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華
【摘 要】目的:探究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涉及對象為骨科手術患者60例,研究時間為2018年2月-2019年2月,分為參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生活質量,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試驗組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骨科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有效預防切口感染,改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骨科手術;手術室護理配合;切口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on incision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60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were studied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30 cas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Incision infe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for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incision infe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orthopedic surgery;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前言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汽車成為人們主要出行工具,且老齡化社會嚴重,骨折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骨科手術患者往往存在切口感染現(xiàn)象,需配合科學護理干預。本文將以6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涉及對象為骨科手術患者60例,研究時間為2018年2月-2019年2月,分為參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參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8例與12例,年齡為29-54歲,平均年齡為(42.61±5.35)歲。試驗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0例與10例,年齡為28-56歲,平均年齡為(42.98±5.82)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組間數(shù)據(jù)呈P>0.05。
1.2 方法
1.2.12 參照組 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行口頭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
1.2.2 試驗組 給予試驗組手術室護理配合:在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訪視,醫(yī)護人員需做好自我介紹,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改善醫(yī)患關系、護患關系;通過PPT、視頻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述疾病,并及時告知患者病情發(fā)展,使其充分認識與了解自身疾病。積極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的訴說,對其疑慮進行解答。
在進入手術室以后,建立靜脈通道,對輸入液體進行加溫,配合麻醉醫(yī)師完成麻醉操作,輔助患者保持垂直側位體位,避免壓迫血管神經(jīng),使術野充分暴露;在手術開始之前,巡回護士需認真清點敷料、手術器械與縫針,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范;做好壓瘡護理,術中需保持床上鋪墊物的干燥,盡量減少手術時間,同時輔助患者調整體位;做好術中的保溫措施,室內需保持恒溫恒濕的環(huán)境,減少暴露部位,手術過程需應用溫水沖洗,預防寒液使患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骨水泥的溫度需確保適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生活質量,進行分析。
生活質量:向患者發(fā)放SF-36量表,分別在治療前與治療后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實驗涉及數(shù)據(jù)信息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 結果
2.2 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30例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切口感染1例,占比3.33%;參照組30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切口感染6例,占比20.00%;差異呈P<0.05,形成了統(tǒng)計學意義(=4.0431,P=0.044)。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調查結果
如表1所示,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了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配合是一種科學、規(guī)范、全面的護理方法,強調手術細節(jié)管理[2],及時排出手術影響因素,如心理因素、低體溫因素、器械設備因素等,結合患者臨床資料、身體狀況、疾病特點,分別從術前、術中、術后展開護理,促進手術順利進行,取得滿意效果。本次研究中,對30例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術前通過訪視患者、健康知識宣教、心理護理等,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消除恐懼、不安等負性情緒,并給予患者支持與關心,有助于改善心理狀態(tài),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同時手術過程的講解與分析可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過程;術中,加強手術器械的管理,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3],減少感染的發(fā)生概率,對注射液進行加溫、減少術中暴露等一些列措施有效預防低體溫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體位護理可預防壓瘡發(fā)生,對患者具有積極意義;術后,注重搬運過程的體位護理,減少肢體損害,同時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實施康復護理,加強飲食護理的指導,促進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骨科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有效預防切口感染,改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楊杰,劉曉明.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18514.
仇艷艷,陳曉君.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2):3137-3139.
趙洪梅.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5(3):60-61.