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圖譜能夠將抽象的音樂以圖畫、符號等方式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深入理解,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利用圖譜相融,讓音樂有形有色,保證音樂教學效果,成為了相關工作者探討重要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音樂;圖譜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J631.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254-01
【本文著錄格式】蔡光照.圖譜相融,讓音樂有形有色[J].北方音樂,2020,03(05):254,256.
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推動了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不斷進步,目前小學音樂教學受到越來越多工作者重視,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圖譜是一項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能夠使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直觀化、生動化,更加有形有色,強化學生的音樂審美感受,提升學生的音樂記憶效果。為此應將圖譜合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增強音樂課堂教學的魅力,從而促進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一、小學音樂圖譜運用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課堂音樂教育教學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喜歡上音樂。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的理解,主要以感性認識為主,而小學音樂一些知識較為抽象,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圖譜形象生動鮮明,便于學生學習,能夠讓學生讀譜、看譜以及點譜過程中,了解音樂曲式結構、旋律特點等,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目前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盲目使用圖譜
教師對圖譜的使用較為盲目,一些特點不鮮明的樂曲不適合運用圖譜教學,但是教師為了形式而使用,不僅沒有達到良好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同時還降低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學習音樂也產(chǎn)生了誤導。
(二)忽略了音樂本位
合理利用音樂圖譜,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呈現(xiàn)方式,抓住音樂節(jié)奏、曲式以及旋律等重要的抽象要素,使音樂知識更加地形象化,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但是從目前的圖譜利用情況來看,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外在形式的呈現(xiàn),忽略了音樂本位,造成學生被表面形式所吸引,對音樂元素的掌握,效果不佳。
(三)學生思維受限
由于每個學生知識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欣賞音樂時,音樂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對音樂欣賞與表現(xiàn)也不存在唯一的標準。音樂圖譜能夠幫助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但是不能代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全部理解,在欣賞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時,限制學生的音樂思維,對學生音樂學習產(chǎn)生不利影響。
(四)學生參與較少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利用圖譜進行教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但是如果利用圖譜進行教學,全部由教師來完成,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圖譜相融有效措施分析
(一)做好音樂圖譜的設計,明確教學目標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利用音樂圖譜,應做好準備工作,具體應根據(jù)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對音樂圖譜的運用形式進行全面考慮,保證音樂圖譜運用效果,從而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首先應考慮“為何而用”,即想要通過音樂圖譜實現(xiàn)的目標,例如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加強對音樂元素的理解等等;其次應考慮“在哪里用”,應從音樂出發(fā),凸顯圖譜與音樂作品中音樂元素的關聯(lián)性。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應從整體出發(fā),明確音樂作品的主要結構、旋律、音樂主題等等,使得圖譜設計更具針對性,同時還應圍繞音樂元素,在設計圖譜時,應重視對音樂圖片要素的概括,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抓住音樂作品的要素。例如在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教師先進行教材分析,作品的體裁為敘事歌曲,用一個屬起承轉合四句體結構的旋律來詠唱多段歌詞,頌揚了一個放牛娃大智大勇、誘敵就殲并為之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跡。作曲家根據(jù)各段詞意采用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手段(速度、力度等)進行表情處理以及多聲部的和聲效果,使這首歌曲產(chǎn)生了更強的藝術感染力。為此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各樂段在演唱形式、速度、力度、情緒等方面的變化以及多聲部的和聲效果是課文教學重點。為此教師為一、二、三、五、七、九樂段設計了多種不同形式的圖譜,化無形為有形,讓學生更容易感受多聲部相互交織的和聲效果,把握音樂形象;最后教師再設計音樂圖譜時,音樂圖譜應盡量的簡單明了,否則會阻礙學生對音樂圖譜的理解,進而對音樂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二)加強音樂的運用,提高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音樂圖譜,對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應充分發(fā)揮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圖譜具有直觀的特性,利用音樂圖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新年好》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旋律、音高以及節(jié)奏等多個音樂元素,教師利用蠟燭來設計音樂圖譜,通過蠟燭排列的高度表現(xiàn)旋律和音高,用大蠟燭和小蠟燭表示音符,這種呈現(xiàn)方式簡單明了,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容易,對音樂學習也更有積極、主動。教師還應巧用器樂圖譜展示樂曲伴奏,這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應用的較為廣泛。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器樂圖譜,通過利用不同的器樂,展示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音樂等等,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記憶效果。例如在學習《快樂寶貝》這一課時,這是一首動感十足的歌曲,教師通過器樂圖譜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首歌曲節(jié)奏。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器樂圖譜,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感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加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三)注重音樂后反思,完善教學不足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音樂圖譜,還應注重運用后的反思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具體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可以從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估,例如部分學生在觀看圖譜時,出現(xiàn)認識圖譜困難的情況,為此教師就要改進圖譜設計,使得圖譜更加的符合學生認知;又如部分音樂圖譜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就要反思音樂圖譜是否直觀明了,能夠使得學生一目了然,圖譜運用過程中,是否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進行自我反思,圖譜設計是否與音樂作品要素緊密聯(lián)系。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不斷完善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
三、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利用音樂圖譜,能夠將抽象的音樂以圖畫、符號等方式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深入理解,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利用圖譜相融,使得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的直觀化、生動化,讓音樂有形有色,對推動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不斷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圖譜是一項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師應加強對音樂圖譜的有效運用,特別是在中低年級運用,圍繞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和目標,加強音樂圖譜與音樂要素的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音樂審美感受,提升學生的音樂記憶效果,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正玉.自由音樂課堂的框架構想與實踐追求[J].中國音樂教育,2014(12).
作者簡介:蔡光照(1976—),女,漢族,福建省廈門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部編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