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錄
摘 ?要:隨著新課標體制的改革,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心逐漸偏向于體育、美術等輔助性課程的發(fā)展。目前,體育課在小學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動搖的地位,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差異性教學的方式,以提升整體教學效果,這一舉措不僅完善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方式,也為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教學提供了先決條件。本文以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作為切入點,研究分析有關差異性教學在實際應用中取得的成功,簡要分析這種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差異教學 ?小學 ?體育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48-02
差異性教學作為新時期的教學手段,以尊重學生主體為核心理念,這一教學方式主要基于學生而延伸發(fā)展。差異性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分析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其中包括學習能力、接受能力、自我思考能力等綜合各方面的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差異性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體質(zhì)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完善我國差異性教學體系[1]。
1 ?差異性教學的簡要概述
差異性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分析每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根據(jù)這些差異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環(huán)境,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由于學前教育、身心發(fā)展、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各有所長,并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制定差異性教學方案時,一切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2 ?分析學生實際情況,掌握分層教學標準
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身體素質(zhì)的不同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一部分學生由于身高、體質(zh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在體育課堂中表現(xiàn)的比較出色。而還有一些體能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對體育課堂中高強度的訓練并不熱衷,甚至一部分學生還存在排斥心理。為應對此種情況,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采取差異性教學的方式來為學生分層次的安排學習內(nèi)容[2]。
2.1 主動型
主動型的學生由于體質(zhì)較好,生性活潑好動,在體育教學中也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熱衷于體育活動并且表現(xiàn)較為優(yōu)秀。針對這一類型的學生,教師需要以拔高式教學為中心,安排具有一定難度的強化訓練用以提升其身體素質(zhì),規(guī)范其在體育活動中的技巧[3]。
2.2 普通型學生
這一類學生體質(zhì)一般,在體育課堂中缺少突出表現(xiàn),但是在課余時間會按時進行運動,經(jīng)常參加課外活動等,對于這一類的學生,教師需要以提升式教學為主,在學生身體素質(zhì)允許的范圍內(nèi)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量,進一步提升這一類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2.3 被動型
被動型的學生普遍身體素質(zhì)較差,缺乏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首先需要培養(yǎng)其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增加難度,使這一部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觀念,最終形成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
3 ?教學方式分層化,建立差異性教學方案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分層以后,教學方式也需要采取分層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保證每個層次的教學任務對于該層次的學生不存在過大壓力,同時又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學習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作為教學基礎,建立差異性教學方案。
整體來講,對于主動性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培優(yōu)教學,以“一對二或一對三”的教學方式為主,這種做法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精神。在訓練方面,需要在學生的承受范圍內(nèi)盡可能的安排強度較大的訓練活動,并且在訓練間穿插趣味比賽等,避免學生由于一昧進行枯燥無味的訓練而產(chǎn)生怠倦感,保證訓練張弛有度。此外,教師還需要對這一部分的學生進行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使其對于體育史、體育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做到身心全面發(fā)展。
對于普通類型的學生,教師首先需要提升其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訓練主要以5個人的小隊伍為主,通過將生動有趣的體育游戲?qū)W生帶入到課堂中來,比如各種球類活動。將興趣愛好相似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個隊伍中,使其相互競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被動型的學生需要教師著重注意,這部分學生不僅需要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還需要循序漸進地提升其身體素質(zhì)??梢詫⑦@部分學生與普通類型的學生穿插到一起,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隊伍。這一部分學生對體育運動避之不及主要原因缺少興趣,所以,教師在對于被動型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例如多多開展游戲活動、小組比賽等。推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使普通型與被動型的學生能夠在比賽中相互促進,為了能夠跟上隊伍的整體進度,這一部分的學生會加大自身的訓練力度,不僅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還為實現(xiàn)小學體育差異性教學提供了長久發(fā)展的基礎。
4 ?訓練目標分層化,實現(xiàn)差異性提升
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是一個帶有褒貶的詞語,它是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客觀存在。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目標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理解差異性教學的真正含義,這種分層方式并不是代表了學生的優(yōu)劣好壞,只是通過這種分層方式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分類型。這種做法的首要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達到最優(yōu)學習效果。目標是體育競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促使學生進一步完善、激勵自己。對于小學生來講,這一時期正是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所以養(yǎng)成一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取得最優(yōu)教學效果,是教師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小學體育教學不僅作為一項教學任務,也是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筆者目前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為主動性較強的同學制定了每個星期的活動計劃,每天長跑1000m,學習3項體育技巧。對于普通型和被動型的學生不給予任務,但是這種做法不意味著對其不重視,而是需要每星期組織一次體育活動,除特殊情況外要求班級全體同學到場參加。在比賽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并且這種活動性質(zhì)的比賽不分名次優(yōu)劣,重在學生能夠都參與進來,互相交流學習。普通型與被動型的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下提升自身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5 ?結語
差異性教學作為當前教育界的主流,需要教師以保證公平為前提,以學生為根本,著重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fā)展需求。使得每一個學生在體育與健康的課堂中都能夠?qū)W有所用、學有所樂。教師在進行差異性教學過程中,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培養(yǎng)良好的是師生關系,以客觀的方式來對學生分層化,施行針對性教學。由于小學生還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所以教師在課堂中更應該尊重其想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授課期間要注重教學語言,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對于運動的興趣,使枯燥無味的體育訓練在教師的帶領下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才能夠主動地參與進去,做到學有所成。差異性教學的應用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姜輝.差異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5):87.
[2] 鄭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基于微視頻的差異教學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 熊偉.“差異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以資源利用為切入點[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155.
[4] 金鑫.差異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20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