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
摘要: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還會對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產生一定影響。各個獨立院校都在探討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提升以及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將寫作課程作為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兼具了職業(yè)性、人文性的基本特征,逐漸成為了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工作的關鍵手段。為此,本文探究了就業(yè)導向下應用寫作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從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等方面分析了獨立院校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問題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就業(yè) 應用寫作課程 建設
應用寫作是一門更加注重實用性的學科,對于獨立院校的學生而言,掌握應用寫作技能以及知識尤為重要??墒?,這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長久以來無法得到教、學兩方面的重視。針對《應用寫作》這門課程而言,其本身條框束縛相對較多,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會感到索然無味。對于學生而言,很多學生普遍認為,《應用寫作》課程并非專業(yè)課程,學了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所以對其重視程度不高。如何能夠讓學生有效認識該課程的作用以及地位,提升《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效果,是教師需要認真考量的重要問題。為此,筆者認為,在《應用寫作》教學中貫穿就業(yè)意識,將應用寫作課程和學科建設聯系起來,對于提升應用寫作效果有積極的作用。
一、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應用寫作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應用寫作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應用文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書形式。其和人們有著直接的關系,有著較大的實用價值,是企事業(yè)單位、國家機關以及人民群眾處理與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應用文是新時代信息的載體,是工作中同事交際的基本工具。對于大學生而言,在當前高校擴招的背景下,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因此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加強應用寫作能力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意義。
首先,應用寫作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角色意識在這里是指學生在接受知識、展開思維、從事寫作、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有關身份定位的心理狀態(tài)。應用文寫作進程中,寫作主體需要從不同層面進行思考。比如,領導述職報告、講話稿等文體的寫作就要求充分體現出領導思維。
其次,應用文寫作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職場思維。相較于大學生思維而言,職場思維具備了實用性、復雜性與多樣性的特征。應用寫作是一門和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內容上具備了一定的實用性,形式上也存在規(guī)范化的格式。和職場思維相似,應用文寫作同樣也是積極思維形成的過程,需要立足實際情況,根據實際需求展開思考。所以,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同樣也是學生職場思維的積極培養(yǎng)過程。
(二)國家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
應用型人才指的是可以將專業(yè)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應用于社會實踐的專業(yè)化人才,是掌握社會活動基礎知識以及社會生產知識的技能,主要指代那些從事基層生產工作的專業(yè)化人才。為了充分滿足人才供給以及需求關系之間的深刻變化,滿足經濟新常態(tài)的基本要求,充分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問題,很多獨立院校都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獨立院校轉型發(fā)展。所以,對于獨立院校本科生來說,想要成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寫作課程將是一門對職業(yè)發(fā)展以及就業(yè)有積極推動作用的課程,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途徑。
二、獨立院校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問題成因分析
獨立院校設置《應用寫作》這門課程,也是從學生就業(yè)實際需要出發(fā),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以及就業(yè)競爭力??墒?,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處在一種相對尷尬的境地,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一)教師層面的因素
1.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很多教師教學理念相對陳舊,教學中將教師作為核心,以教師講授作為主要內容,不重視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主要使用板書、PPT課件演示、口授的方式,學生被動接受。在這種教學體系下,學生就業(yè)需求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學生創(chuàng)造性以及主動性無法發(fā)揮,將會對課程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在單一化理論課程講授的進程中,學生缺少和生活、工作實踐緊密聯系的動手能力訓練以及合理的思維訓練,將會導致學生寫作過程中言之無物,和實際的生活、工作脫節(jié),在寫作進程中學生大多生搬硬套例文,這對于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會產生突出效果。
2.教學針對性不足
作為一門公共課程,應用寫作是面向文科、理工科等大部分專業(yè)的學生,但是每個專業(yè)學生所對應的專業(yè)學習背景存在差異性,將來要從事的工作崗位和職業(yè)需求也各不相同。教師在應用寫作課程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無視學生就業(yè)方向以及專業(yè)背景差異,使用了統一化的教學方法,缺少針對性、層次性的教學,將會導致學生就業(y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嚴重地削弱了應用文的實用性。除此之外,教師為學生所開展的各種寫作訓練也缺少針對性指導。
(二)學生層面的因素
獨立院校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工作中,學校過分關注于專業(yè)課程,忽視了公共課程實際教學現狀,這種思想會無形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很多學生會認為相較于專業(yè)課程,應用寫作課程和專業(yè)課程聯系不夠緊密,實用性不強。部分學生甚至認為中學階段已經學習了應用文,無非就是一些請假條、借條、書信等,不需要深入學習,這些都成為了影響課程重視度以及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受到了生源質量的影響,獨立院校很多學生存在著應用寫作基礎相對較差的問題,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相對較弱,教學中沒有進行分類、統一化的教學,使得那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對課程教學效果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學校層面的因素
1.課程學時有限
應用寫作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不如專業(yè)課程受關注,很多學校都將其作為選修課,在課時設置上存在著差異性,造成了課時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下。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相對有限的課程學時中,想要全面涉及到所有專業(yè)類崗位的文體較為困難,無法按照學生專業(yè)需求、就業(yè)需求以及學習需求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以及教學工作,也難以保證不同專業(yè)學生都能夠提升應用寫作能力。
