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合理強化學生綜合素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等,僅僅通過課堂這樣有限的教學是不夠的。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語文教師需要具有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展開教育的意識。合理的家校合作,可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逐漸提升閱讀教學效率,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前期基礎。
關鍵詞:家校合作模式;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研究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從當前實際調(diào)研情況可以看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生閱讀技巧欠缺、閱讀積累少、教學氛圍不濃烈、學習興趣低下等。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語文教師需要適當通過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和家長聯(lián)手,對學生的閱讀問題加以改善,提供科學合理的閱讀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基于此,我將在下文中,針對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途徑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一、做好家長方面的指導工作,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
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的學過程中,閱讀氛圍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影響,使學生可以主動投入閱讀學習當中。由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為學生營造良好閱讀氛圍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畫、音樂等,激發(fā)學生學習閱讀材料的欲望,還可以在教室內(nèi)設置一個圖書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當然,只靠教師的指引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需要指導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布置書房,為其營造安心閱讀的環(huán)境。
此外,家長還應購買不同種類的書籍,內(nèi)容應當符合六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fā)展心理,要保障閱讀的文本內(nèi)容和學生最近的發(fā)展情況相符。閱讀材料難易適中,才會讓學生對閱讀材料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主動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鼓勵家長在家庭中設置“讀書日”、舉辦講故事等活動,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做好宣傳工作。促使家長更新教育觀
父母在照顧好孩子日常吃穿住行的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最適合、最優(yōu)秀的教育。很多家長對教育存在誤解,認為將孩子送到口碑最好的學校,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長不需要再對孩子的日常學習內(nèi)容、方式、思維等進行指導和過問,全權(quán)由教師負責即可。其實,這種思想會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學校,教師會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指引,對錯誤行為進行糾正,而在家中,父母也要積極做好配合工作,肩負起有效教育孩子的責任。要想使家校合作模式發(fā)揮出應有的價值和維持其時效性,就需要教師幫助家長革新落后的教育觀。家長只有意識到應當開展與學校教育相適應的家庭教育,才會對孩子的日常成長產(chǎn)生重要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學校以及教師做好家校合作的宣傳工作,家長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日常教育和指引當中,配合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此外,學校還可定期評選“書香家庭”,舉辦親子講座,通過下發(fā)“家長倡議書”等形式,讓家長明白正確指導孩子進行閱讀的積極影響,以及家校聯(lián)合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重要性。
三、指導家長正確的閱讀方式。強化閱讀效率
學生要想提升閱讀學習的效率,就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正確閱讀方式的應用,會對最終閱讀教學的效率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如有的文章要略讀,有的文章要精讀,閱讀的方式正確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語文教師還需要及時向家長普及和教授科學合理的閱讀方式方法,使家長可以在課下對孩子的閱讀進行指導,以此幫助學生強化閱讀學習效果。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當前的閱讀能力、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向家長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材料,使學生課余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展廣泛閱讀。其次,家長在家中教育孩子進行快速閱讀,即閱讀時,不必一字一句全部讀到,大致了解文本的內(nèi)容即可,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達到最佳的閱讀效率。選擇的閱讀材料可以涉及歷史、地理、科學、美術(shù)等,以此幫助學生拓寬眼界,培養(yǎng)多元化思維。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古典名著、名家散文集等,家長一定要指導孩子進行精讀,即學生在閱讀時,要有感受文章韻味、體會文章情感的意識,進而強化閱讀水平、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培養(yǎng)學生形成閱讀習慣。促進全面發(fā)展
良好的閱讀習慣,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幫助學生強化閱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就閱讀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包含寫讀后感、做摘抄記錄、收集好詞好句等,這些習慣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身知識的積累。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指引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品味,學會如何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的摘錄、好詞好句的摘取。另外,教師還要讓家長在家中對孩子的課后閱讀情況進行監(jiān)督,如要求家長提醒孩子將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摘抄下來,以此形成良好的摘抄記錄習慣。教師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在家長群中介紹一些簡單的閱讀心得、閱讀方法等,如針對書中的人物形象、人物語言、情感刻畫等和孩子進行探討,勾出喜歡的句子進行交流,以此為基礎讓孩子獲得感悟和啟迪。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擴充練習,對有較深感悟的句子進行批注等,這些方法均可在家中輔導孩子閱讀時派上用場。學校教師的引導,可以避免家長不知如何對孩子的閱讀學習進行輔導的問題,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強化文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時,不但要重視對聽說寫方面能力的培訓,還要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強化。在具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具有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意識,學校、家庭的雙向教育,可以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文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學校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活動的指引有關,同時還和教師的教學指導、家長的監(jiān)督指導有關。相信在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文學素養(yǎng)能得到極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