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楓 張超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一,是文化自信的源頭,是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先進文化。紅色文化對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并對紅色文化如何引領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新的途徑。
關(guān)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diào):“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文化傳統(tǒng)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yè)薪火相傳、血脈永續(xù)?!蔽覀円J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這一要求,努力推進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一,是文化自信的源頭,是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先進文化。紅色文化可以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政治信仰,促進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大學生思想開放且包容性強,極易接受新鮮事物,導致價值觀向多元化發(fā)展,偏離社會主義方向。隨著全球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速,國外的文化和價值觀正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傳播到國內(nèi),在校部分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政治信仰的迷茫,所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迫切需求。而紅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逐漸形成的文化,具有豐富科學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紅色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妥善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把個人的人生目標同祖國和民族的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未來接班人,高校有責任加強校園紅色文化建設,全面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重視,讓紅色文化在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促進實現(xiàn)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二、紅色文化引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
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會議中強調(diào):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同時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的領導地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的發(fā)展,提升人們的認同感。馬克思也認為,理論能教育人,由此可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理論,幫助大學生理解紅色文化引領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把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將經(jīng)典紅色文化感人案例生動展現(xiàn)于教學中,在課堂上適時地引發(fā)學生思考。牢記歷史,不忘使命,讓當代大學生樹立跟黨走的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進,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要把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校園文化中。宣揚紅色文化要不斷挖掘新的形式,舉辦紅色宣講、詩歌朗誦、紅歌競賽、紅色知識問答等,掀起紅色文化熱,不斷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在各種紅色歷史紀念日開展紀念活動,緬懷先烈感人事跡;定期舉辦紅色文化教育主題班會,師生共同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深切感知紅色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另外在教室和校園的墻面上刊登先進人物和歷史事跡、組織集體觀看紅色電影、在學校LED屏上滾動播出弘揚愛國主義的教育影片等形式,都能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紅色文化的內(nèi)涵,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還可以利用學校官網(wǎng)、微博、微信等傳播媒介宣傳紅色文化,也可通過設置有紅色文化元素的小游戲,促使大學生在娛樂過程中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
三要提升紅色文化教育水平。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關(guān)鍵是教師。在紅色文化引領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求高校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發(fā)揮教師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這就需要高校有針對性的提升教師的思想高度,幫助他們認識理解紅色文化的內(nèi)涵。為增強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在課前對紅色文化內(nèi)容進行分類整理和歸納,使課堂上的講解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將理論與思想教育融合,促使大學生更加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要開展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學??梢远ㄆ诮M織學生參加紅色文化的體驗活動,參觀紅色紀念館、抗日博物館和烈士陵園等,通過直觀體驗更好的促進大學生領悟紅色先輩的事跡,引發(fā)大學生思想共鳴。通過“重走長征路”等活動讓大學生實際體會革命年代的精神,用感性與理性相結(jié)合的方式,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塑造力度,通過實踐切實落實紅色文化引領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五要提高家庭教育滲透力。大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三觀過程中,最早產(chǎn)生影響的是家庭,如果家庭氛圍中有紅色文化滲透,大學生就能從中受到紅色文化感染,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chǎn)生強烈認同感。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家長比高校更有力度,其教育理念和方式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情感變化。所以學校老師可與學生家長建立微信關(guān)系,通過向家長告知學生在校參加的紅色文化活動情況,讓家長也參與其中,這種聯(lián)系與互動,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滲透力。
參考文獻:
[1]代天喜.紅色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8,35(08):58-59.
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研究(2017SJBFDY521);江蘇省教育系統(tǒng)黨的建設研究會立項課題——基于社會化視角下習近平青年觀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價值研究(2019JSJYDJ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