2.教材選取不合理
關于應用文的專業(yè)文種,很少有教材會涉及到所有專業(yè)崗位。教材當中所選擇的寫作訓練內容以及案例也無法對應各個專業(yè)的工作實際。實踐教學中假如各種專業(yè)都利用統一化的教材,教學內容假如不合理選取、不分重點,將會導致教學與社會需求相互脫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而又合理選擇教材。
三、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應用寫作課程建設策略
(一)將應用作為目標,合理劃分教學內容
獨立院校所開設的各種應用寫作課程,其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寫作能力,這就決定了應用文文種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緊緊圍繞著“應用”這一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分成了解、一般以及重點三個不同的等級,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內容更好的掌握。
首先,針對工商管理專業(yè)、金融貿易專業(yè)以及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教學重點應該集中于經濟類文種,比如在講述市場調查報告的時候,因為專業(yè)性相對較強,可以引導學生緊緊圍繞著企業(yè)經營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等課程,以后再開展寫作,轉變公共課與專業(yè)課互相不關聯的實際情況,使得公共課能夠為專業(yè)課提供輔助。
其次,針對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教學重點應該集中在常用應用文以及寫作基本功等內容的教學與訓練上。掌控好基本功的練習,比如:對學生作業(yè)進行統一化的要求,病句、錯字以及標點符號的錯用都要進行相應的扣分;針對理工科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辯論、演講、匯報等形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從過去的膽怯逐漸演變?yōu)榉e極的參與,課堂教學也會更加的豐富、有趣。
最后,關于公文類的寫作。由于公文類文種具備了極強的政策性以及理論性,因此,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引導學生關注政策以及熱點問題,注重導入新信息。例如在“通報”這類文種的寫作過程中,可以結合最新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信息通報”的實際案例,通過導入相關信息,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二)將態(tài)度作為基礎,注重三個“強化”
獨立院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的主要因素在于非智力因素,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進程中要注重轉變學習策略,防止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端正學習態(tài)度。對于應用寫作課程,學生需要有足夠的認知,不能夠認為課程是公共基礎課程,因此就掉以輕心。除此之外,學習的時候要注重加強自我約束,將學習熱情以及愿望全面落實到學習中。
其次,加強語言功底。獨立院校學生寫作的時候所遇到的困難在于語言表達,很多學生即便是心里文思泉涌,但是無法從筆尖下流露出來,同時表達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詞匯與語法錯誤。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語言功底不強。所以,學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語言功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要增加閱讀量,注意表達技巧的使用,采用規(guī)范而又流暢的標準加強對自身的要求。
再次,加強寫作練習。提升寫作能力并不能單純依靠學習理論知識,更加需要借助練習加以實現。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空洞,在練習的進程中學生能夠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全面認知,在不斷的糾錯與試錯中構建語言表達規(guī)則,只有這樣才可以將信息準確傳遞給讀者。
最后,加強知識遷徙。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對于知識會存在一定的積累,但是一到具體操作的時候就會出現忘記格式或者是文種選擇不對的情況,甚至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在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以后,學生可以很快了解正確的應用方法。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在于知識以及能力之間欠缺對應性,只有歸類、整合所學知識,掌握相對有效的學習方法,才可以將知識運用到實處。所以,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做到舉一反三。
(三)搭建資源平臺,實現就地取材
首先,合理使用學校圖書館藏書資源,拓展應用寫作課程內容。使用校園資源平臺,將培訓內容融入到職業(yè)教育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從中獲取知識。圖書館中獲得資源進程中要掌握信息處理與加工能力,同時還要培養(yǎng)圖書館資源的應用能力,這不僅可以驗證所學的知識,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同時也能夠提升解決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產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的終身學習以及職業(yè)生涯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其次,使用網絡信息資源,加強互動教學。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逐漸普及,學校增設了很多多媒體硬件設施,合理使用這些資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教學中融入就業(yè)相關內容,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鼓勵他們合理使用網絡媒介獲取資料,產生自身獨到的看法,并且寫出調查報告,利用微博、QQ空間以及博客等相關平臺上傳作業(yè),其他的學生也需要針對作業(yè)內容交換意見,進行網絡客觀評價,這種使用校園網信息平臺的方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極大豐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課堂學習知識,課后鞏固提升的良好氛圍,使得教師以及學生能夠在寫作活動中保持和諧、互動的關系。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日益顯著,將就業(yè)作為根本導向,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復合人才,是每個具備現代教學理念教師的共同使命。作為應用寫作課程教師,需要保證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工作與時俱進,對教學方法與內容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滿足未來發(fā)展以及終身學習的實際需求,實現從知識轉變?yōu)槟芰Φ慕K極目標。
基金項目:2018年“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建設項目—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一般項目)《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我校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8yjjg023。
參考文獻
[1]黃秋瑩.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07):88-89.
[2]王瓊.工科類高職院校應用寫作有效教學策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李凌燕.從中美比較的視角談我國高校應用寫作課程體系改革[J].高教探索,2015(08):82-86.
[4]唐宏.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應用寫作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實踐探討——以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為例[J].高教論壇,2014(04):48-51.
[5]李佩英,王金娥.職業(yè)活動導向的高職文秘應用寫作課程設計與實踐[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4(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