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中職音樂老師不僅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滲透,在審美教育上也傾注了不少教學精力,來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中職學校開展對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不僅可以完善音樂教育體制,實現(xiàn)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還能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在音樂上的學習興趣,推動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主要闡述了中職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現(xiàn)狀和重要性,并提出幾點加強審美教育的教學措施,以期改變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審美教育;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36-02
【本文著錄格式】徐莉.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20,02(03):136-137
在中職院校中要想更好的開展音樂審美教育,就需要對教師和學生滲透審美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師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審美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不斷的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能力,最終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
一、中職音樂教學審美教育的現(xiàn)狀
(一)缺乏對審美理念的滲透
受到傳統(tǒng)教育課堂的影響比較深遠,在中職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音樂技能和專業(yè)知識的滲透,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鍛煉音樂演奏的技巧等等,但是缺乏對學生審美理念的滲透,學生的情感得不到發(fā)揮,對待音樂學習就像是在完成學習任務,缺乏情感的滲透。課堂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教師的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容易被忽略,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用在了專業(yè)技能練習上,學生雖然掌握了專業(yè)的技能,但是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還有待提升。
(二)學生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
音樂課堂上由于教師并沒有給予審美教育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亦步亦趨的跟隨教師開展學習任務,加上課堂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容易喪失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并沒有投入太多的情感,并不利于音樂教學的推進,音樂教育的最終目也被忽略。
二、中職音樂教學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和修養(yǎng)
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審美能力,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能夠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音樂的看法,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作品的能力,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感受音樂作品中所傳達的感情和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眼界,學生的心境也會受到音樂作品的影響。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演奏《高山流水》的古箏版,講述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到故事當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改善了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在課堂中加入審美教育,改善課堂教學中的枯燥性,使得課堂更加具有靈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到審美教育的學習當中,體會作品中的情感,逐步改變音樂課堂中教學的現(xiàn)狀。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意境、課堂活動等方式來開展審美教育,在班級里成立興趣小組,定期開展音樂活動,帶領小組同學分析和鑒賞作品,活躍課堂的氛圍,帶動其他的同學加入到討論當中,不斷提升課堂的教學情況。
三、加強中職音樂教學審美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欣賞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通過鑒賞作品,掌握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感受作品中作者所滲透的感情,在日積月累中,學生的審美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教師也可以設置專題課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開展不同專題的作品分析。例如在學習古典音樂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交響樂的音樂會,使學生感受音樂會所營造的氛圍和帶來的沖擊力,也可以為學生演奏一些著名的曲目,像《歡樂頌》《卡門》等,使學生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教師在演奏之前需要引導學生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便于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在演奏時教師要求學生用心聆聽,將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代入到其中,最后找?guī)孜煌瑢W表述自己在聆聽時的內(nèi)心情感,并帶領學生鑒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魅力。
(二)創(chuàng)設意境,營造良好的審美氛圍
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營造良好的審美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音樂課堂更具有靈活性和趣味性,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講述專業(yè)知識時為學生播放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使學生能夠放松心情,快速地進入到音樂知識的學習當中,并在課堂中加入嶄新的審美理念,樹立學生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分析作品,鑒賞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又或者在講述中國近代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電影,使學生了解中國近代音樂發(fā)展的艱辛背景,感受在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為了實現(xiàn)民族解放而做出的努力奮斗,在這種熱血情懷的激勵和感染下,學生的愛國之情被激發(fā)出來,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感受作曲者的心情,從而便于學生開展近代音樂作品的賞析,體會作者情感,并將自身的情感代入到其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音樂情感,也將這種情感帶入到演奏當中,賦予作品靈魂。
(三)轉變教學理念,滲透審美理念
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敢于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審美觀念,將審美觀念滲透到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的框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加強對審美教育的重視性,并在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鑒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情感熏陶,在課堂的逐步教學中,能夠逐步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天賦,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例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教到學生的手上,在課堂中開展音樂活動,尋找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來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可以舉辦“中西樂器的碰撞和交融”的課堂活動,教師定一個曲目,要求學生利用中國和西方的樂器進行演繹,也可以分成小組,開展分組合作的方式來演奏曲目,引導學生將自身的音樂思維和音樂能力在活動中發(fā)揮出來,活躍課堂的氛圍,并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信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是在滲透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最終目的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技能,而且還需要具有深厚的音樂情感,在演奏作品時,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滲透到其中,使其具有靈魂,因此需要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激勵學生在音樂上的天賦,在逐步探索和學習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推動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晗涵.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探究[J].黃河之聲,2019(11):85.
[2]聶珊.談談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實施方法[A].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3]張玉芬.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J].黃河之聲,2018(23):106.
[4]孫華.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8):147.
[5]房衛(wèi)華.審美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15):158.
作者簡介:徐莉(1974—),女,漢族,本科,中學二級,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