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因為小學語文課堂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及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是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的保障,也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所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的有效性?;诖?,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再次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6-0101-02
【本文著錄格式】劉金鳳.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策略[J].課外語文,2020,19(06):101-102.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為了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順應新課標的理念,全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正確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能動性,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分析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一)教師綜合素質因素
小學語文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有效控制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教師的綜合素質應包括個人能力、素養(yǎng)、教學觀念、教學實踐經驗、教學方式及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等等,這些是教師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一個高素質的教師,應具備正確觀念和較強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具有一顆關愛學生的熱心,這些是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
(二)學生自身條件因素
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與學生的課堂表現有著直接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學生自身條件包括認知水平、理解能力、個人興趣、學習動力及性格特點等,這些因素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習抱有濃厚的興趣,從語文學習中能感受到快樂,就會愿意參與教學活動,自然可以取得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三)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因素
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可以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果學生長期在壓抑、枯燥的氛圍中學習,再加上教師的嚴厲,會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阻礙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不利于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只有當學生處于輕松、無約束、無壓力的環(huán)境氛圍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僵化
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傳統(tǒng)教條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下,有些教師依然以為他們才是課堂的核心,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久而久之,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不到發(fā)揮,更不會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中,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語文教學質量不理想,最終不利于課堂化教學的開展??傊F如今的僵化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會極大地降低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學質量也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教師知識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整合度不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但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像利用影視資源進行教學時,教師若未能將語文教學和影視資源很好結合,可能會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學生出現一知半解甚至迷惑的現象。教師的課堂講解和影視資源動態(tài)呈現,二者必須完美結合,做到最佳對接。如果教師過度注重影視資源,而影視播放時間一般較長,這也必然導致老師會減少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時間,這將失去影視資源應有的價值。課堂教學中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互動可以讓學生針對觀看的影視資料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可以很好地為學生解疑答惑。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同時要把握好時間,留出充足時間開展交流互動,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策略
(一)巧妙設置課堂導讀,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
巧妙設置課堂導讀是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對所學內容起到鋪墊作用??梢哉f,課堂導讀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導讀前,需結合教學內容精心準備,通過巧妙設置課堂導讀,讓課程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促進課堂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課文時,這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思考什么是精彩極了?什么又是糟糕透了?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兩張畫,一張畫好的,一張沒畫好的,讓學生體會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情緒,為后續(xù)的學習內容奠定基礎,通過巧妙設置課堂導讀,也等于這節(jié)課成功了一半。
(二)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需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效率更需要以興趣為基礎。教師通過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取得寓教于樂的效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圍繞著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并體現出趣味性,以此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彩色的非洲》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學,向學生播放非洲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藝術文化等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非洲及非洲的多姿多彩,為所學內容做好鋪墊,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另外,在課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圍繞彩色的非洲開展旅游節(jié)活動,讓學生扮演導游,選擇其中感興趣的內容向大家介紹,學生跟隨他的腳步,領略非洲的風土人情,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合理的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為了提升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首先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轉換角色,發(fā)揮好引導和組織者作用,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另外,教師還需堅持平等原則,不能區(qū)別對待,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所有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獵豹奔跑的圖片,讓學生猜它每小時的速度是多少?然后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學生便會主動參與到討論活動中,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四)設計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
課堂評價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所以,教師應該設計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綜合考評學生的表現,并將考評的結果作為學生競選班級干部的依據,通過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意識,進而努力學習提升自己。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為了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所需,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認真分析影響課堂教學的各種因素,設計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芳.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開心(素質教育),2017(10).
[2]黃秋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18(10).
[3]賴寶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語文深度學習探究與實踐[J].華夏教師,2019(8).
[4]楊紅霞.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小學語文實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