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善成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通常會遇到學生不知從何寫起、言之無物、滿紙空談等寫作問題。歸根結底,寫作困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學生閱讀量少,缺少寫作素材,沒有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使寫作內容如流水賬一般,不能提升寫作水平。為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學生日后更深層次的語文寫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以下分析。
一、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接受能力、認知水平等展開游戲教學、表演教學、演講教學等多種教學活動,進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趣味的教學活動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轉變對寫作的看法,調動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增強課堂體驗感,最終將活動經歷寫下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學生的寫作技巧,提升學生的觀察水平,為積累寫作素材打好基礎。
例如,教學《小青蛙》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動手制作小青蛙的教學活動,同時邀請四名學生到講臺前進行“吹青蛙”比賽,引導臺下同學觀察臺上學生“吹青蛙”的動作、神態(tài)等,最后讓臺上的同學說說“吹青蛙”的感受。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讓學生以“趣味比賽”為題寫作,將游戲的經過、感受、想法等寫出來。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寫作內容,夯實寫作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
想象力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精心設計趣味教學活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日后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該立足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加工、取舍以及補充,優(yōu)化教學細節(jié),利用新鮮的事物或者有趣的文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長此以往,學生一旦接觸新鮮事物就主動聯、想象,思維更加敏捷,寫作思路也會更加開闊,提高了寫作能力。
例如,教學《秋天的雨》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下雨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天氣、動物的變化等,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下雨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靜靜聆聽下雨的聲音、觀察景物的變化等,加強學生的課堂體驗,加深學生對“秋天的雨”的印象;下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讓學生體會到下雨后事物的變化,聞聞泥土的芳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而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以“秋天的雨”為題,進行寫作練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加濃厚。
三、教授學生觀察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理論,學生不能完全理解與掌握觀察方法的精髓。因此,教師應該立足于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不僅能降低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還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學生細致觀察事物與現象,找出不同事物的區(qū)別,并組織語言對其進行描述,使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讓學生從“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寫作內容,對學生描寫的某一事物進行分析,如“果實”“眼睛”“嘴唇”等,告訴學生紅色的果實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描寫果實的外觀,還可以通過描寫果實的氣味、口感等使寫作內容更加生動具體。學生通過抓住事物的重點展開寫作練習,不僅使寫作內容更加豐滿,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結語: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性,從而通過更新教學觀念、運用新穎教學方式、激活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入手,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為學生寫作積累更多素材與資料。如此,才能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豐富,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