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秀
摘要: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和家長的重視。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個人發(fā)展和學校教育的基礎,家長與學校的配合與協(xié)調(diào)將影響最終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讓教育得到落實,而家長委員會成了這股合力的紐帶。
關鍵詞:家委會;家庭教育;問題;任務
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家委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200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提出,各個學校“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構(gòu)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2012年,《教育部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出臺,家委會的工作職責得到進一步的明確。但社會、家長并未真正認識到家委會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數(shù)家長對加入家委會積極性不足,甚至不愿意參加家委會策劃、參與的活動。如何提升家長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熱情,明確家委的職責和任務,讓更多的家長愿意加入家委會并在家委會中發(fā)揮好作用,成為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享受家委會工作的四大“福利”
(一)能及時了解學校動態(tài),參與、監(jiān)督學校管理
《教育部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jiān)督對學校工作計劃和重要決策,特別是事關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積極配合。對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監(jiān)督,幫助學校改進工作。”這是家委會的首要職責。
(二)能增加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機會
家委的工作除了針對家長,還少不了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在幫助其他家長解決孩子成長的問題時,家委會能了解同一年齡層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掌握孩子在校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并能及時解決。
(三)能促進孩子的進步和成長
作為家委會的成員,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是奉獻和付出。家長在處理家委會事務、組織策劃家委會活動時,潛移默化地給孩子樹立起“敢擔當、樂奉獻”的良好榜樣。這對孩子的學習和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解決家委會工作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家委會是什么?
這是家委會組織的認識問題,主要是認識家委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家長委員會是在校學生的家長組成的群眾性、自發(fā)性、公益性組織,它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學校形象的維護者、學校品牌的宣傳者,更應該是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監(jiān)督學校規(guī)范辦學、了解學校現(xiàn)狀、評價師生、構(gòu)建和諧教育的平臺。它是學校教育的參與者、教育資源的開拓者、教育問題的應對者、學校關系的協(xié)調(diào)者、學生良好成長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者。
問題二:家委會做什么?
這是解決家委會工作定位的問題?!吨笇б庖姟分忻鞔_“家長委員會應在學校的指導下”履行三項基本職責,即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溝通學校與家庭。作為家委會成員,應明確自己的身份:首先是家長,其次才是家委會成員。家委會工作要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充分利用豐厚的家長資源,為學校、為年級、為班級提供力所能及的協(xié)助和幫助,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
問題三:家委會工作怎么做?
這是解決班級家委會工作的核心問題。一些家委會成員片面地認為,家委的頭銜就是一種負擔,家委的工作就是聽從老師的安排,掃掃地、買買課外書,叫干啥就干啥,并沒有認識到家委工作的重要性。其實,家委的工作是班級甚至學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家委很重要,但并不是原本應該由學校和老師承擔的任務都扔給家委,這樣會讓家委們敢怒而不敢言、想推又不敢推。
其實,家委會是真正代表家長利益的組織,家委會的宗旨是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quán)、評議權(quán)、監(jiān)督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互補,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家委的工作就是做到“代言”“協(xié)助”這兩個關鍵詞,將學校的信息傳達給其他家長,也將其他家長的反饋和意見提交到學校,以實現(xiàn)信息全面、及時地溝通與反饋。同時,家委會的各項工作應當透明,及時讓其他家長知道家委會的工作情況和內(nèi)容,在知曉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家長參與的熱情。
三、推動家委會工作的兩項任務
學校各級家委會成立以來,出色地完成了學校各項活動的配合,如運動會期間的安保工作、家長進課堂活動、迎新年活動以及開學禮、成長禮、畢業(yè)禮等大型活動,組織策劃了豐富多彩、適合各年段孩子年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梅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把家長進課堂和家長志愿者服務隊作為常規(guī)化工作,如何把這兩項工作做實、做透、做出成效,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果?
任務一:家長進課堂統(tǒng)籌安排、巡回上課。
在之前的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各班家委積極發(fā)掘本班家長資源,為孩子們開設了在學校課堂內(nèi)學不到的各類課程,主題涉及金融知識、交通安全、新能源發(fā)展、衛(wèi)生健康、傳統(tǒng)禮儀、城市管理、面點制作等方面。來上課的家長精心準備,上課內(nèi)容不是專業(yè)化強、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是孩子們聽得懂、記得住的圖片、視頻和身邊實例,受到了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班級家長資源有限,一些班級很難再挖掘出有專業(yè)特長的家長,家委會也嘗試發(fā)動家長向身邊的朋友、親戚尋求幫助,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班級也關注到其他班級的家長上課的內(nèi)容本班孩子也很感興趣,但羞于向其他班的家長發(fā)出邀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家長進課堂課程內(nèi)容的利用率,從本學期開始,我們將打破各班家長給本班孩子上課的慣例,由學校收集各班家長的課程內(nèi)容,按學段或年段,從知識類、拓展類、操作類三大類進行分類,讓學校把“家長進課堂資源庫”推薦給家委,使家長進課堂活動的課程有更多的選擇,也讓講得好的家長有更大的平臺展示自己。
任務二:加強家長志愿者服務隊培訓,提升專業(yè)性。
梅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于2018年1月成立了“同心1+1”家長志愿者服務隊,目前有注冊的家長志愿者近200人。在運動會上,裁判員、安全員中有他們的身影;困難兒童的家里,有他們送去的關愛;校園清淤大掃除中,有他們?yōu)⑾碌暮顾议L志愿者們積極熱心地參與,用他們的真心和付出保證了學校和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
但在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下意識地只關注自己班級的孩子,甚至只關注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崗位認識不足、職責不清。家委會只有自身具備了良好的教育素養(yǎng)和管理技能,有提出好建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參與過程中發(fā)揮自身作用。因此,我們認為要對家長志愿者們進行必要的培訓,在具體活動中定人員、定崗位、定職責,讓家長志愿者明白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讓他們的志愿服務行為更專業(yè)、更周到、更盡職。
四、提出家委會工作的一個建議
都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崇高,愛所有人的孩子是偉大。家委會成員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僅愛自己的孩子,還愛大家的孩子。家委會就是服務孩子成長的,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服務的。我們衷心希望家委們都積極行動起來,帶上自己的愛心,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為班級、年級做點好事、實事。
參考文獻:
[1]徐小蘭.小學家長委員會有效運行的探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2]鹿永建.家長委員會的基本特征與功能之我見[C].家庭教育國際論壇,2015-10-31.
[3]路珊.公立中小學現(xiàn)代學校制度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9.
(責任編輯:李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