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麗 陳麗麗
摘要: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提高教育教學成效,滿足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對課程進行全面的整合,明確教育教學目的,發(fā)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用,逐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其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這對課程改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對相關管理人員工作有很大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管理;教學改革;理論分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13-1
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層次的提升,還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天性,并且找到學生所主要關注的活動方式,然后將簡要地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內容穿插到教育活動中,讓學生通過班集體活動,把握良好品質養(yǎng)成的要點。目前,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特別是多數學生對于互聯網有較大的熱衷心理。但是現有的課程改革工作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的處理信息能力較低,可以接觸信息技術的時間少,甚至部分學生根本對互聯網的不良誘惑沒有最基本的認識。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生活興趣和愛好進行適當的引導,并發(fā)現學生的長處,從而更好地開展具體工作。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行為示范的引導,讓學生正確的認識信息技術,提高學科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自理能力。我們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問題進行研究,將會推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研究現狀
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任務是繁重的,應該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同時還要在加強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對那些要求思想進步的學生著重培養(yǎng),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思想建設當中來。另外,教師還要在增長學生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最后更要在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上下功夫,讓學生敢于吃苦,能夠吃苦,在平時的活動中積極奉獻自我,成就自我,增強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教書育人,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其中信息素養(yǎng)就是一項較為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我們通過開展課程改革工作,可以讓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得到提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第一步,就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信息修養(yǎng),用全新的面貌去面對工作,用“三心”去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而“三心”是指愛心、耐心、細心,主要是樹立強烈的為學生工作服務的態(tài)度。特別是在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引領下,我們課程改革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突破。通過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我們所有教師都得到了思想境界的提升,特別是要結合現有的信息技術工具,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信息化社會的意義,讓學生能夠利用這一工具,完成自主學習過程。
二、策略分析
教學管理工作是有竅門的,我們教師要敢于放權,讓學生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下面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1.明確課程目標,注重監(jiān)督與引導學生學習行為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這三種思想都是我們課程改革工作開展的重點。教育必須與生活相結合,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只有從學生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三方面抓學生教育,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讓學生學會做人,學生才能夠學會學習,提高綜合能力。課程改革工作是一項頂層設計工作,需要學生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夠更好地推動管理工作的開展,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我們要不斷的挖掘更適合教學的輔助工具,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比如,許多學生是十分樂意接受網課教學的,在暑假、周末可以實現微課、慕課等課程的學習。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授課過程中難免會照顧不到所有學生的情緒,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線上的學習,并保持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在具體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使其更深入的了解認識世界,建立自己的人生觀。
2.結合現有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管理的靈活性
引導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知識,有利于信息技術學科的創(chuàng)新。通過讓學生網絡防詐騙等內容進行學習,來提高學生對于基本安全意識、消費觀念的認知。課程改革應與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技術發(fā)展相結合,而且這一有效結合無疑會推動管理工作的發(fā)展。目前,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給課程改革工作帶來許多問題。而網絡平臺讓學生隨時隨地參與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與此同時,我們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溝通,可以對教學工作做一個合理的評估,了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學生在與其他同學進行思想交流和學習的同時,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同步交流,綜合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三、綜述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教學工作中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這一方面有了較為成功的實踐效果。信息素養(yǎng)是學生在經過了解和實踐后產生的,它需要學生深入的學習相關知識,然后建立更深層次的學習興趣,對自己有更加明確的定位。課程改革實踐經驗有很多,但是真正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發(fā)展的還需要教師予以探究,希望各學校相關人員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志豪.淺談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4(02):148-148.
[2]劉秀文.信息技術下課程改革工作的具體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7(10):34-35.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教育局電教儀器站,安徽 霍邱? 2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