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成
摘?要:本文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論述了在高中階段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構建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闡述了怎樣將科學探究訓練引入到課堂當中,進而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去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掌握獲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以達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思維創(chuàng)新、科研探究等多方位目標。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9-0115-01
隨著以“大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主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逐漸深入開展,實驗探究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關注。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最主要的一種方式,大力開展實驗探究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體現(xiàn)和落實了科學探究重要的教學思想。從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實驗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探究式實驗為主的教學模式,是當前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改的學習體會,就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模式的基本目標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探究模式的基本目標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實驗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遇到具體實驗問題時,如何學會使用實驗研究的思維和技巧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在探究能力提高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化學實驗的態(tài)度、情感及自身價值觀的發(fā)展變化。實現(xiàn)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面挖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潛能。
2.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流程。本人將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流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表達。
第一階段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問題情境,問題在設置過程中一定要完整、有效,也就是能夠達到輔助學生有效學習和探究的目的,問題可以是復雜的,也可以是簡單的,力爭是學生有興趣的,其起點不要太高,其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體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點。
第二階段是學生實驗探究階段。一定要注意在探究過程中要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特別是搜集有效信息能力,引導學生將新的信息應用信息去解決問題。實驗一般是兩個途徑:一個是探索,另一個是直接驗證。探索是結合條件的變化分析其變化,不一定就是遵循固定理論。當學生檢驗一個理論或假設時,直接驗證就出現(xiàn)了,教師在此的任務之一就是適時的去指導他們。
第三階段,教師要求學生組織、查閱資料并做出合理的解釋。從理解搜集到的信息到得出一個清晰的解釋。
第四階段是總結和反思階段,要求學生要結合實驗過程,進行總結找出有效信息。結合整個過程包括總結來進行反思,形成科學結論。
3.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實施條件
(1)轉變教師觀念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需要教師放權,其前提是要教師在觀念上更新,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
(2)積極營造課堂上的民主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就需要鼓勵學生們的參與,要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和平臺,所以需要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注重師生情感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辯論,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3)評價標準和模式多樣化
在評價標準上我們也應做出相應改革,對學生采取多種模式的評價,要以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依據,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過程評價。切實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結合起來。同時,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鼓勵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
4.重視實驗教學,理論結合實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在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很多化學知識是通過實驗獲得的。但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實驗教學被忽略。實施新課改以來,實驗教學才得以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展示或者是生動形象地教師演示實驗或者學生實驗,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對零碎的化學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另外,如果教師能夠在實驗過程中給予提示和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實驗后及時有效地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和所得實驗結論進行認真思考,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一定地開發(fā)作用。而且,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原本一些基礎比較薄弱,上課不積極的學生,在實驗課上十分積極主動,還能就實驗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一些問題,并且和其他同學或者老師探討。例如,在做鈉與乙醇反應的試驗中,鈉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本來是沉底的,但是隨著鈉的消耗發(fā)現(xiàn)鈉浮上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經過思考,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因為在反應過程中產生了氣體,是氣體的存在導致了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瘜W實驗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成績也有了較大幅度地提升。整合好實驗教學,是學生學好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鄭長龍.化學實驗教學新視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