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想軍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應用備受關注,并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許多老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活動,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偏好來篩選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在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要求,以期為推動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15-1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合作學習應運而生,合作學習主要是指老師采取小組教學的形式,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不同的小組合作,通過有效的協調以及組織來將小組合作、個人自學以及班級合作相聯系,充分體現不同教學形式的作用及優(yōu)勢。老師需要關注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了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看法和意見,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tài)來引導和鼓勵學生,保障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意愿,以此來提高學生個人的知識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使其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和發(fā)展。
一、組織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原則
為了構建高效課堂,保障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及配置,老師必須要注重教育的理性要求和感性要求,分析教學工作之中所涉及的內在邏輯聯系,積極抓住各類細節(jié)影響要素,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依據,積極的將更多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將知識的傳播與知識技巧的分析相聯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合作教學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合作學習的價值和作用。首先,老師需要關注邏輯性分析,數學知識板塊之間的相互聯系,明確數學問題產生的實質原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展現數學這門學科的基本特性。其次,老師需要關注有效性,有效性要求老師選擇恰當可行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來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實踐學習活動,產生更多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互動時提高個人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求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fā)現,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之中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應用大有裨益,數學老師需要調整教學方向及策略,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參與不同的學習實踐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
1.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不同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有所區(qū)別,老師需要關注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使用要求、優(yōu)點和不足,真正實現優(yōu)勢互補和揚長避短,通過不同教學方式的有機組合來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保證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掌握數學學習的核心要點。合作學習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老師和學生都感覺困難重重,對此,數學老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分析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求,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不同教學策略的操作要求,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將課堂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明確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重難點,有效的避免對學生的簡單引導以及直接的知識灌輸,鼓勵學生結合個人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主動分析和反思。其中提問教學、情境教學和小組合作教學在實踐應用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師可以將這些教學策略相融合,保障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多樣性。
2.師生合理分工,發(fā)揮師生協同作用
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對構建高效課堂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確保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數學老師需要關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內在邏輯聯系,分析學生的學習偏好和學習動力,以促進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fā)展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時,數學老師需要注重師生的合理分工,充分體現師生的協同作用,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不管發(fā)言的內容是否正確,老師都需要提出公開表揚。另外,對于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以學生的主體價值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經歷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提煉出學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篩選學習內容和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真正的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3.注重教師評價的客觀和公正
在完成前期的主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以及肯定,保障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為了釋放學生的天性,老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主動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向,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老師還需要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融合,明確不同評價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保障學生能夠通過對老師評價結果的分析來了解個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實現個性化的調整,對數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從而盡量避免對老師的過度依賴,意識到自主學習的價值和作用,主動與老師溝通,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三、結語
數學是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中的基礎學科,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需要關注教學形式及內容的優(yōu)化升級。但是長期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難以抓住數學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為了突破這一不足,老師應以合作學習為主導,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基礎之上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參考文獻]
[1]蔡良美.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58-58.
[2]趙凱.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6):120-120.
[3]吳靜.簡析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90.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初級中學,甘肅 天水 7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