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時代,初中地理是初中生的起步階段,因此授課方式極為重要,時代的發(fā)展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授課選擇。把握時代的趨勢、選擇合適的授課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初中地理的基本內容,為高中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就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其應用價值。
關鍵詞:微課;初中地理教學;應用;前景
微課作為新時代的代名詞,在教育行業(y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初中地理教學作為學生的重要理科認知科目,在此階段,興趣的培養(yǎng)才是王道,畢竟地理涉及的不僅僅是地圖的基本識別能力,還有山川河流、山脈、地球的運轉等內容,此課程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人文知識。通過微課更好地照亮課堂,也更能將我國的山河地脈的形式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體驗到視覺、聽覺的過程。
一、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拓學生思維
微課授課模式可以開啟學生的思維,有四種不同的思維風格的模式可以應用于初中地理的教學之中。例如在部編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書中,第一章節(jié)就是“地球與地圖”,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地球儀或者是地圖,讓學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組成結構。然后通過視頻內容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讓學生們發(fā)散思考每個洲之間的差異與每個地區(qū)之間的區(qū)別,如此一來,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個地理整體觀。這能夠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寓教于樂是在很多教學模式中都會聽到的一個詞語,但能真正將寓教于樂做到的教學方法卻少之又少。在微課授課模式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模式或者是制作成電影的模式進行授課,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文字授課,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的第一章節(jié)“從世界看中國”的第三課“民族”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展示各民族的傳統服飾,讓學生辨認并且參與回答,這種模式能夠提高互動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更能夠了解到民族的特色,同時在談論過程中,使學生的興致飽滿,從而提高他們的興奮度,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主動學習的能力是每個教師都希望學生可以掌握的,學生可以掌握主動學習能力,一方面是學生的學習水平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現,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微課的授課模式能夠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在這樣的影響下,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前景分析
(一)適合初中生的年齡
初中生好奇貪玩、喜歡新鮮的東西,微課模式的授課能夠讓他們接觸到不一樣的東西,再加上微課是通過視頻的模式展示的,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熱情。為此,在進行地理授課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心理特征將設置的內容融入其中,可以篩選出有用的信息進行濃縮,然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一般可以將微課應用到課前預習階段,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了解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才能緊跟教師的節(jié)奏,高效地吸收地理知識。
(二)互聯網發(fā)展的趨勢大
微課是互聯網衍生出來的產物,現代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fā)達,意味著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前景發(fā)展趨勢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模式制作有關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的重難點知識,將真實的圖片視頻進行直觀展示,使學生能夠在直觀的課堂上學習。尤其是在地理學習中涉及了大量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他們的動態(tài)視頻或圖片,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作為重難點穿插到課堂教學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強大,初中地理微課的制作技術也會更加成熟,這樣的話,大家在課堂外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三)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微課視頻的制作需要技巧,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互聯網技術,初中地理的應用前景最為主要的就是教師所制作的課件質量,例如在進行《影響氣候的因素》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將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面的演變通過微課制作展示給學生看。在進行制作此微課的時候,需要搜集的資料以及圖片,還有制作過程的剪輯工作都要花費相當多精力,這樣才能夠引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這除了考驗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外,還要考驗教師的互聯網技術水平。為了提高課件的課件質量,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人們對教育事業(yè)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對授課質量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新時代需要新的授課模式,微課模式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模式,自然而然備受大眾關注。本文就微課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進行分析,通過將課堂的內容利用視頻的模式進行壓縮,然后發(fā)布到網上,讓學生自由學習,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體驗下深化對初中地理課程的了解,教師作為其中的輔助者,可以通過微課的授課內容,針對學生的弱點對癥下藥,微課的靈活性使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它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繼紅.結合“海陸的變遷”課例談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17 (14).
[2]林芬.淺談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 (8).
[3]楊藝彬.淺談微課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刊),2018(11).
作者簡介:馬玲(1965.3-),女,漢族,山東日照人,本科,高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學。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