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香
【摘要】?目的?觀察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我中心登記管理的871例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440)和對照組(n=43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對比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變化和患者滿意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惡性腫瘤;心理護理;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085-02
惡性腫瘤是臨床常見病,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其進展快、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低。一旦患上惡性腫瘤,將會面對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措施,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生理痛苦,而且其心理上也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甚至絕望等情緒,不利于患者后續(xù)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1]。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加強心理護理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對44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觀察干預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中心登記管理的871例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440)和對照組(n=431)。研究組中男238例,女202例;年齡42-85歲,平均年齡(63.27±10.66)歲;疾病類型:肝癌152例,肺癌98例,胃癌85例,乳腺癌72例,腸癌24例,其他9例。對照組中男236例,女195例;年齡44-84歲,平均年齡(63.10±9.35)歲;疾病類型:肝癌150例,肺癌94例,胃癌85例,乳腺癌71例,腸癌25例,其他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①個體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并多觀察患者表情和動作,了解其性格、家庭情況及文化背景等,準確地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在與患者溝通期間,鼓勵患者自訴,盡可能讓患者多發(fā)言,護理人員多傾聽,鼓勵患者發(fā)泄不良情緒,同時積極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難問題,與患者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邀請預后較好的患者現(xiàn)場說法,講述自身治療經歷,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②集體心理護理:定期組織同類疾病患者召開座談會,重點講解疾病治療方法、目標及預期效果,指導患者間多交流,互相幫助、鼓勵及支持,從而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斗志。③家庭支持:護理人員積極指導患者家屬多鼓勵、支持患者,充分調動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并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關愛,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減輕其孤獨、恐懼感,從而積極地面對后續(xù)治療。
1.3?觀察指標?①心理狀態(tài):干預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估,評分越低代表焦慮、抑郁情緒越輕;②患者滿意度:采用自擬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估,評估內容涵蓋護理方法、技巧及態(tài)度等,評分范圍0-10分,其中9-10分為滿意,7-8分為一般,6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SAS、SDS評分用±s表示,用t檢驗;患者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2?患者滿意度?研究組患者滿意、一般及不滿意例數分別為332例、93例、15例;對照組分別為240例、131例、60例,兩組患者滿意度相比(96.59%?VS?86.08%),研究組高,差異顯著(χ2?=30.574,P<0.05)。
3?討論
惡性腫瘤患者在患病后不僅承受著生理方面的痛苦,同時還伴隨著心理方面的沉重壓力,包括焦慮、抑郁、猜忌、恐懼、悲傷、悲觀甚至絕望等。若不及時消除此類不良情緒,將嚴重影響患者預后,主要涉及身體機能、神經功能、免疫系統(tǒng)以及內分泌系統(tǒng)等[2]。因此,加強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意義重大。
本研究對44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結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滿意度96.59%較對照組86.08%更高。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可明顯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同時促使患者更加滿意護理服務。究其原因如下:個體心理護理通過面對面溝通和疏導患者情緒、邀請預后良好患者現(xiàn)身說法從而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并提高其治療信心,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3];集體心理護理通過召開座談會讓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療方法、目標及預期效果,并指導患者間多溝通,從而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其斗志;家庭支持通過指導患者家屬鼓勵與支持患者,從而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有利于消除其不良情緒[4]。
綜上,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娜,劉俊成,解秀玲.個體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的影響[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9,12(3):345-347.
[2]楊少蓉,馬國衛(wèi),殷剛.人本主義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姑息治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36):2864-2868.
[3]曹林慧,杜娟.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術后患者負性情緒疼痛及睡眠時間的影響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18):2326-2329.
[4]王靜,姚彩霞.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貴州醫(yī)藥,2019,43(4):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