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舒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漸完善,對于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也愈加重視。歷史作為一門同時兼具過去以及新鮮血液的學科,成為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歷史故事更是向學生傳遞歷史史實的一個重要載體,本文主要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使用歷史故事的意義以及實際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分析。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課堂;應用
歷史教學屬于初中課堂教學當中比較關鍵的一部分,它能有效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意識。因初中階段部分學生存在叛逆等現(xiàn)象,而這時正是學生三觀以及性格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學生不能端正學習態(tài)度,就不能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對于歷史教學的內容也無法保持濃厚的興趣。而相關研究顯示,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某些有趣且神秘的歷史故事,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等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歷史故事的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思維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患者靈感,使學生在進入社會是能夠尋求更好的發(fā)展。老師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某些歷史故事,具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色彩,而這種比較新奇的教學模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性思考,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其與知識點之間存在的某些關聯(lián),完成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
(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一般情況下歷史故事都具有比較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等,并且大對數(shù)歷史故事都具有較強的連貫性以及吸引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了新的方向。學生在課堂中對課本知識進行充分學習,在課下通過搜集歷史小故事來加深對知識的了解,不僅使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又能拓寬知識面。
(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養(yǎng)成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學生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對某些誘惑學會拒絕,進而養(yǎng)成樂觀的心態(tài),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歷史故事當中所描述的人物都比較形象且生動,同時內容都積極向上,對于引導患者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重要意義。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歷史故事的趣味性
要盡可能的選擇具有較高趣味性以及簡單易懂的歷史故事進行講解,便于吸引學生的關注度,使歷史教學充滿趣味性。比如:在向學生講解三國時期的歷史史實時,可以先講解《望梅止渴》的故事,使學生提前了解曹操的性格特征等。
(二)歷史故事的真實性
一定要保證所講述的歷史故事具有真實性,不能對學生產(chǎn)生誤導。例如:在向學生講解秦朝的發(fā)展歷史時,不能將《甄嬛傳》里面的故事進行全篇概述,要選取其中符合歷史依據(jù)的故事做講解,比如提到的有關商鞅變法的內容等。
(三)歷史故事的目的性
老師在向學生講解歷史故事時,一定要明確自己所講知識的目的性,就是所謂的歷史故事是為歷史教學而服務的,不是只單純的讓學生了解故事。比如:在講解《屈原沉江》故事時,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政治以及經(jīng)濟現(xiàn)狀等內容。
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將歷史故事當作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主要在于教師能否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都比較跳躍,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歷史這門比較沉悶的學科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融合進大量的趣味性歷史故事,以便于更好的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述遠古居民內容時,可以依據(jù)歷史史實來向學生講述有關女媧造人的故事,同時運用反問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原始居民的誕生問題等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入趣味歷史故事
雖然歷史在課堂上講述麗水故事要比課本中的歷史知識點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教師一直過于強調歷史故事的內容,會降低教學的效果。為了更好的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融入某些歷史故事作為輔助教學。例如:在學習東漢時期的歷史時可以穿插講述華佗的相關故事;在學習楚漢之爭的歷史時可以穿插講述有關鴻門宴的歷史故事;在學習西漢時期的歷史時可以穿插講述司馬遷遭受酷刑后依然頑強寫出歷史著作不屈精神等。利用這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有效性。
(三)在課堂教學結束時融入趣味歷史故事
教師可以同時準備一個一級多個歷史故事穿插進課堂教學中,以便更好的加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比如:部分學生認為商鞅變法具有片面性,了解這方面的歷史時存在惋惜之情,這時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商鞅變法的意義,然后在課堂即將結束時向學生講述商鞅被秦王追殺的知識點,使學生意識到商鞅雖被殺害,但并不意味著商鞅變法的結束,商鞅雖死,但商鞅提出的變法依舊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將歷史故事融入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可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來說,歷史故事的使用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增強學生自身的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而對教師來說,應當進一步細化歷史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使學生能盡快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要將歷史故事做深入性的展開,進而促進學習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建云.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簡約教學的探索與印證——以人教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課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38(8):58-61.
[2]李同.讓故事走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生活——敘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26(7):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