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會
(河北省遷安市木廠口鎮(zhèn)初級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體育教學的初衷就是對學生的身心、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間的合作分享,讓學生在競技比賽中或者專項運動中獲得合作技巧,從中感知團隊的力量。抓好學生的團隊訓練能更好的完成預設的課程任務,能更好的實現(xiàn)體育技能的自我超越。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喜愛主要基于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我們體育工作者要不失時機地推出體育課程新模式,給學生以課程學習的新奇感,從而主動去嘗試體育活動項目。這樣實施體育課程就能實現(xiàn)高效課程設計目標,就能讓學生學到有用、可用的體育知識,讓學生學到體育本真的精髓,實現(xiàn)體育素養(yǎng)的大跨越。
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體育教學中巧用合作式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相結合模式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課程習得效果。巧用任務性驅動與個性化選擇相結合模式更是高效體育教學的首選策略。巧用校園活動與社會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能完成預定的所有課程目標。本文就從上邊的三個角度去論述模式教育理念在打造初中體育高效課堂上的作用。
體育課程新理念順應時代發(fā)展提出了合作學習新模式。合作式學習不僅體現(xiàn)在像籃球、足球、接力跑等團體項目活動,其實在每一個活動項目中合作學習都是不可缺失的課程設計模式,我們更應該很好的將合作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相結合,發(fā)揮每種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優(yōu)勢理念的引領下愉悅身心,增進體能,完善競技素養(yǎng)。個性化學習能凸顯出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習得特點,合作式學習能發(fā)揮出彼此默契、心靈互動的優(yōu)勢,會讓項目完成的更完美、更出色。因此,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是搞好體育教學的關鍵,才是實現(xiàn)高效育人目標之道。
比如,在開展《籃球運球》訓練之時,巧用合作式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能取得很高效的體育教學效果。籃球運球的規(guī)定動作要領需要大家合作式學習,同組間運球者與防守者之間的合作,所有運球者的步伐和節(jié)奏要體現(xiàn)合作,運球者與觀摩者的感知分享需要合作。學生在系列合作活動中實現(xiàn)共同矯正、共同進步。同時,運球的動作還可以是自創(chuàng)的,只要運球技巧性和實戰(zhàn)性過硬,就可以具有獨具的個性化的運球思路。如“之”字或“8”字運球就很有實戰(zhàn)性。這一點體現(xiàn)了個性化學習的優(yōu)勢。兩者結合讓初中生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體育課程觀。
選擇哪種課程設計模式要考慮到學生的接收能力和喜愛情況,體育課程雖然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但還是有一些學生躲避項目訓練,或者不能全力投入訓練。鑒于上述情況,我們體育工作者要巧用初中生喜歡的課程模式進行課程設計,讓學生知道體育課程應學會哪些知識。大量實踐證明任務性驅動與個性化選擇相結合模式更是高效體育教學的首選策略。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體育訓練目標,尤其是學生自我選擇的活動項目更是拼盡全力,盡情發(fā)揮,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比如,在體育考試科目《雙手頭上擲實心球》訓練中,教師預設了不同階段的訓練任務,要求第一階段的訓練能達到及格的成績,完成不了任務的同學要自行安排課外訓練,可以尋求同學幫助給予擲球技巧指導,包括用力的時機、手握球的動作、腰部與上肢的配合等,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的訓練效果如期實現(xiàn)。但在特長生培養(yǎng)方面,要突出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選擇,實現(xiàn)培優(yōu)提質。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讓學生知道體育課該學什么,該學好什么。
戶外運動的主流課程形式是體育課程的典型性特點。體育教師硬抓準這一體育課程特質,科學謀劃戶外運動項目,通過校園活動與社會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能收到預定的所有課程目標,讓初中生學到真正有用、可用的體育課程。體育活動除了具有校園性質還具有社會性質,提倡學生參加社會性體育活動是對體育課本的完善和拓展。
比如,校園春秋季運動會的舉辦,是培養(yǎng)學生精神文明和競技水平的重要平臺。通過運動會的開展促進了學生的運動技能提升和合作共贏意識的形成,還增進同學間的友情并深刻感知體育文化魅力。每年我市都舉行春秋季青年馬拉松賽、萬人徒步大會活動、青年組乒乓球、籃球賽等。教師及時了解賽事信息,倡導學生全員參加,根據個人特長和技能水平選擇適合的體育活動。巧用校園活動與社會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能完成預定的所有課程目標。
綜述,巧用模式教育理念打造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確實收到很大的成效,今后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理念引領課程建設的初心,時刻不忘革新模式的舉措,讓新模式、新思維服務初中體育課程設計,服務初中生的體育習得行為,服務于高效體育課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