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才立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福海縣西城區(qū)寄宿制學校 新疆 阿勒泰 8364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教學工作進行了一次次的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語文教學也不可避免的面臨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逐步發(fā)生改變,從原來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到現(xiàn)如今各種教學方式共同運用到課程講解中,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眾多教學方式中,情境式教學的顯著效果是不容忽視的,將情境式教學引入課堂的方法成為了初中語文工作的重點。
初中生正處于對這個大千世界充滿好奇的成長階段,各種新鮮的事物都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只是通過課本和教師的語言講述并不能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個時候多媒體、網(wǎng)絡等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解決了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的困境。視覺、聽覺的沖擊能夠激發(fā)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課文場景展現(xiàn)到學生面前,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文章的場景。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單純語言的描述,并不能把一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春”之畫卷完完整整的體現(xiàn)給學生。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的時候播放一個柳樹抽芽、翠鳥鳴叫、萬物生長的視頻,讓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就能夠有一個春的印象,這樣課程自然更容易進行。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思想感情,以音樂,視頻等形式體現(xiàn)出來,以便初中學生理解[1]。比如在學習《觀滄?!愤@首古詩時,學生對曹操想要抒發(fā)的情懷無法很好的掌握,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播放一些三國時曹操作戰(zhàn)時的宏大場面的電影片段,并播放一些氣勢磅礴的音樂,用以幫助學生了解曹操的性格,以及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初中語文情境式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能夠更好的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講課時針對課程內(nèi)容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思維碰撞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學習《敬業(yè)與樂業(yè)》這篇課文時,可以提出讓學生對敬業(yè)和樂業(yè)的區(qū)別進行討論,并且可以講幾個小故事讓學生討論其中的人物做法是敬業(yè)還是樂業(yè),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課文的論點理解更加深刻。另外教師也可以把一些不易理解的點拋給學生一起討論,從而加深理解。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時,教師可以將藤野先生的性格特點列出來,然后讓學生討論哪些語句可以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的這些性格特點。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能夠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也會逐漸提高。
情境式教學還有一個極其有效的方式,直擊主題,根據(jù)情境提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初中生的年齡以及不同的性格將教材內(nèi)容引入課堂情境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學生帶著疑問學習課程,目標性更強,更加容易深入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變化,對于學習效果更為有利。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古文陋室銘時,如果上來就平鋪直敘的開始翻譯講解,學生有可能會出現(xiàn)“熊瞎子掰苞米”的狀態(tài),學了新的忘了舊的,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就提出幾個問題,如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在作者看來陋室真的簡陋嗎?哪些詞句可以體現(xiàn)呢?作者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再開始課程的講解,逐漸點出答案。這樣學生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文學作品大多都是源于生活,是作者對生活真實情境的感受,將生活中切實可見的情境搬入課堂,能夠使學生切實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心情。教師可以在課程中引導學生去體會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比如在學習課文《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可以先放一些關于和媽媽吵架的小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想起自己在家與媽媽的相處模式,然后在進行課程的學習,這樣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母親的愛”和“自己對母親不理解的懊悔”。對于課程要點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時也能夠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總之,情境式教學的實施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記憶更加深刻。教師可以根據(jù)以上辦法進行課程的設置,引領學生進入文學知識的殿堂,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