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必須要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借助任務型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對任務型教學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地理;任務型教學;實踐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根據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過程的特點,科學設計地理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在自然、社會等真實的情境中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鑒于高中地理具有文理交融的特點,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含了社會、科學和人文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鑒于此,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并充分借助任務型教學模式,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一、 任務型教學法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一)任務型教學內涵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70、80年代,并且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在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任務型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設計一些具體的、操作性極強的教學任務,進而引導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積極搜集相關資料,并借助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并對任務完成的結果進行展示。教師則結合學生在任務完成中的具體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與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任務型教學模式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征,即:(1)以任務為主線。在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下,關鍵在于任務的設計。主要在這一教學模式下,任務是連接學習內容,而這是進行課堂教學的主線。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等,設計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如:實驗操作任務、合作探究任務、搜集信息任務等,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任務型教學。(2)以學生為主體。任務型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從最初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逐漸轉變?yōu)橹R的主動探究者、構建者,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滿足感、成就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師作為主導: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通過設計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完成任務,并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如此,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導者,而是走下課堂,與學生進行交流,共同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二)應用價值分析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集中體現(xiàn)在:(1)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度。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創(chuàng)設促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并借助問題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得到了激發(fā),并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學目標達成。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單純地知識傳遞,而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并在探究過程中完成知識構建,獲得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在任務的驅動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探究學習中,完成知識構建、獲得相應的技能,進而促使教學目標的達成。(3)有助于拓寬學生學習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鑒于高中地理這一學科具有開放性、綜合性的特點,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可接觸、獲得書本之外的知識,進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學生在任務探究的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合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提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設計教學任務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科學、合理設計教學任務是其關鍵階段,直接決定了教學的順利開展,以及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質量。具體來說,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為了確保所涉及的教學任務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合理性,必須要遵循四個原則:(1)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必須要緊緊依據教材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并借助課堂活動,完成預期的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對每一個部分的內容進行細分,使其成為一個個比較小的教學目標,將這些小的教學目標融入教學任務中。(2)借助一定的情境。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任務的時候,為了保證教學任務順利開展,可結合教材內容,并借助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情境,以達到激發(fā)學生認知需求、點燃學生求職欲望的目的。(3)難度適中。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可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能力),選擇與其生活相關的素材,設置出難度適中、與生活相符合的任務。(4)利于師生互動。鑒于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的時候,應確保教學任務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可促使學生在任務探究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鑒于本節(jié)課內容在學習中,針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理性思維能力比較高的現(xiàn)狀,教師就在設計任務之前,向學生展示了一天中不同時間的照片,讓學生說一說各有什么特點?并引導學生回憶夏天和冬天的時候,哪個季節(jié)正午的影子最短?將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境之后,就給學生設置了一系列的問題:“太陽正午時分高度角、太陽直射點移動規(guī)律、計算太陽正午時分的高度、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等,并以此作為任務驅動,引導學生課后搜集資料,并緊緊圍繞這一教學任務,積極開展任務探究性學習。
(二)任務實施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完成任務設置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探究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約4~6名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并指導每一個學習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一個發(fā)言人。接著,教師引導小組成員緊緊圍繞這一教學任務,在小組之間積極開展討論、交流,最終達成共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順利解決。小組學習完成之后,教師應指導小組成員將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教師則結合學生的小組學習效果,對其知識點進行梳理記錄,并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
需要說明的是,在任務實施這一階段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尤其是當學生在小組討論學習中,遇到難題的時候,教師應提供一定的幫助,以保證其順利進行。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能力進行培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地理教學需求。
例如,在“人口遷移的影響”教學模式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等,設置了“人口老齡化城鄉(xiāng)倒置現(xiàn)象”這一教學任務。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課下搜集相應的資料,并引導小組成員對這一任務進行討論和交流,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的探究性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并顯著提升了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評價總結階段
在任務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探究性學習之后,還要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評價。這是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教師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計劃的重要依據。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可促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進行深刻的反思,并努力明確學習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而促使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學習。
具體來說,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并切實結合學習內容、學生的特征等,對學習任務進行精心設計,并制定出科學的評價量規(guī)。另外,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不僅要注重評價方法、評價技能和合作成果,還要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給予足夠的關注,努力實現(xiàn)多元化的評價模式。
首先,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指導學生結合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從人際交往技能、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及時、公正和客觀地對自己進行教學評價;其次,實施組內成員互評。在具體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教師還要引導小組成員之間,積極開展互相評價,促使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自身中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推動小組合作學習;再次,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在學習小組之間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引導小組成員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習小組之間開展有效的、客觀的評價,以幫助學習小組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最后,教師評價。在學生自我評價、互評完成之后,教師應結合學生在任務探究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學習效果等,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保持清醒的態(tài)度,明確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評價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進步,并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課堂教學需求。鑒于此,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任務型教學模式,切實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等,科學設置教學任務,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實施教學任務,并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的科學評價,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春筍.高中地理課堂中任務型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14):8-9.
[2]柴佳佳.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3]徐連云.巧用任務驅動開展高中地理教學:以“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guī)律”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4):50-51.
[4]萬映霞.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課堂提問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16.
[5]李璐.高中地理教學巧用任務驅動模式[J].吉林教育,2019(11).
[6]楊新麗.妙用任務優(yōu)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10).
作者簡介:彭衛(wèi)衛(wèi),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甘谷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