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合格性考試,是關系到高中生能否拿到畢業(yè)證書的重要考試。引入思維導圖,實現(xiàn)化學知識的結構化,增強知識的連貫性,是復習的高效手段。
關鍵詞:高中化學;思維導圖;學考復習
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學生系統(tǒng)化知識的學習筆記,它通過一個知識點為關鍵,借助思維活動向多方面延伸和拓展。學生在繪制過程中的放射性思考,能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主動地對知識點進行再加工和再處理,提高復習效率。
一、 思維導圖的特征
思維導圖也稱“心智圖”。學生以一個關鍵詞為中心,借助不同的顏色、符號、詞匯、表達等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把枯燥的知識形象化、趣味化。結合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色彩和線條來連接中心詞和不同的結點,豐富和拓展知識。學生需要帶著深刻的理解來選擇中心詞,并且關注不同的結點的設立,因為這些結點就是知識主干與知識分支之間的交點。通過有層次的劃分和設計,實現(xiàn)化學知識的結構化,對學生內化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二、 思維導圖在復習中的應用原則
(一)整體知識結構化,關注系統(tǒng)性原則
高中化學知識的特點就是比較零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他們往往對教師和習題的依賴性較大,不會自主地總結知識框架和知識網(wǎng)絡圖,影響了學生的復習效果。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內涵,引導學生將不同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明確知識間的關系。
(二)重點知識情感化,關注自主性原則
教師在布置思維導圖之前一定要幫助學生理清重點。在學生充分消化重點之后,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向知識的縱深方向進行深入挖掘和思考。
(三)布局設計個性化,關注循序漸進原則
學生是不同的,他們的思想和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都是不同的。思維導圖是有情感、有溫度、有個性的筆記,屬于私人定制。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水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已知的知識來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
(四)化學素養(yǎng)嚴謹化,關注科學性原則
參加合格性考試的學生,有些擅長設計,做出來的思維導圖富有創(chuàng)意、新穎獨到。但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化學的專業(yè)素養(yǎng)偏弱。教師要給足相關材料和充分示范,確?;瘜W素養(yǎng)嚴謹化,不出現(xiàn)科學性錯誤。
三、 思維導圖在復習中的應用策略
(一)高頻方程式,積極比較對比
方程式記憶,是學生復習的最大難題。教師在復習時,要將生活中的化學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重點知識情感化,旁征博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通過比較和對比的方式來整理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在比較中提高認識,明確知識要點和知識的不同點,能夠在比較中內化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點之間的不同,進而有利于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不同,形成對知識規(guī)律的清楚認識。例如在復習“硫”“氮”的時候,引導學生將“硫”“氮”進行比較對比,通過比較來將知識細化,建構出完整而清晰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可以在比較中對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形成清楚認識。對比性的思維導圖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知識間的不同,形成感性認識。
(二)壓軸試題突破,把握考查核心
思維導圖會使學生把握核心知識,快速地抓住復習的重點,理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例如得分率最低的壓軸題26題,共15分,考查內容是蘇教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
舉例26. 硫及其化合物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1)已知:S(s)+O2(g)SO2(g) ΔH1=-akJ·mol-1
S(g)+O2(g)SO2(g) ΔH2=-bkJ·mol-1
則a(填“>”或“<”)b。
(2)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將2molSO2和1molO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催化劑△2SO3(g),并達到平衡。
①若再加入1molO2,該平衡向(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
②若降溫,平衡時測得SO2的含量減少,則正反應是(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③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若只增大壓強,則K(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常溫下,現(xiàn)有0.5mol·L-1Na2SO3溶液,請判斷:
①該溶液的pH(填“>”或“<”)7;
②該溶液中c(Na+)(填“>”或“<”)2c(SO2-3);
③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
加熱該溶液,SO2-3的濃度將(填“增大”或“減小”)。
(4)如圖是電解硫酸銅溶液的裝置。
①若a、b為石墨電極,b電極的質量增加,寫出該極的電極反應式:。
②若利用該裝置在鐵件上鍍銅,則鐵件應與電源的(填“正極”或“負極”)連接。
(5)已知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2-4(aq) Ksp=1.0×10-10。在硫酸鋇的飽和溶液中Ba2+的濃度為mol·L-1。
精講例題,在學生充分消化理解之后,幫助他們整理歸納以下考點:
1. 熱方程式(會看圖、會計算)
2. 速率計算(三段式)
3. 平衡移動判斷:改變(濃度、溫度、壓強)
4. pH計算(用Kw)
5. 鹽類水解(判斷酸堿性、方程式)
6. 原電池(負氧正還,同性相吸);電解池(陽氧陰還,異性相吸)
7. Ksp理解和計算
在講解最難的壓軸試題時,教師要列出試題考查的知識要點和結構,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將相關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這一類的思維導圖相對枯燥,可以以小組作業(yè)的方式上交。前后桌4人都要完成,教師選其中一個作為4人的平均成績。
(三)元素知識結構化,前后思維連貫
復習過程中,學生要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理清知識框架脈絡,了解學考中主要考查的知識要點和難點,做到有的放矢。這就需要學生的復習不是盲目的,而是帶著明確目標進行的。例如在復習典型活潑金屬“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氯氣為中心,探究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在“化學性質”中又可以設置“點燃與鈉、鐵、氫反應”“與水反應”“與堿反應”等不同的次關鍵詞,使學生明確學習要點和學習內容。第二節(jié)課介紹典型活潑非金屬“鈉”,與氯元素是對立統(tǒng)一,就像太極的陰陽兩面。請學生思考鈉元素的知識點怎樣模仿梳理呢?“鈉化學性質”中可以設置“與氧、硫反應”“與水反應”“與鹽溶液反應”等不同的次關鍵詞,特別強調Na2O2是高頻的核心考查,讓學生帶著邏輯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
(四)鉆研考試要求,強調留白藝術
合格性考試,時間短任務重,學生可以騰挪的精力有限。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要對考試要求深入分析和探究,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高二上學期開始直到第二年1月考試,共4個月多的時間。我們的做法是一共讓學生只繪制3張思維導圖,主題分別是“氯和鈉、硫和氮、鋁”。重點放在前2張。新課改之后,高考完全淡化鋁,合格性考試基本只考2分而且是在周期表中考查。那為什么要復習鋁呢?目的是希望學生認識到鋁的知識并不可怕,都是復分解方程式的變式,用初中的思維就可以解決。如圖,就是學生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用美麗的“彩虹”形式把鋁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展現(xiàn)出來了,知識系統(tǒng),形式優(yōu)美。原來的“鋁三角”,留白了一個邊,變成適合合格性考試的“鋁彩虹”,一節(jié)課就可以輕松學懂學透。碰到刁鉆的鋁的相關選擇題就不怕了。
總之,在合格性考試復習過程中,學生的復習情況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績。教師要充分地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活躍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使學生可以通過邏輯思考和推理判斷的方式將知識串聯(lián)起來。內化輸入,輸出新知,即便是最弱的學生,在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形成了“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科素養(yǎng)。思維導圖嚴謹而藝術化地解決問題,強化復習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王利響.高考化學專題復習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學),2019(2).
[2]鄭青青.高中化學教學中材料題解題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8(21).
[3]劉璇.在繪制“思維導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解題能力[J].教師,2018(26).
[4]張家驥.“短時記憶容量”與高中化學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成才之路,2018(35).
作者簡介:
陳榕,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