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但治療后均有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參照組(P【關鍵詞】健康教育;肺結核;治療依從性【中圖分類號】"/>
許溱芬
【摘 要】目的:研究強化健康教育對肺結核患者依從性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共選取82例樣本,均選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間檢查確診的肺結核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1例,其中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對兩種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結果: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均有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參照組(P<0.05);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為97.56%,與參照組患者的78.05%相比存在顯著優(yōu)勢(P<0.05)。結論:強化健康教育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并且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肺結核;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肺結核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傳染疾病,而我國也是肺結核發(fā)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肺結核主要由結核桿菌引發(fā),且可以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因此,對該疾病的防控已經(jīng)迫在眉睫[1]。結核疫情呈現(xiàn)出“三高一低”的現(xiàn)象,即耐藥性高、病死率高、患病率高,結核疫情逐年遞減率低。由于目前我國結核病防治知識的教育還未能普及,結核病患者中60%未接受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超過70%肺結核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了解不夠,使得在治療過程中治療依從度較低,且患病后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在肺結核患者治療中采取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本次將82例臨床患者納入研究,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簡單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82例樣本,均選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間檢查確診的肺結核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1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最大的71歲,年齡最小的32歲,平均年齡為(48.12±5.71)歲;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齡最大的70歲,年齡最小的33歲,平均年齡為(48.65±5.34)歲。已將兩組患者的病歷資料錄入SPSS21.0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得到結果為P>0.05,即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可以進行組間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入強化健康教育護理,內(nèi)容包括:①組織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知識講座會,主要講授肺結核的隔離知識、消毒方法及自我護理方式,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作息習慣,并且合理飲食,定時進行復查。②健康知識講座之外,還可以印制健康宣教手冊,錄制健康宣教視頻,以簡單的方式加強健康宣教,并且組織患者加入微信群進行溝通,并且鼓勵患者間加強交流。③患者一旦被確診為肺結核后,比較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情緒,且對于自身的病情不了解的情況下,在治療中的依從度會明顯下降,不能按時服藥,影響治療結果。護理人員應及時介入對患者進行開導,幫助患者疏解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SDS、SAS評分進行統(tǒng)計對比;②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依從度評價,分為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3個等級,其中患者主動按醫(yī)囑服藥為依從,患者偶爾拒絕服藥,需經(jīng)護理人員干預后服藥為部分依從,患者拒絕服藥且經(jīng)干預后仍不服藥為不依從,依從度=(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21.0系統(tǒng)對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其中(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值檢驗,而()表示計量資料,行t值檢驗,若有檢驗值P<0.05,即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參照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均有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參照組(P<0.05)。
2.2 觀察組與參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對比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為97.56%,與參照組患者的78.05%相比存在顯著優(yōu)勢(P<0.05)
3 討論
肺結核屬于呼吸道傳染疾病,通過飛沫就能夠傳播,因此也是傳染性極強的一種疾病,患者患病后會出現(xiàn)咳嗽、咳痰、咯血等,全身癥狀則可能出現(xiàn)盜汗、消瘦及低熱等。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的肺功能會受到影響,簡單的抗結核治療并不能完全滿足患者的需求,且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有限,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度,故而,幫助患者更好了解疾病,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成為護理中的重點。強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并且提升治療依從度[2-3]。研究結果顯示,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均有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參照組(P<0.05);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為97.56%,與參照組患者的78.05%相比存在顯著優(yōu)勢(P<0.05)。
綜上所述,強化健康教育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并且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滕彩俊. 對肺結核患者進行強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13):26-27.
曹維寧, 沈麗燕. 健康教育對肺結核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分析[J]. 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 2018, 34(3):387-389.
王美仙, 章鳳彩, 王淑卿. 健康教育對心內(nèi)科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心理健康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5, 53(3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