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文
凍菜,不論是家庭,還是業(yè)內(nèi)都會應用得到。我國菜肴就其溫度角度講,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熱肴;另一類是涼菜。在稍大點的席面上,其菜肴都有冷、熱之分。這里講的凍,便是冷菜中的烹調(diào)方法之一。
凍,是經(jīng)煮、燉過的富含膠質(zhì)營養(yǎng)素的原料剁碎或切成小塊、細絲等較小形狀,與原湯或另加水,放或不放調(diào)料,回鍋熬或蒸到一定程度時,出鍋,裝入盛器內(nèi)(或?qū)⒄艉玫脑线B盛器端出即可),置于5℃左右的室內(nèi),任其自然凝結為凍。從這點看,選擇制凍的原料是非常嚴格的,必須富含膠質(zhì)營養(yǎng)素,而且這種膠質(zhì)營養(yǎng)素經(jīng)高溫分解后,在低溫還可以自然凝結才行。實踐中,凍,可分為普通凍和復制凍兩種方法。通??矗胀▋龇椒ū容^簡便,成品單一;而復制凍方法比較復雜,成品多樣。
例1. 熬皮凍
“熬皮凍”就是將豬肉皮采用熬制的方法做出凍子,有的地方也稱其為燜子。
“熬皮凍”用火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時段,原料出水。方法是取豬肉皮先剔凈白膘,刮凈絨毛和油泥,再用溫水洗干凈。鍋中添水,用大火燒半開時放入肉皮,改中火燒鍋,目的是延緩水鍋沸騰,利于將肉皮上的污物和異味除凈。水開后稍停,撈出肉皮即可。
第二時段,水煮肉皮。另起鍋,重新添清水,將肉皮放入水鍋中,蓋嚴。先用大火燒開,后以小火為主煮軟肉皮撈出。這時段的用火力度不要太大,不論是當?shù)氐谋控i皮,還是肉食豬皮,只要小火煮軟即可,不必煮得過爛。實際上,此次用火主要目的是將肉皮煮軟便于改刀。如果將肉皮煮得過爛,那豈不過多地分解營養(yǎng)素,進而降低了菜肴的出品率。
第三時段,熬制皮凍。將煮過的肉皮切成細絲或碎粒狀。在此提示大家一句:如果想提高菜肴出品率,那可用煮肉皮的原湯熬制,但成品色澤不雅;如果想保證菜肴潔晶的色澤,那必須另添清水熬制,但菜肴出品率低。這里所采用原湯熬皮凍方法制作此肴。是將切好的肉皮放回煮肉皮的原湯中,加少量的大蔥段、姜片和大料等調(diào)料。在正式熬皮凍時,要注意四點。一是湯量是肉皮的8~10倍。如果原湯不夠,就用清水補加。二是必須以小火或微火為主,千萬勿用大火。三是中途不宜添湯加水稀釋。四是有沫及時撇出,以利清潔。注意這四點后,便可蓋鍋熬制大約3 h左右,見湯汁熬剩2/3且有一定黏性時倒入盆中,撈出固體調(diào)料,置于低溫處自然凝結為成品。使用時改刀、裝盤,帶蒜醬上桌。
熬皮凍為啥以小、微火為主呢?簡單分析,豬肉皮是富含膠質(zhì)營養(yǎng)素的原料,而膠質(zhì)營養(yǎng)素則必須靠長時間在水中加熱燒沸才能分解出來,而且加熱的時間越長,分解得越充分。眾所周知,水至沸點以后,再繼續(xù)燒火加熱,那自然會產(chǎn)生大量氣體而蒸發(fā)?;鹆υ酱螅_沸越烈,水分蒸發(fā)越快。如果一味用大火或中火燒鍋,那勢必導致鍋中水分還沒等肉皮內(nèi)部的膠質(zhì)營養(yǎng)素充分分解出來就恐怕干鍋了,后加水還不行,會影響成品質(zhì)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科學用火,準確用火,耐心用火,才能將原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熬制出來混于湯汁中。待其凝結成凍后,不僅口感有彈性,而且還會有種特殊的醇香味。
成品特點:色澤灰白,富有彈性,滑潤爽口,清醇味型。
例2. 水晶肘子
“水晶肘子”是復制凍菜品,在制凍過程中加入肘子做成,因湯汁凝固似水晶而故名。制作此肴用火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時段,水焯原料。選擇750 g左右的豬前肘,再取豬肉皮200 g,都刮洗干凈。鍋中添多量清水,大火燒開,先放入肘子焯數(shù)分鐘至開撈出,然后再放入豬肉皮,也焯數(shù)分鐘撈出。這時段的用火可以始終如一,不必特殊控制力度。
第二時段,水煮肘子。另起鍋,添入清水,大火燒開后放入肘子。蓋鍋,用中小火相互結合的方法將肘子煮八分熟撈出。這時段的用火力度要求不太嚴格,可以根據(jù)火力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自行調(diào)節(jié)。
第三時段,正式烹調(diào)。將肘子從鍋中撈出后,剔出骨頭,裝盆。而豬肉皮切小條,用堿水反復搓洗幾次,再用熱水投洗干凈,與肘子放一起,添1 000 g左右的清水,加精鹽等調(diào)料。上蒸鍋,燒旺火蒸1.5~2 h,取出肉皮他用,若有固體調(diào)料可取出,放味精,攪勻。置冷室內(nèi)凝固后改刀、碼盤,帶蒜醬上桌。
這時段為啥用旺火燒鍋呢?因為原料置于蒸鍋中,靠汽傳熱來促進豬肘和肉皮中的膠質(zhì)營養(yǎng)分解。盡管火力再旺,時間再長,也不會焅盆里的湯汁,只是鍋底水分大量蒸發(fā)氣體而已。實際上,氣體蒸發(fā)的越多,越利于原料中的營養(yǎng)分解,致使成品效果會越好些。
成品特點:色澤透明如水晶,質(zhì)地柔韌有彈性,口感涼爽宜人,味覺清馨香醇。
例3. 肉糕
“肉糕”,也是復制凍菜品,它既可簡便制作,又可繁瑣烹調(diào)。這里采用簡便方法來制作“肉糕”。
所謂簡便,就是取用成熟的原料制作此肴,因為原料成熟的方法我們在上述兩例中已經(jīng)掌握,所以這里便節(jié)省文字,不作贅語。
取水煮八九分熟的豬瘦肉200 g,用手撕成細絲,取熬好的粘性較大的皮凍汁600 g。將皮凍汁裝入盛器中,放入肉絲,加精鹽、料酒、味精、調(diào)料汁等,上屜,燒大火蒸20 min左右取出,置于冷室內(nèi),半凝結時攪動幾下,使其肉凍均勻,待其完全凝結后即為成品。食用時可切片、碼盤,帶蒜醬上桌。
這里應說明一下,豬瘦肉不要煮得太爛,因為在蒸制過程中,還有加熱成熟的時間。如果肉絲過爛如泥,那成品的口感質(zhì)量就會下降。
成品特點:凍中有肉,肉中凝凍,柔韌爽口,醇香味型。
1. 將原料初步熟處理時,用火可大些,目的是除其異味或處理成熟。
2.如果是利用原湯原鍋熬制皮凍,那必須以小火或微火為主;如果利用清水充湯,采用蒸法蒸皮凍,那必須用大、中火燒鍋。
3. 熬皮凍時,最好一次性添足湯。如果中途添湯,那不僅耗時和浪費燃料,而且還會破壞溫度平衡,影響成品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