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玲
摘?要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新課改理念,實現教學創(chuàng)新,需要在生本理念下進行。因此,本文提出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學創(chuàng)新的對策。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2-0017-01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需要教師按照《新課標》改革的要求,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將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到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觀察、探索數學的奧妙,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利用游戲化教學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游戲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利用其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始終注重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切實提升課堂的趣味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游戲。例如,在教授《多位數的讀法》時,教師可在教授完學生基本讀法以后,引導學生通過使用父母生日中的數字或其它的數字等構成新數學,并同時將所拼成的數字讀出來,如此能讓學生通過自問自答的游戲提升數學水平,最后再進行競賽類的數學游戲。
又如,在教授“加減法”時,教師可以進行以下競賽類的數學游戲活動。具體做法:在正式上課以前,安排學生準備五個帶有不同數字的牌子,牌子上的數是自己或是家人的年齡,參加競賽的學生,需把屬于自己的牌子置放于桌上,并同時隨機抽取當中的兩個牌子,把牌子上的兩個數進行相加或是相減,之后求得答案。然而教師需結合學生答題的時間長短及答案是否正確,來最終確定獲勝人員。
由此可見,數學教學游戲,不但良好的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和理念,并且還能有效的提升學生數學解題的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不斷發(fā)展和進步。
二、新課改下利用信息化教學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一)轉變學習觀念,吸引學生專注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便可以讓以往乏味、單調無趣的數學知識一下變得形象有趣,提高知識的趣味性,如此會對學生的感官形成較明顯的沖擊,這樣可以將其專注力保持在長時間的高度集中狀態(tài)。例如,在教授《比大小》知識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對5以內的數字進行復習鞏固,在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以后,再進行相應的提問:在4后面排隊的哪個數字?與數字2相鄰的數有幾個?分別是什么?小于5的數都有哪些?之后教師可將這些數字編成一個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在公園中玩耍的兩個人,中午時感覺非常的餓,他們從背包中取出了2個蘋果、3個面包、4個桃子、5個餅干。為了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這時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故事中人物圖片,之后問學生圖中共有幾種食物?都是什么?每種食物的數量各是多少?哪個食物的數量最多?在學生一一說出答案以后,教師在總結一下比大小的概念。
(二)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突破難點
在教授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可以及時對這三者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可以在課堂當中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射線、直線和線段間關系的相關動畫視頻,以此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這樣便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積極的對這一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
(三)加強實踐學習體驗,提升數學水平
在數學課教學中,難于講解的集合模型知識簡單化,不但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還可讓學生自主積極的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探究,以此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例如,在教授《認識圖形》內容時,數學學科的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現他們比較感興趣的生動圖片,如方形巧克力、圓形糖果、三解形的三明治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形成強烈的學習興趣。
(四)合理使用生活題材,拓寬學習空間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采用對應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怎樣還原于生活,讓其可以在枯燥的教材當中獲得解救,更好的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收獲理想實效性強的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可把平時積累的練習題及答案放到校網上,這樣可以使資源實現共享,可結合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數學教師所制的代表性的教學視頻,同時放到校網上,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如此學生即使在家也可以在家長的輔助下繼續(xù)學習。
三、新課改下利用啟發(fā)式教學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小學數學課本上的很多概念都是抽象的,僅靠老師課堂講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再加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對很多數學概念都是模糊、模棱兩可的,這也是數學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抽象性的概念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式啟發(fā)的教學模式,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與趣味性情境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內容時,教師為學生展示具體的模型,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及性質,引導學生通過對物體、模型等的觀察、測量等活動,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的關系,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鄒霞.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OL].華夏教師,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