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借鑒了傳統(tǒng)的大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又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新時代大學語文的時代要求,結合新時代課程思政和信息化時代對語文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要求,探索了新時代大學語文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诺膿斠庾R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新時代 ?中國夢 ?立德樹人 ?德才兼?zhèn)??見賢思齊 ?學習強國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015-0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边@不僅是信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的追求,也是新時代大學語文教師的精神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繪出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國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理所當然,中國夢賦予人民教師更偉大的時代使命:必須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辛勤耕耘在一線教學工作的大學語文教師,我們深刻認識到責任重大: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要“鐵肩挑道義”,“妙手著文章”;更要像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那樣長期躬耕于語文教學事業(yè),堅持教文育人,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chuàng)新,教書育人碩果累累,為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做出貢獻!
我們深刻認識到:大學語文是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創(chuàng)新人才必修的人文素質課,大學語文教學工作必須堅持人文性與工具性、審美性有機結合,堅持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訓練專業(yè)技能,提高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能力。
既然青年學子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力軍,要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我們大學語文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做到:一切行動聽黨指揮,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于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用工匠精神提高大學語文課的育人質量,培養(yǎng)學生“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情操,增強活學活用漢語綜合的應用本領,全心全意為學生成長服務。
1 ? 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新時代大學語文教學工作,必須堅持“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思想,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像人民子弟兵那樣: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
1.1 愛國
通過鑒賞唐詩里“邊塞派”詩人的作品、宋詞里“豪放派”詞人的作品,研讀毛澤東詩詞,研讀鄧小平先生傳記,研讀科學家的故事,研讀人民子弟兵精忠報國的故事,學習《平語近人》,收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節(jié)目,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愛國就從熱愛家鄉(xiāng)做起,為家鄉(xiāng)建設發(fā)展做出貢獻。愛國就從愛護環(huán)境做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愛國就從熱愛學習、熱愛科學做起,珍惜《學習強國》平臺提供的學習機會。愛國就從立德樹人做起,依法辦事,科學辦事,文明辦事,做文質彬彬的中國公民。有機會學莫言先生參軍去,報效祖國,講好中國故事!
1.2 敬業(yè)
通過收看《大國工匠》故事,學習大國工匠精神: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團結合作,技術創(chuàng)新,碩果累累,謙虛謹慎,無私奉獻。培養(yǎng)愛崗敬業(yè),就從采訪報道身邊最優(yōu)秀的老師和學生做起,采訪報道受政府表彰的能工巧匠做起,采訪報道大學生村官精準扶貧的故事做起,響應黨的號召,自覺向“時代楷?!秉S文秀學習,我們大家“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1]培養(yǎng)愛崗敬業(yè),從大學生社會實踐做起:采訪報道身邊各行各業(yè)最美麗的奮斗者,積極給學生社團制作工作方案、比賽方案、寫工作總結,關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并制作參賽方案,關注征文比賽、演講比賽并寫稿件。旨在培養(yǎng)學生崇尚實干,活學活用語文,增強工作本領,為將來成長為職場精英打下堅實的基礎。
1.3 誠信
通過研讀《論語》《孟子》等儒家經(jīng)典教材,堅定“文化自信”,心悅誠服接受“誠信”教育;積極學習并宣傳歷史人物中“誠信是金”的故事,吸取反面人物血的教訓;采訪報道身邊一諾千金,辦成了大事的故事人物;宣講身邊拾金不昧的故事。旨在督促青年學子養(yǎng)成誠信又清廉的品格。
1.4 友善
通過研讀培養(yǎng)中國好公民素質的修身養(yǎng)性的書籍,學習黨報黨刊中宣傳的好人好事,從內心深處接受“上善若水”、“助人為樂”的觀念。積極做公益活動的宣傳者和實踐者,樂于捐款捐物獻血。尊老愛幼,尊重自然,眾生平等,天人合一,為創(chuàng)建和諧家園做出貢獻。
2 ? 敏而好學,見賢思齊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教導全國人民:“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新時代可以巧借《學習強國》平臺提高大學語文的育人質量。要保證大學語文的育人質量,師生都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
2.1 加強對教師的業(yè)務培訓
與時俱進,學校年年都要外派教師參加大學語文業(yè)務培訓進修,年年都要安排教師日常的中文自修任務,尤其是通過《學習強國》平臺自修中文,要求寫學習心得體會,在教研會上作專題匯報。在倡導教師按照課程標準和學校教學工作要求開展教學,學校也允許教師因材施教,發(fā)揮教學特長,激勵教師要做負責任有擔當?shù)睦蠋煛V荚谇袑嵄U洗髮W語文的育人質量。
2.2 加強對學生的愛國教育
為了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我們大學語文教師在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中,除了課堂活學活用選定的教材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課堂內外更應該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立德樹人,課程思政,專業(yè)技能訓練。如:通過收看、交流《學習平臺》中關于科學家、人民教育家的故事、科技強軍興軍的故事,通過收看、交流《開講啦!》欄目的人物故事,激勵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為國爭光。
2.3 引導學生活學活用
教師教學時可以通過仿真工作場景,把學習任務當成工作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按照預定的工作要求組建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活學活用大學語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愛崗敬業(yè)的動手實踐能力。
新時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寫作、宣傳、報道、演講、交流、策劃、談判技能,我們可以結合語文學習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看《應用寫作》《新聞與寫作》《演講與口才》等雜志,提高學生寫作、演講能力;通過看《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等報刊,看《讀者》《青年文摘》等雜志,培養(yǎng)學生看報讀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通過經(jīng)典詩歌朗誦、名著閱讀、國學知識搶答等方法,強化學生漢語綜合應用能力和策劃技能;通過學生研究《新聞聯(lián)播》《學習平臺》展播先進人物事跡的方法,走基層采訪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事跡,培養(yǎng)采、編、播的實踐能力,增強工作本領;通過學生寫讀書筆記、演講稿、調查報告、寫新聞稿件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我們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語文教學團隊,有幸聆聽了武漢大學李建中教授做的專題講座《何以成人 ?何以知天——武漢通識教育3.0的核心理念和實踐》,李教授團隊的通識教育的創(chuàng)舉值得大家欣賞和借鑒,給大學語文教學指出了一條寬廣的創(chuàng)新道路。
總之,大學語文教學的“根”在于立德樹人,為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欧?。大學語文教師一定會不負時代使命,為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本報評論員.用生命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N].中國教育報,2019-7-2.
作者簡介:楊康昀(1966-),四川省射洪人,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文化傳播系語文教研室教師,長期從事大學語文與應用文寫作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