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芳
摘要:我國為了更好地保證教育的效果改善教育質量,現(xiàn)如今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來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在中職院校當中引進了有效的心理輔導的概念。而班主任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能夠更好地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當中進行心理健康有效傳輸,掌握學生自身的心理發(fā)展方向,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輔導?;诖罅μ岢睦斫】到逃慕虒W環(huán)境基礎之下,本篇文章通過對中職班主任的工作性質以及自身的角色定位的深入剖析,以及探究這一年齡階段的中職院校學生自身的心理特色,來為教師提出切實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 中職院校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
1.1 個別中職學生存在較為強烈的逆反心理
中職院校當中的學生正處在年齡發(fā)展當中的青春期,在這一時期最為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有較為強烈的逆反心理。通過研究青少年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狀況來看,在這一年齡階段所存在的逆反心理是十分正常并且普遍的,但是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以及適宜的教育 否則容易強化逆反心理造成一些學生出現(xiàn)不良的傾向和行為,甚至于對于學校所安排的思想教育以及規(guī)定的紀律采取消極以或者沖撞的形式加以抵抗。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引,使學生意識到這種錯誤,一旦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則容易對其自身性格的發(fā)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使學生消極病態(tài)的看待自身的學業(yè),容易使其自身荒廢以致于導致生活狀態(tài)萎靡不振,從而影響了其今后的發(fā)展。
1.2 部分學生出現(xiàn)不良的報復心理
如果說逆反心理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學生存在報復心里就是十分不利于其自身發(fā)展的,這種心理導致其會以一種激烈的方式來對自身的不滿進行不良發(fā)泄。不僅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他人。強烈的報復心理容易使學生無視紀律,侵犯他人的權利,甚至于會對學校生活以及社會有一定的仇視心理。這將不利于孩子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其他學生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1.3 個別中職學生存在從眾心理
在中職院校當中,從眾心理的具體體現(xiàn)是指學生迫于群眾的壓力并沒有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不由自主地選擇了與群眾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這種隨大流的心理容易導致學生自身沒有一個明確的主見。而且不良的從眾行為也會加深學生自身感染不良惡習的風險。比如一些消極佛系的從眾心理以及吹鼓逃課的不良現(xiàn)象。對于這一部分自身觀點不強烈的學生而言就很有可能去追隨不良風氣從而忽視自身學業(yè)。
2 在中職院校當中讓班主任承擔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任務的具體優(yōu)勢
中職院校的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接觸最多的教師就是班主任,班主任與學生長時間的頻繁交流,保證了學生與班主任之間有較為深厚的情感基礎。并且班主任這一特殊的角色能夠在第一時間更好地感受到學生自身的變化,對于學生自身的家庭以及學業(yè)上面的信息也十分的了解,所以為了更好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將這一任務交付于班主任手中能夠使其發(fā)揮出較好的效果。
在中職院校當中班主任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師,其對于學生來說有更為豐富的身份角色,他對學生來說不僅充當教師的角色,而且由于班主任這一特殊的工作性質在學生內心班主任還需要扮演著相應的教育者、引導者,為學生進行有效的服務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這就使得中職院校的班主任能夠在學生內心開展較為良好的心理輔導,尤其是對于學生進行更多的人為關懷來保證學生在心靈上有一定的安全感。并且身為班主任其對于本班學生自身的綜合情況最為了解,能夠及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變化,從而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以及及時溝通。
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僅僅依靠班主任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生活氛圍也能夠更好的保證其心理向著積極、樂觀、安全的方向發(fā)展。而班主任在整個班級體當中有較為強大的組織優(yōu)勢,其可以很好地動員班上的學生來進行相應的有效活動。為此,中職班主任就可以適宜的為學生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討論座談活動來幫助學生通過這種學習認識到心理的重要性,從而進行自我的反思以及自我的促進。
3 中職院校班主任在工作當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
3.1 通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來對學生產生影響
對于在中職院校進行學習生活的學生而言,班主任是其日常行為以及生活上的榜樣。教師在平常對其溝通時的態(tài)度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心理狀況都能夠極大程度上的影響學生。而隨著人們對于心理健康的愈發(fā)重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當中不能只局限于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該對于學生內心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守護。在中職院校當中,為了更好地保證其所在學生內心的穩(wěn)定以及健康發(fā)展,就需要班主任首先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來為學生做帶頭的榜樣。班主任應該經常對學生展現(xiàn)出飽滿、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鼓舞學生在生活當中努力的開闊,勇于面對挑戰(zhàn),并且為學生強調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良好心靈的建立。
3.2 通過營造氛圍來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
學生在一個較為積極活潑的環(huán)境當中并有了良好的人際交往,進行團結的集體活動后能夠更好的去學會與人合作、對人友愛、互幫互助等良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都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自身身心的和諧發(fā)展。為此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就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在組織學生方面的巨大優(yōu)勢。經常為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不一的集體活動,從而加強群學生群體之間的合作力。不僅如此,針對這一年齡階段學生常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現(xiàn)象,例如逆反心理、報復心理、從眾心理,班主任可以展開一系列有效的教育以及組織引導性的活動。從而使學生意識到不良心理的危害,從根本上對這些心理現(xiàn)象說不。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當中著重的進行心理健康的強調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日常生活當中的困難。對于學生自身來說,解決自己的問題并且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班主任不斷地引導以及耐心的交流,需要教師能夠掌握良好、科學的方式來帶動學生影響學生。從而為中職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以及順利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翠翠,高良,鄭雪.心理問題與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的“標”與“本”[J].心理研究,2017(2):11-15.
[2] 武培博.論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4).
(作者單位: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