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落實,課堂教學逐漸在向自主探究的方向上發(fā)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是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不能支撐有效的探究學習,學習的效率較慢,致使部分教師放棄新課改的落實,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為了新課改進行落實,并保障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成長,需要教師針對提高教學效率做策略,使學生可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有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意義;困境;提高策略
一、 前言
一直以來高效課堂教學都是教師的教學努力方向,在新老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過程中,教學效率的提高更加具有實際的意義,能夠讓生本教育得以落實,促進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注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出發(fā),并以教學方法解決提高效率的困境,使學生在課堂可以有效獲得知識,并有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 小學語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場所,但是卻是解決自主學習問題和建立學習素養(yǎng)的主要地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shù)囊龑?,以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并引導其做深入的知識探究,從而就能逐漸地形成學習能力,在其中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提問機會,教師也可以安排更多的訓練和實踐,如果教學效率不能得到保障,那么自主學習也就無法得以落實,逐漸的教師就會回到傳統(tǒng)教育下的硬性教學,而學生因為在課堂沒有將知識有效吸收,就會去做課外補課。這是當前新課改教育下小學生補課特別多的根本原因,是阻礙新課改有效落實的困境所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針對提高自主課堂教學效率困境做出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生本理念的變通為方法,使學生可以做高效的知識理解,并能從中養(yǎng)成能力,提升素養(yǎng),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能得到不斷提高。
三、 小學語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困境
(一)學生缺乏主動學習興趣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是以自主學習為主,所以學習興趣是學生融入教學,進行思考的根本條件,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語文知識帶有人文性,內(nèi)容上較為豐富,但是對于剛接觸系統(tǒng)語文知識學習的學生來說,文字的理解,句子的解讀,文章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單調(diào)的課文上的,學習感受不好,學習的興趣也就不高。這種情況就造成了現(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缺乏主動學習興趣,不愿意在學習中進行思考,往往需要教師的反復引導才能做進一步的探究思考,學習理解速度特別慢,教學的效率也就無法得到提升。教學效率是針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為標準的,所以要提高,就要針對學生的語文興趣做激發(fā)。
(二)教學缺乏學習能力培養(yǎng)
雖然新課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落實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但是還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針對知識教學,缺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引導上都是以課文的閱讀理解內(nèi)容為中心,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鍛煉,閱讀能力也就沒有提升。因為課堂教學缺乏能力培養(yǎng),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成長得較為緩慢。部分學生的能力落后于年級的提升,無法做出有效的理解,而教師的課堂教學一直是自主學習的模式,也就讓課堂教學中的學生都是在等待,逐漸地就產(chǎn)生的依賴性,課堂教學的目標很難完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率的提升不是教學的速度,而是學生的學習速度,所以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就需要針對學生做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可以在教學中完成有效學習,教學效率也就會逐步提高。
(三)教學方法的形式化嚴重
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效的方法可以帶動學生的高效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用形式化特別嚴重,每個步驟和內(nèi)容幾乎沒有區(qū)別,這樣的模式化教學就將學生當成了機器,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教學中抵觸教學方法,不愿意做互動交流,教學的效果沒有保證,教學的效率肯定也就無法得到提高。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方式,而方法的內(nèi)容都是理論,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以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靈活運用,讓學生在方法的幫助下做自主探究理解,從而就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并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四、 小學語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教學效率的問題,教師要將之當作提高效率的機遇,并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改正,從而帶動學生的高效學習,進行全面教育。
(一)樹立生本理念,構(gòu)建和諧關系
小學生的主動學習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構(gòu)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系。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樹立生本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建立課堂教學的平等關系,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畏懼心理。在生本理念下,教師在課堂中需要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給予鼓勵,贊揚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表達,使學生愿意去接受教師的引導,可以主動地做出教學互動,這樣也就能使課堂的環(huán)境變得活躍、有激情,學生的思維較為發(fā)散,對于知識的理解效率也就能夠得到提升。而且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有所提升,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需要在課堂知識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進行興趣激發(fā),使其融入教學過程中,并有情感認知的建立,做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應用,知識的獲取效率肯定會更加高。對小學生語文興趣的激發(fā)需要從知識學習和應用兩個方面進行。在知識學習上以教學情境方法進行,通過以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結(jié)合,創(chuàng)設出語文情境,以情境感受為依托實現(xiàn)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而知識應用的興趣激發(fā)則要關注到小學生的游戲喜好,通過設計一些趣味的應用游戲來激發(fā)。比如在識字教學中的詞語接龍、詞句組合等;在閱讀教學中的對立辯論、仿寫故事讓學生的個人想法在游戲中有所發(fā)揮,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實現(xiàn)高效教學,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內(nèi)化。
(三)加強能力培養(yǎng),設計遞進內(nèi)容
對于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需要注重到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還要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培養(yǎng)策略上需要設計遞進內(nèi)容,依據(jù)差異教學開展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其中得到學習進步。分層教學的開展是依據(jù)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分成層次,然后依據(jù)每個層次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分層目標和分層評價,也就能使所有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有積極學習能力的提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中極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做快讀的課文解讀,在課后學習中也能做有效知識積累,也就可以有自身語文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需要借助思維導圖,用導圖來引導學生做逐步的閱讀探究,挖掘語文基礎知識和課文思想,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建立良好的閱讀能力。
(四)發(fā)展信息教學,拓展課堂空間
信息化教學是信息時代下小學語文需要發(fā)展的方向,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延伸,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方法主要有精準教學、翻轉(zhuǎn)課堂、微課資源三種教學方法,其中教育軟件穿插應用在這三種方法中。精準教學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一對多教學變成一對一,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需要做出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可以做學習方法的指正,改變理解中的問題,這種方式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肯定能提升。翻轉(zhuǎn)課堂是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拓展到課后,而課堂中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完善學習成果,解決學習問題,進行應用。課堂中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教學的效率比較高。微課是將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整合,然后在課堂中進行呈現(xiàn),以生動形象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高效教學。但是這三種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精準教學的開展需要智慧課堂,這在很多小學都無法實施,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教育軟件和微課在翻轉(zhuǎn)課堂應用,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師首先制作微課,然后以教育軟件進行推送,讓學生可以基于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并在教育軟件中做出答題,這樣教師可以應用教育軟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出指導,并依據(jù)學生的反饋做課堂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就能提高討論交流的有效性,讓精準教學得到開展,而學生在課堂中完全占據(jù)主動,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都能得到保證。
(五)進行合作學習,完善探究學習
因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都是做激發(fā)引導探究學習,學生的個人智力和能力就成為學習效率的關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讓一個人的學習變成多人的合作探究,這在學習效率上肯定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分別閱讀,然后做思想認知的統(tǒng)一,閱讀速度和知識積累程度都能得到提高。在寫作教學中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使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碰撞,建立寫作思維和寫作素養(yǎng),對于寫作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六)建立多元評價,提高學習信心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改變評價標準,從單一的成績考核變成多元的形成評價,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客觀地呈現(xiàn)出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行自我改善,這樣學生在課堂中也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并愿意做探究學習,還能有興趣的發(fā)展,教學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五、 結(jié)論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可以促進新課改的落實,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穩(wěn)固,還可以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建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住新時期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困境,在具體的教學中將之解決,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法的延伸,從而使學生可以做高效知識理解,讓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升,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霍敬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6.
[2]李存虎.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yōu)勢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30.
[3]成秀麗.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53.
[4]宋柳.運用故事教學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9(28):69-70.
[5]劉應彪.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30-31.
作者簡介:
李中華,吉林省榆樹市,吉林省榆樹市土橋鎮(zhèn)光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