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承印
摘 要:高中生在學習過生物知識以后,自身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能夠得到大幅度增強。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緊密圍繞教學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實踐證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取得理想教育較高,給構建高效課堂增添無限活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生物;應用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情境教學法在教育教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是指:教師在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科學合理應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設施,進而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將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直觀且生動展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更加簡單理解和牢固記憶,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創(chuàng)設探究性教學情境
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工作時,首先要重視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探究學習情境,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激發(fā)探究興趣,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深入探究生物知識的過程中,理解其深層涵義,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主觀作用[1]。
例如,在講授“探究植物生長素”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要圍繞實際教學內容、學生認知能力科學規(guī)劃探究主題。如帶領學生展開玉米發(fā)芽實驗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在不同環(huán)境下,玉米胚芽鞘展現出的生長特點是怎樣的。隨后,針對自身在實驗過程中的發(fā)現做出歸納總結并記錄下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借助多媒體投影儀展示給其他同學觀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已對這部分知識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與此同時,通過開展自主探究和實踐動手操作的方式,學生在觀察玉米胚芽的成長發(fā)育全過程以后,對于生命的含義以及生長規(guī)律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在培育學生正確人生觀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通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探究性情境,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生物奧妙,加深對生物學規(guī)律的理解,切實體會生物學科所蘊含的人文內涵、道德修養(yǎng)。
二、重視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且和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對于生物學科來說也不例外。教師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時,要重視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學好生物知識在生活中有著重要意義,以防學生產生“所學無所用”的錯誤認知,通過有效結合知識和生活的方式,強化學生學習生物課程時的感性認識[2]。
例如,在講授有關“新陳代謝”這一知識點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給學生詳細講解“乳酸菌的新陳代謝”,讓學生初步了解酸奶的制作過程,并融合到日常生活中,進而讓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本身就是人類社會中的基礎組成。其次,教師還可給學生普及酸奶過期后在新陳代謝方面發(fā)生的變化,進而了解誤喝過期酸奶后會出現怎樣的結果,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接受生物知識給其帶來的生活化引導。
三、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
教師在講授高中生物知識時,應適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學習情境。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是,務必要緊密圍繞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能力、學習水平,設計具備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策略,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問題教學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積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得學習成就感,進而感覺到學習生物知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善于發(fā)現身邊的生物現象,讓學生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師講授的知識上,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3]。因為生物知識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所以教師可以設計給學生提出一些具備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例如,在講授“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基因的表達”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重視根據遺傳信息的描述由淺入深進行挖掘,在帶領學生觀察完畢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線狀排列圖后,給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你們知道RNA分子圖式代表著什么嗎?”“我們可以怎樣描述遺傳信息的實現過程?”在一步步的深入引導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并進行深入思考,實現自主探究的同時,不斷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充分開放實驗室
因為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學科,所以本身就不能脫離實驗。因此,教師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面開放實驗室,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實驗的機會。實驗室的開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包括空間開放、時間開放,還包括教學理念開放、教學方法開放、教學內容開放等[4]。通過全面開放的方式,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有限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開展實驗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按照自身喜好、能力、特長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探究內容,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結語
出于不斷深化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教師應積極改進情境教學模式,構建問題、探究、實驗、生活化等教學情境,全面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唐培華.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的反思與重構[J].教書育人,2019(22):50.
[2]范思宇.高中生物學任務驅動式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3]任曉虹.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學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9.
[4]萬敏.探討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情境教學[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