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蘭
“醫(yī)生,無論如何,請你幫幫我。結婚幾年了,由于害怕一直不敢過性生活。因為沒有生孩子,現(xiàn)在婆婆每天都會咒罵我,先生也是暴脾氣,生氣了也會經常打我。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是我不想離婚。如果離婚會被人嘲笑,連帶娘家人也會臉上無光。我該怎么辦?求求您救救我!我太想過正常人的生活了。這是一位女性的吶喊,掙扎在性交恐懼和家庭暴力之間,僅僅是在字里行間,我們都可以看到她的絕望和無助。
這是一例由性問題而引發(fā)的家庭暴力,和我們通常認為性暴力和家庭暴力不同的地方在于:作為夫妻,妻子由于性交恐懼癥,丈夫的性需要無法得到滿足,也是受害者。而男性長時間得不到性滿足,引發(fā)的沮喪、無助、焦慮和憤怒等復雜的情緒得不到很好的疏解從而引發(fā)肢體暴力。作為婦產科主任醫(yī)師、心理治療師,筆者經常會接診到這樣的婦女。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筆者通過提供夫妻治療,逐步解決性方面的問題,幫助夫妻重新建立信任,往往能夠比較好地解決家庭暴力問題。因而,在我看來,夫妻暴力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醫(yī)學、公共衛(wèi)生和精神衛(wèi)生問題,而其中由性問題引發(fā)的夫妻暴力尤其應該加以關注。
一般來說,社會大眾對于家庭暴力,只著重于身體外傷之肢體暴力,婚姻關系中性暴力問題明顯被忽視。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將性暴力定義為:婚內性暴力主要是指發(fā)生在家庭內部一系列非自愿性的性經歷,它包括使用威脅和引誘的手段進行不情愿的身體接觸和強迫性性行為。從定義上來解讀,性暴力更多傾向于以男性為施暴者,女性為受害者。有學者曾做過調查,某市約40%的已婚婦女在過去的12個月里遭受了至少一次的暴力行為,其中性暴力占14.9%。然而也有學者指出,很多關于家庭暴力的調查忽視了男性也會受暴的事實。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由性問題引發(fā)的軀體暴力和精神暴力比性暴力要更為普遍。在女性方面可能表現(xiàn)為如本文的案例一樣:婚后女性拒絕或不能進行性生活,也有女性以性作為獎賞或懲罰來約束丈夫的行為,而不是順應彼此的生理需求等。在男性方面,有的男性自身性功能障礙不能完成性生活。除此之外,還有雙方均對性知識缺乏;夫妻一方有性取向、性偏好方面的不一致,都可能導致不和諧的性生活。而不和諧的性生活可能導致夫妻之間的沖突,嚴重的發(fā)展為家庭暴力。
“地震、瘟疫、病痛以及靈魂的苦惱都無法困住男人。然而,對于男人來說最苦惱的曾經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會是——臥房里的悲劇。列夫·托爾斯泰曾如是說。而女性由于丈夫不能滿足自己的性需求而引發(fā)對丈夫的責備、嘲諷甚至憤怒,繼而引發(fā)沖突的情況也極為常見。
很多人認為家庭暴力只有一次和一萬次之分,似乎家庭暴力是一個完全無法解決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家庭暴力是一種變態(tài)行為,是精神疾病的反映,是童年悲劇性經驗的結果,以及對生活中重要人物矛盾性依戀的結果。達瑪·奧爾在《婚姻家庭暴力及其對策》一書中認為酗酒、性生活、懷孕等具體的生活事件是家庭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心理變態(tài)者僅占少數,也就是很多家庭暴力不是病理性的,而是由生活現(xiàn)象所引起的。
對于夫妻之間由于性觀念、性行為而導致的家庭暴力,國內外的學者也做過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如果夫妻暴力相對不嚴重,暴力發(fā)生的頻率也不高,在夫妻雙方都愿意通過消除暴力改善婚姻不和諧的情況下,通過對夫妻共同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消除或減少已發(fā)生的家庭暴力,如果雙方以性問題為主要表現(xiàn),則進行專業(yè)的性治療。遺憾的是當前我國在家庭暴力方面更多地是從保護和教導受害者(女性)為主,對于施暴者(丈夫)的教育較少,更加缺乏夫妻共同治療的經驗。
回到本文開頭的例子,在治療師的邀約下,丈夫一同來進行訪談。訪談中,治療師看到了他在婚后受妻子恐懼的影響不能過上正常性生活的失望、沮喪,被妻子拒絕后的傷心與對妻子是否愛自己的疑慮和憤怒,以及無法解決問題的無助,治療師肯定他在這幾年里的艱辛和付出。雖然有家庭暴力的情況,但在性生活當中還是尊重妻子的意愿,沒有采取強迫性行為,表現(xiàn)了男子漢的隱忍和風度等。妻子也表達了對丈夫的愧疚和虧欠。當在治療室被看到和理解時,一米八的男子漢不由得淚流滿面,表示通過和治療師的談話才知道妻子確實不是故意的,而是患有性交恐懼癥,今后一定會按照治療師的指導,好好配合妻子的治療。幾個月后,夫妻高興地反饋,性生活的問題已經解決,如今準備懷孕,兩人確實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筆者從2015年以來嘗試以催眠加認知行為治療進行夫妻性功能障礙的治療,至今已經幫助上百對夫妻解決了性問題,收獲幸福家庭,這其中就不乏遭遇多年家庭暴力的家庭。
目前我國在提供公眾意識、促進立法及司法干預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但對于受虐婦女的心理支持及施暴者的心理矯正還不夠,特別對于夫妻共同治療,由精神科醫(yī)生或心理治療師來介入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不可否認,性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夫妻之間的性,可以是夫妻之間增進感情的行為,但也可以給對方造成傷害、虐待,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性的極度隱私性和主觀性,夫妻之間因性的問題引發(fā)的家庭暴力被嚴重忽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更是極為有限。
因此,開展全面性教育,幫助夫妻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針對夫妻之間的性問題進行夫妻治療,做為預防和減少夫妻暴力的一項綜合干預措施,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進來,通過道德教育、輿論宣傳、醫(yī)療干預、社會救助、法律規(guī)范等一系列系統(tǒng)工程,才能達到預防和減少家庭暴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