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彩云
摘要:在班級內實施精細化的管理,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以及學生的自律意識會日漸增強,還能提高班級內學生的凝固力以及榮辱感意識,班級整體的學習風貌也會有很大的改觀。班級是教師教學工作的實踐點、學校教育水平的展現(xiàn)點,而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成敗關乎著這一班集體中每個學生的成長。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應該體現(xiàn)到班級內的每個細節(jié),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感受,在管理中不斷優(yōu)化、提升、改進自己的管理方法制度。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班級管理;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117
一、制定精確至個人的學生自我管理機制
教師可以“周”為單位,在班級座位縱排中分別選取一名學生作為小班長,小班長的數(shù)量以班級組別數(shù)量為準。再于班級座位縱排中的各橫排內分別抽選多名學生作為監(jiān)督員,小班長和監(jiān)督員職位以功能作為區(qū)分。小班長負責厘清階段性班務,并將班務的具體內容分派至除監(jiān)督員外的每位學生(包括小班長自身)。監(jiān)督員不參與班務處理,負責設定班務處理的評分機制,監(jiān)督日常班務的執(zhí)行質量。班務任務下達至個人后,有任務在身的學生應按照任務完成標準履行管理職責,而監(jiān)督員須要在過程中督導學生完成,并認真記錄每位執(zhí)行者的表現(xiàn),按照班規(guī)標準公平計分。一周后,由監(jiān)督員負責統(tǒng)計學生得分或小組得分,并依照班規(guī)中預設的獎懲規(guī)則一一執(zhí)行。此后,“在職”學生與“非在職”學生身份對調,并挑選一節(jié)班會或自習課開展工作交接。交接過程中要完成對上一階段班務管理工作的歸納和要點總結,并與新“在職”學生商議后結合班級以及學校的實際要求,選擇更新或保留班務的具體內容與要求。而在整個班務劃分、評分以及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可在一旁起到講評、輔助和原則督導的作用。例如,當學生對部分班務的開設目的存疑時,教師可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過渡,還可以成為學生的信息資源,幫助學生探聽校內以及其他班級的班務管理制度,為學生提供優(yōu)化自我管理機制的價值信息,更須要督導“杜絕強制性手段”目標的執(zhí)行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有學生使用威脅、恐嚇、官僚主義等行為開展班務,應立即與督導員交流,由督導員負責處理和教育。
二、實行“分層管理”
這里的“分層管理”就是指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狀況,采取“精準化、細致化”的管理方法。因為處于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需求,例如,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需要的關心和所能接受的管理方式都是和其他學生不一樣的,他們面臨著更大的學習困難,承擔著更大的學習壓力,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平時略差一些,在這樣的班集體中,如果班主任依舊采取以往的管理方式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相反,班主任要根據(jù)目前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合理的判斷,在學習管理上要更加專注,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在日常生活管理上,要更加注重交流和溝通,在學生被心理問題困擾時,要耐心地開導和勸解;在課外活動中,班主任也應該做好督促,讓學生勞逸結合,放松身心,還可以加入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活動,增加集體樂趣。
三、選出班級小干部,細化班級內管理
班主任教師應該在班級中細分出一些具體職位,比如:班委、課代表、小組長,然后組織學生互相不記名地投票選出一些學生來幫助教師進行管理。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師真正“打入”學生內部去了解學生的感受,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然后再進行高效合理化的班級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優(yōu)化教師的管理讓一部分學生起帶頭作用和其他一部分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整頓班級風貌,改善集體氛圍。班主任教師安排好這些職務的分配就應該讓這些領頭的學生首先要規(guī)范好自身才有資格去管束其他學生。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節(jié)班會課的時間首先介紹一下學生要競選職位的職責,讓競選者充分了解后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參與競選,之后學生進行無記名投票和唱票,最后公布當選結果。這個過程的主動權屬于學生,教師不應該參與其中。這些職務都有負責人后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監(jiān)督,所有的管理應該是透明的。
四、設定針對性的短期循環(huán)教師評價體系
教師評價的開展周期應與學生主驅管理機制保持一致。即當班內學生的主驅機制以周為單位進行輪換時,教師也應以周為單位及時評價和總結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但為節(jié)省時間成本,教師可統(tǒng)一將月份作為單位,定期以公開探討的方式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依照同樣的尺度和標準評價學生,務必做到公平公正,更要注意在不同年齡學生平均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評價。切勿設定過高標準,打擊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完成評價后,教師應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且教師須盡量使用正面積極性語言,先對班級整體表現(xiàn)進行評價,再精確到個人,精準指出每位學生在履行班級精細化管理責任時的優(yōu)秀表現(xiàn)以及不足之處。在提出不足之處后,教師也應給出具體且細致的解決對策、辦法,再一次充實學生的管理經(jīng)驗。積極性的面對面語言評價,能夠滿足學生渴望被教師認可的需求,也能夠起到安撫學生情緒、提升學生班級精細化管理積極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班級內的管理工作不是一天就可以完善成功的,就好比羅馬非一日建成。班級的管理存在于教師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教師應該面面俱到。如果想真正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既要有足夠的耐心,又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班級管理方法應該足夠科學、足夠精細、足夠人性化,在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照顧到每個學生對于管理制度的意見與建議。這樣,教師實施起來才會有效,成果才會更加顯著。長此以來,隨著班主任教師班級管理的精細化,班級整體的風貌發(fā)生了一些肉眼可見的變化、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積極性發(fā)生了變化以及這個集體也變得越來越團結且積極向上了。
參考文獻:
[1]韓斌年.如何推進和實施班級精細化管理[J].教育藝術,2010(6):62.
[2]鄭學玲.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J].都市家教月刊,2017(6):274.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均安鎮(zhèn)文田初級中學52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