讀與認知課文中的文化深意,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能力與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深刻地認識到運用這兩種閱讀方式的教學價值,為學生營造一個趣味且高效的閱讀課堂,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語文學習長遠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探究
盡管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教師引導學生的教學方式,與讓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方式,都是以學生自我閱讀為基礎的閱讀教學方式,但是仍舊有著不同的教學成效與教學價值。作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兩種不同閱讀教學方式其一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以確保學生開展語文閱讀的實效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學好初中語文課程。
1.以課堂為主的引導式閱讀方式
從這種以課堂為主的引導閱讀方式教學本質(zhì)來說,這是一種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自主或合作閱讀學習,親身經(jīng)歷語文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課本中的語文知識。為充分發(fā)揮出這種閱讀教學方式的教學價值,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灌輸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者,通過向?qū)W生提出問題或者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將這種引導式閱讀方式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保障教師引導式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看法與質(zhì)疑,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與質(zhì)疑精神,使學生能真實地感受到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并使學生能夠?qū)W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課文,幫助學生深化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與效果,加快學生語文學習發(fā)展的步伐。
舉例來說,在學習《再塑生命的人》這節(jié)課時,先向?qū)W生提出核心性的閱讀問題,如:文中海倫凱勒在遇到莎莉文教師“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狀況有什么不同?而再塑生命有什么含義呢?啟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深度思考,使學生能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通過品讀與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義。之后,讓每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閱讀看法,使學生能夠加強對課文知識與情感的掌握,使教師能夠真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最后,使學生能夠從教師的引導式閱讀教學中,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高效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語文知識,積極學習海倫凱勒熱切求知、熱愛生活的精神。
2.以學生為主的個性化閱讀方式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如若學生對閱讀毫無興趣,那么根本無法一直專注于閱讀學習,教師就難以落實以學生為主的個性化閱讀方式,反而會使得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越來越糟糕,這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發(fā)展。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想有效地運用這種個性化閱讀方式,一是要為學生選擇適合其個性化閱讀的文章,避免因為課文過于困難,學生產(chǎn)生難以讀懂課文的不良閱讀現(xiàn)象,而是使學生能夠依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與知識積累,有效地開展個性化語文閱讀學習。二是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全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形成對課文閱讀的不同體驗和理解,使學生能夠深度探究文章中的情感與思想。由此,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標注上對課文的不同理解,而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批注開展閱讀教學評價,使學生能夠逐步提高個性化閱讀的能力與閱讀效果。
舉例來說,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節(jié)課時,每個初中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于這篇童話故事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應通過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為學生營造趣味的個性化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以自己不同的閱讀感受閱讀這篇童話故事,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與意識。之后,使學生能從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深刻感悟這篇童話的諷喻意義,并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認識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惡。最后,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課文批注,開展激勵性與綜合性的閱讀教學評價,形成對語文閱讀的濃厚興趣,以及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與閱讀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將以課堂為主的引導式閱讀方式,以及以學生為主的個性化閱讀方式,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這兩種不同閱讀方式的教學價值,保證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實際效果。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語文課堂中,自主且深度閱讀課文,深化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語文閱讀能力,從而將學生培養(yǎng)為時代所學的優(yōu)秀語文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文英《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學周刊》2019年第23期。
[2] 藍小鋒《初中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案例教學分析》,《文學教育》2019年第8期。
[3] 賈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探析》,《學周刊》201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